特殊能量是產生分子熱運動的能量保證,功能轉換是特殊能量轉變為分子熱運動的必然過程。大腦分子熱運動是自然形成和產生的。大腦內施行功能轉換,能促成大腦內的分子熱運動的產生和深化。
5、要以腹底為修煉的重點體位。
道經第18章指出:“龍之爲下”。詮釋如下:
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老子以“龍”的靈異通變,神通廣大,比喻大腦意識層高功能;“之”,頰側上出,指特異信息在臉兩側上麵的前額部位顯示出來;“爲”,坐善修煉;“下”,本義底,指腹底。所以整句的意思是:靈異通變、神通廣大的“龍”捕獲的信息顯示在前額部位,而修煉的體位是在腹腔的底部。
“龍之爲下”是老子留給人們的寶貴經驗之一。前文曾言及“爲腹不爲目”,本章又提出“龍之爲下”。“爲腹”與“爲下”,都說明要修煉腹部,前者指修煉腹腔中心,後者指腹腔的底部,這是兩者有所區別之處。練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修煉基礎功夫時先要實腹,所以要以腹腔中心為意守體位,此處是道家內丹功稱作下丹田的地方。基礎功夫完成後,中脈已通,百會已開,穴位體呼吸初步形成,這時的意守部位,就要從腹腔中心轉移到以會陰為基底的三角區,即人體的腹底。必須說明,上述的次序決不可顛倒。若是基礎功夫尚未完成,千萬不可意守腹底,否則輕者遺精、岔氣,重者危及生命,這是修煉者必須慎重注意的。
為何老子提出“龍之爲下”,而不言“龍之爲上”呢?關於這一問題,中醫藏象學說可以解開謎團一角。中醫藏象學說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其華在發。腎位於腹兩側的腰部,而頭發是在頭頂保護大腦的,兩者的距離相去甚遠,為何說“其華在發”?原來髓有骨髓、脊髓和腦髓之分,這三者均屬於腎中精氣所化生,因此,腎中精氣的盛衰,不僅會影響骨的生長和發育,而且也會影響脊髓和腦髓的生長和充盈。骨髓上行於腦,髓聚而成腦,故稱腦為“髓海”。“龍之爲下”,即修煉人的腹底,可以使腎中精氣充盈,提高腎生髓的功能,髓上行於腦,使髓海得養,直接有利於開發大腦的潛能。同時還能提高生殖的功能,使生命的活力增強,老年人的性腺由衰轉旺,出現第二次性發育的症候群等等,直接有利於提高人的年壽和健康。
再從氣功學的意義上加以考察,由下而上是特殊能量的運動規律,煉成中脈穴位體呼吸的氣功人,腹底的特殊能量與大腦的特殊能量能夠互相交通,“高、下之相盈也”是氣功態下人體功能運動的基本規律之一。所以充實腹部的能量,能夠自下而上,使頭部腦部以及全身的能量得到可靠的補充,“爲下”可以使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上盈”大腦。
以腹底為修煉大腦的重點體位還有以下理由。氣功的原動力產生於腹腔的負壓。因此練功時,要在腹部進行氣功曳引做功。腹部是人體最大的體腔。容積大、貯能多,又是練功較安全的區域。從打通中脈開始至打通全身經絡網絡係統都需要利用腹部貯存的特殊能量,驅除掉堵塞在穴位和經絡上的病理因素,以便達到通暢的目的。
此外,人的命根在腹腔底部。生殖是生命的基本表現之一。人的內外生殖器官都集中在以會陰為基底的三角區。人想要健康長壽,這個區域是重中之重。壽命長練功時間亦長,何愁大腦潛能得不到開發。練功有成者,睾丸圓滿充實,陰莖發熱,陰囊上縮,精足卵圓,乳頭再次微疼結塊,這些第二次性發育的症候群就是重演生命的明證。
還有,據2000年11月7日《新聞晨報》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人類除了大腦之外還有‘第二大腦’,那就是肚子。據11月號德國《地球雜誌》報導:肚子裏有一個非常複雜的神經網絡……它擁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細胞,比骨髓裏的細胞還多。”這則報導如果進一步得到證實,那麼,與老子所說的“龍之爲下”的論斷,真是不謀而合了。
由此可見,修煉了腹部,就是抓住了重點,抓住了根本。有利於開發大腦和全身的潛能。“龍之爲下”是老子在親身參與氣功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之一,特別值得重視和細心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