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修道經驗說明,他是通過改造自身的體質入手,導致他獲得了罕世的高壽。
人的體質可以改造,乍一聽,似乎不可思議。然而,老子對改造人的體質這一命題,早在2500年前,就已作出了實踐的結論。他在道經第40章指出:“天下神器也。非,可爲者也。”茲詮釋如下:
“天下”,人體頭部腦部與腹腔腹底的比喻詞;“神器”指人體是可以變化改造的物器;“非”本義相背。這一意義應用於人體生命科學。指潛能組織留駐原處,而成熟的特異潛能“相背(或曰剝離)”而出;爲,坐善修煉。所以,整句的意思是:人體是可以改造變化的物器。“剝離”,可以采用坐善修煉的方式去實現。
人的體質可以改造。老子科學氣功的實踐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凡是身體力行者,人人都可以享受到長壽、健康、開發自身潛能的幸福美滿的人生。老子認為,改造人的體質,必須貫徹實施兩條基本的原則。
第一條基本原則叫做“自然生成”的原則。
老子在道經第11章指出,“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詮釋如下:
“不自生”的意思是:不是憑個人主觀意誌生成的。這是老子從“天長地久”的自然規律中抽象出來的重要法則。老子將它應用於氣功與人體生命科學,成為創編氣功功理功法的最高準則。這條重要的自然法則,可以簡稱為“自然生成”的原則。
第二條基本原則叫做“芮其身而身先”(道經11章)。什麼叫做“芮其身”。《說文解字注》:“芮,芮芮。草生貌,柔細之狀”。本章的“芮其身”,指氣功修煉者必須柔和地細微地變化和發展自身的體質。“芮其身而身先”意思是:柔和細微地變化發展修煉者的機體,使體質得到穩步的變化和改造。這一基本原則告訴人們,改造人的體質要和風細雨,切不可采取暴風驟雨般的急進方式。
老子改造人的體質是從開通穴位經絡做起的。暢通的經絡網絡是改造人體的必備條件,也是改造體質的生理基礎。隨後,人體便會產生一係列的改造和變化。例如打通中脈、開通“天門”和“地戶”、穴位體呼吸、建立人體雙重的呼吸係統,以及完全穴位體呼吸等等。
改造體質後的人體,它的生理構造及其運動原理,很像一個垂直倒置的風箱。風箱用壓縮空氣的方法使氧氣流入爐膛,用來維持爐灶的旺盛的燃燒狀態。氣功修煉者利用膈肌曳引力作為氣功原動力,通過已被開通的穴位和經絡,攝入特殊營養素,開展穴位體呼吸運動。氣功態下的人的腹底好像生命的爐灶,通過穴位體呼吸向爐膛助燃,使人體迸發出旺盛的生命火花。老子把這種特殊的生命現象稱作“愛民栝國”。詮釋如下:
愛民栝國是四個單音節詞。“愛”,古義行貌。指穩步地運行的樣子;“民”指氣功修煉者;“栝”是撥弄爐灶內的柴火、開通氣眼氣道的撥火棒。爐灶內的氣眼氣道被柴灰堵塞時,火就會熄滅。用拔火棒撥通它們,柴火就會重新旺盛地燃燒起來。人體也是一樣,驅除掉堵塞在穴位上的病理因素(老子以淈、堇、澤比喻之),生命的火花就會旺盛燃燒;“國”比喻整個人體。所以整句的意思是:體質得到改造變化的穩步前進的坐善修煉者,開通了穴位和經絡,如同用撥火棒撥通了爐灶的氣眼氣道,使整個人體的生命火花持續地旺盛燃燒。
老子用“愛民栝國”這一短句告訴人們,要使風箱吸風鼓風,氣眼氣道必須暢通。空氣出入暢達,風箱的鼓風作用就能顯示出來。同樣的道理,人體的穴位和經絡也必須通暢,這樣才能產生穴位體呼吸,攝納自然界的特殊營養素和特殊能量,然後通過功能轉換使生命迸發出旺盛的火花。
到了中級功階段,人體出現中脈穴位體呼吸,它是在打通中脈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出現的。這種穴位體呼吸以中脈為軸心,以中脈兩端的百會穴和會陰穴為交換氣體的出入口,故以中脈穴位體呼吸名之。中脈穴位體呼吸出現時,其上下兩端的穴位,即以百會穴為中心的顱頂諸穴以及以會陰穴為基底的包括內外生殖器官在內的腹底諸穴,都在進行著節律性的開合吐納,它們的節律速率與膈肌的舒縮活動的節律速率是同步的,這是中脈穴位體呼吸的第一個基本特征;中脈穴位體呼吸的第二個基本特征是,當中脈穴位體呼吸出現時,在中級功階段練功時,人的吸氣基本上都是從穴位進入體內的,而人的呼氣要靠肺鼻和穴位同時向體外排出。基於中脈體呼吸存在著上述兩個基本運動特征,所以在老子氣功學中,對中級功階段的穴位體呼吸以“不完全體呼吸”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