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老子科學氣功的修煉,人體會出現穴位體呼吸。這時,人體除了肺鼻呼吸係統之外,另又建樹起一套全新的呼吸係統,它就是人體第二呼吸係統,即穴位體呼吸係統。
穴位體呼吸係統是在打通人體穴位和經絡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產生的,隨著經絡網絡係統開通程度的不斷深化,穴位體呼吸的功力也隨之不斷增強。所以,穴位體呼吸是氣功修煉者改造體質後早期出現的特異生理功能之一。凡是打通了中脈的修煉者,經過一定時期的繼續練功,都可以練成穴位體呼吸。
穴位體呼吸與肺鼻呼吸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肺鼻呼吸主要是口鼻進氣和呼氣。而穴位體呼吸進氣主要靠穴位,而呼氣時,在不完全穴位體呼吸的練功階段,呼氣既靠穴位,同時又靠口鼻的配合,所以稱作“不完全穴位體呼吸”。到了完全體呼吸階段,進氣呼氣全部靠穴位體呼吸,就是說,練功時人的肺鼻呼吸完全停歇,而由穴位體呼吸取而代之,所以稱作“完全穴位體呼吸”。
如果說肺鼻呼吸是順行程序,那麼,穴位體呼吸的運行程序正好相反,是逆行程序。由於兩者的運行程序存在著相反的趨勢,所以它們所引發的生理機製也會有所區別,從而對人體產生不同的生理效應。
人體穴位體呼吸,即第二呼吸係統的建立,須臾不能離開氣功原動力的曳引做功。開通整個人體經絡網絡是一個係統工程。大致的步驟是:第一步打通中脈。第二步“開天門”。第三步開通深層經絡網絡。其中每前進一步,都要靠氣功曳引做功,才能驅除掉堵塞在穴位經絡上的“爛泥(淈)”、“粘土(堇)”和“水草(澤)”。才能一直開通下去,一步一步深入到人體組織細胞和潛能細胞中去,做到越來越全麵徹底地開通。第二呼吸係統建立後,出現以中脈穴位體呼吸為軸心的人體生理功能運動,這時仍須依靠氣功曳引做功,才能使生理功能運動不斷產生、運行、位移、集散以及各種特殊的陰陽變化。到了完全體呼吸的練功階段,由於穴位體呼吸完全替代了肺鼻呼吸,練功者更是進入到曳引做功自動化的生理狀態。所以,穴位體呼吸的形成產生和人體生理功能的運行變化須臾不能脫離氣功原動力的曳引做功。
可見,修煉氣功必須要有曳引力作為它的力量源泉。修煉氣功時,如果沒有做功的曳引力,氣功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根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