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舒縮活動所產生的曳引做功的原動力,它的能量是相當強大的。而且在人的一生中晝夜不停地工作,所以其數值十分驚人。據現代生理學的報導,膈肌下移的距離視其收縮的程度而異。人在平靜吸氣時,膈肌下移1—2公分,深吸氣時,下移可達7—10公分。據估計,平靜呼吸時,因膈肌收縮而增加的容積相當於總通氣量的4/5,所以膈肌的舒縮活動在肺通氣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樣的道理,當氣功煉成穴位體呼吸後,人體可以通過穴位體呼吸,向大自然攝入數量巨大的特殊營養素和特殊能量,把它們積貯在腹腔內,應用於氣功的修煉。
那麼,如何進行氣功曳引做功的修煉呢?
老子在“總結”道經第9章中指出:“虛而不淈,蹱而俞出”。茲詮釋如下:
“虛”,虛無、虛空。指氣功修煉者實施意識虛無的功能態。“淈”本義之一河泥,即多汁的泥,俗稱爛泥。所以,“虛而不淈”的意思是,坐善者進入意識虛無的功能態,人體的穴位經絡就不會被“爛泥”堵塞了。不練氣功的人,無法領悟氣功的內涵,也不知道人體經絡穴位原本處於被堵塞的狀態,所以就有人將“淈”改作“屈”,並誤譯為窮盡、盡竭。“蹱”本義小兒行貌,一曰往來貌。小兒學步,蹣跚而前,左右搖擺,緩慢前進。氣功坐善時,特殊營養素轉化為特殊能量。這種特殊能量可以用來清除堵塞在穴位經絡中的致病因素(爛泥等)。而清除這些致病因素要反反複複、一步一步地蹣跚前行,與小兒學步的狀況十分相似,所以用“蹱”來表示特殊能量對致病因素的反複不斷的衝刷。“俞”本義空中木為舟。原來古人最早是將中空的樹木當作舟船使用,後來用工具剖挖掉樹木的中心部分,使之成為中空的舟船,故曰“空中木為舟”。這層意思應用於氣功科學,指氣功修煉者用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不斷地追逐和衝刷穴位中的“爛泥”,使之成為中空的狀態。“俞”在本文就是人體穴位的代詞。所以,“蹱而俞出”的意思是,用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不斷地衝刷掉穴位上的“爛泥”,人體的穴位就會顯露出來了。
所以,“虛而不淈,蹱而俞出”整句的意思是:
坐善進入到意識虛無的功能態,人體的經絡穴位就不會被“爛泥”堵塞了。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蹣跚向前衝刷掉“爛泥”,人體的穴位就會顯露出來。
老子這句話告訴人們,氣功對人體生理功能運動能夠造成深刻的影響。常人的經絡穴位處於被病理因素嚴重堵塞的狀態,練功者可以采取氣功的方法,在修煉者進入到意識虛無的功能態時,利用意識對生理功能的反作用,以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將堵塞在穴位經絡上的病理因素逐漸清除掉。在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逐漸清除病理因素的過程中,就會出現“蹣跚向前(踵)”衝刷“爛泥(淈)”的狀況。這種狀況的出現,說明膈肌舒縮活動所產生的曳引力正在體內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