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走狗獻計2(1 / 2)

“老胡,總體想法很好,但如何落實?鄉鎮醫院那麼分散,交通也不便利,如果這次就邀請他們參加,得多少人去發通知?人手不夠啊!”楊瀚打破了寂靜。

我靠!這算個屁事!胡立灶隨口說道:“如果坐著長途車去發邀請,當然需要很多人,如果騎著摩托車,最多用三四個人。從現在到20號還有三個半周的時間,連談判帶送邀請,一輛摩托一個周起碼跑20家,3個周就是60家……”

楊瀚果斷地說:“騎摩托車不行!天寒地凍的大冷天,人怎麼受得了?不行!再說,摩托車多危險,萬一出點事,得不償失。”

胡立灶原來也沒想過這個問題,現在不過隨口一說,哪想到這一層,心中不禁敬佩楊瀚的周全,暗道,不愧是當老板的材料。“想掙錢還怕冷?楊總,我可以和你簽訂君子協定,我絕對保證安全,萬一出現意外,我自己負責,絕不給你添麻煩。”

楊瀚:“打住!能說點靠譜的嗎?”

胡立灶隻想著將這個工作攬入懷抱,自己賺大錢,那裏還顧忌意外事故會給企業帶來什麼。聽到楊瀚堅定而且帶有怨氣的話語,他趕緊說道:“從遠處著眼,最好配備小車。小車既安全,又有麵子,效率還高,一舉三得。但業務員配汽車,在我們公司可沒有先例……”

其實在抽煙的時候,楊瀚已經有了買車的意向,但買車需要趙老板批準,買幾輛?買什麼車?心裏還沒決定。

他清楚,胡立灶對此事如此深思熟慮,無非是看到了莫大的利益,想親自操刀,一飽口福。

楊瀚相信世上肯定還殘存著一部分為黨和民族事業鞠躬盡瘁的高尚靈魂,但他更相信,胡立灶不屬於那個群體,他屬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族群;屬於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族群。

楊瀚並不鄙視這樣的族群,也不鄙視胡立灶有這種思想,因為這是社會的主流族群,多數老百姓的處世之道。

楊瀚:“老胡,買車容易,管理車輛可就難了。一個人開著車在區外轉悠,油耗,出差補貼……事情雖然不大,可十分傷腦筋。”

胡立灶:“楊總,我鬥膽說一句,像汽車管理這種小事,千萬不要管得太細,費力不討好。汽車的耗費除了維修就是油耗,隻要司機想動手腳,你無論采取什麼有效的管理辦法,都無法堵住所有漏洞。這就叫會買的不如會賣的。

司機在維修和燃油上動手腳是普遍現象,是公開的秘密。我個人認為,這種事情在專職司機身上發生很正常,因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專職司機要想撈外快,隻有在汽車上動腦子。但銷售人員不同,他們的外快來源於銷售提成,一件螺素片就有50元的提成,誰還有心思在汽車上動腦筋?

對銷售用車,我覺得最好的管理辦法就是大包,汽車的所有費用全部放在提成裏麵……”

楊瀚:“如果給業務員配備微麵,一個月的銷售指標多少比較合適?”

胡立灶:“網絡建立初期,需要登門拜訪,一個月差不多能跑100個到120個客戶,按照7成的成功率,應該有70到84個客戶。按照一個客戶每月1.5件羅素片計算,月計劃應該在100件以上。網絡建立起來後,電話通知就可以,參會的客戶就會大幅度增加,我個人估計,一個會議將有上千件的銷量。”

“上千件?”楊瀚有些激動,又有些懷疑的看著胡立灶。

胡立灶:“全省1600多家鄉鎮衛生院,按照我們的政策和辦法,我覺得起碼可以拉到70%,1100家衛生院。

因為衛生院參加會議一般都是院長和藥房主任兩個人,2200人的規模通常需要2個大型賓館才能容納。

為了方便會議組織,我們將1100家客戶按區域分成四組,每組300家左右,一個賓館接待一組非常輕鬆。

我們每月組織兩組客戶參加,讓他們采購2個月的銷量,兩個月輪回一次。這次會議就告訴他們下次會議的地點,這樣,他們就會為我們保留計劃……

前麵我們說過,要想貨款回籠快,每家醫院每月的采購量不要超過2萬,如果我們組織三四個既有競爭力,又適合農村市場的大路品種,每月的銷售指標定在1.5萬左右,這樣,衛生院就沒有商品積壓和資金壓力……楊總,這個方案一旦成為現實,每月就是1500萬以上的銷量。退一萬步說,我們的網絡達不到70%,隻有50%,每月的銷量也會超過1200萬。”

胡立灶緊緊盯著楊瀚,滿臉洋溢著激動的神情。

楊瀚心想,這貨也算是殫精竭慮了,連如何組織會議都考慮的這麼周到。這個策劃如果成功,僅僅普藥就有差不多1.5億的銷量,總銷量就可能突破兩億。

想到2個億,楊瀚的心潮就開始沸騰,整個人就有點暈乎乎,飄悠悠。他強行壓抑沸騰的心湖,自我告誡說,冷靜,一定要冷靜,衝動是魔鬼,衝動是魔瘴。

“胡科,你說的的確很誘人,但生意如果這麼容易,商人也就不值錢了。”楊瀚想進一步壓榨胡立灶的智慧,讓這個策劃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