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後記(1 / 2)

這是一篇偏現實向的文,所謂的“現實”不是指“殘酷”和“虐心”,而是期間經曆的人、情、事,並不像耽美文中想象的那麼“單純”(主角主角1V1一輩子才是一種耽純的美好,可惜,這篇還不是!)

開文中,我寫到,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這個成長中,不僅寫的是汪飛一個人的成長,還有曹紹輝的成長,劉明亮的成長,同樣也包括一個時代的“成長”;

關於汪飛的成長:小時候發現自己性取向時茫然,之後受同學排斥又怯懦,曹紹輝拉著他走出那段被排斥的陰影時,他選擇將本來的自己隱藏起來,這是成長過程中,他的一個嚐試:否定真實的自己,以為“迎合”大眾;大三時劉明亮向他表白,當有一個人可以明確喜歡最真實的他時,壓抑著最本能的那個自己開始蠢蠢欲動;與劉明亮在一起七年,兩人共同經曆了事業的成長,感情的成長,還在世人麵前真實坦然生活的成長,正因為有這樣一個成長的積澱,才有後來汪飛七年等待的承擔和勇氣;劉明亮失蹤後的七年,汪飛以一個男人的擔當,一個愛人的堅持盤活了公司,守候著一份最初的承諾,無論最後的幾年經曆了什麼,心境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甚至是為另一個人心動,汪飛一直在心底為劉明亮留著一個位子,哪怕是留下的這一部分已經化膿腐爛,但他還是在執著的留著,這是對他們曾經美好愛情的一種執念;之後劉明亮出現,兩人過完了短短的四個月,這個時期是汪飛心靈成長的一次升華:當一個人麵對無常可以坦然,麵對生死可以淡然時,就會變得如浴火重生一般堅強,於是他不僅完完全全原諒劉明亮所有的過錯,而且還學會了放下執念,重新開始;

關於劉明亮的成長:小學時候,被同學欺負,他才意識到自己沒爹沒媽是件可憐的事情,於是他成長成為了孩子王;高中時候喜歡一個女生,被人嘲笑了,他才發現沒爹沒媽和窮是兩件特別可悲的事情,所以大學之後,他一直努力,年紀輕輕便事業有成;澳門豪賭一天輸掉全部,他才知道,原來學會早點認輸才不會輸的太慘,於是他放下身段,偷渡到香港,成了一家早餐店的夥計,嚐試尋找重新開始的機會;四年後回去誤會汪飛與曹紹輝走到了一起,而他卻深陷黑社會團體內鬥“身不由已”“無法自拔”,此時他才明白,原來不是每一個“機會”都是可以去的“抓”的,因為有些機會是機會,而有些機會,卻是另一條無法回頭的路;當生命剩下兩個月的時候,回去見汪飛,結果對方的反映讓他嚐試到了什麼叫“追悔莫及”,原來成長過程中,“犯錯”這件事也是有底限的,並不是每一次“錯誤”都有改的機會!

關於曹紹輝的成長:他事業上的成長就不講了,簡單說一下他從直到類似“彎”的心理“成長”軌跡,他的很多觀念,其實是沒有真正接觸過同性戀的人們“正常”想法,比如:1、當一個同誌向他告白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兩個男人上#床是件挺膈應的事,粗魯一點講,很多直人(尤其是直男),認為一個同誌“喜歡”他,就是為了跟他上#床,如果將“喜歡”這件事看的不這麼“粗魯”的話,你會發現,被一個自己欣賞的人喜歡,其實應該是件挺美好的事;2、曹紹輝與汪飛生活了七年,這七年裏,曹紹輝覺得跟汪飛在一起很“舒服”,可以完完全全信賴並依賴對方,潛意識裏,他已經將汪飛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比如,發現汪飛換手機後,他的第一反應是,“我怎麼不知道你換手機了?”,這樣一句話證明,他覺得自己“應該”知道汪飛身上發生的每一件事,而像他這麼粗線條的人,竟然還知道汪飛不喜歡小屏幕的手機;在《包養》這一章,我寫過林媽媽與曹嬸嬸如何“觀察”汪曹兩人是不是一對時,有這麼一個細節,“尤其是曹紹輝,如果一會兒汪飛不在他視線範圍內,就得搜索一下”,這個時候是2011年,可能從這個時候,曹紹輝對汪飛的感情就已經不“單純”了,隻是他堅守著一個“執念”,認為愛情不存在於男人與男人之間,也正是這個“執念”導致了他後來的言行嚴重不一,也正是這個“執念”才讓汪飛對他一次又一次“死心”!3、曹紹輝在感情上的成長,不像汪飛與劉明亮,因為他本身是個“拒絕”思考的人,他知道自己要什麼,可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想要,他的成長是一種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高暢的存在,劉明亮出現,汪飛搬離,劉明亮離世後汪飛偷偷“消失”……直到他看到汪飛豁然的唱起那首“女兒情”時,就在那一瞬間,他看到了兩個男人之間存在的“真愛”,也是汪飛最後淡淡的唱了“愛戀伊,愛戀伊,願今生常相隨”時,他才真正感受了到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情”,原來,愛情可以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