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楓就這樣一路往北而行,餓時采果,渴時尋水,空時閱經。閑暇之時即用心神留意著大自然的一切盎然生機,生死搏鬥,起始終滅。但無論如何用心,都不能達至那日的萬物隨我行,我合天地一的靈屢之境。
他明白自己那日所悟的一路拳法雖說契合於道,其實也不過是略窺道之門徑,離那大乘圓滿之境恐怕還有那十萬八千裏。幸好蕭楓心境的修煉層次,在那‘活死人暮’早就修至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程度。是以就算拳法沒至大成,他也自然而然,無為平和。
這段時日經過對《太陰悟真篇》的細致翻閱,讓蕭楓明白了那黃裳是何等的才比天高,學究天人,原來那《太陰悟真篇》雖說開篇明敘便是修真悟道的歌廖法門,但是細閱之後並不盡然,字裏行間隱露出先秦百家,禪宗聖儒的深奧義理。
其麵之廣涉及到奇門遁甲,冶器煉丹,鬼穀縱橫,兵學武道……等。蕭楓自是不懼所學太雜,每日裏苦研縱細讀,所得到也頗多,拳半雖未大成,但亦被他悟得一路劍罡。因那路劍罡是從《太陰悟真篇》中所悟,是以他便命名為‘太陰劍罡’。
這‘太陰劍罡’用來必使劍,隻須周身發勁凝聚成,劍形神罡便能傷敵,至大圓滿時更能氣凝萬劍。隻是蕭楓初悟不久,勁氣發出過針形,數量也不過二三,可他也很是滿足。他知道習武與那修真一般,隻須無為而為,不必強求。自他見到真人臨別時所使的劍氣神罡,他便一直羨慕之極,現今自己亦能用劍罡傷敵,怎不令他欣喜若狂。
如此北往,一路無事,這日終於到了他此行的目的地長安城。隻見那長安城已非他兒時記憶一般雄峙巍然,氣勢恢弘,此時的長安,城殘牆破暫且不說,就是城池的吊橋也亦無用,那護城河早被填平,城壕盡毀。些百姓竟從那城牆裂縫中進出,以抄就近,說不盡的淒涼。
蕭楓見了不禁心下感慨,有誰會知眼前這座殘城,便是昔日那商業繁盛,百萬人攘,雄踞關中,號稱‘秦中自古帝王州’,鐫刻了無數漢唐輝煌的大長安城。
此時的他首先想做的便是先去看望一下兒時對他關愛有加的馬大嫂。馬大嫂其實是一寡婦,一人帶著一個女兒辛苦度日,聽人說,她丈夫是女真人,隨著金兵南征時,死於戰場。想起三年前,她對自己無微不至的愛惜,蕭楓便覺孺慕陡生,恨不能身插雙翼一下便到她的麵前。
心急火燎下,隨著行人一路進城,憑著以往的熟悉,很快就來到了馬大嫂的家。
蕭楓叩了幾下屋門,過了些許,聽見屋中有人道:“誰啊……誰啊”?那聲音聽來便知屋中人極為驚懼。蕭楓卻是聽出屋中人正是馬大嫂的女兒小如。
“是我,蕭楓”蕭楓高興地答道。
屋中人抖抖嗦嗦的走到門背再次問道:“誰……是誰”?聲音裏透著疑惑,驚訝又帶點欣喜。
“我………是我啊!蕭大哥,蕭楓啊!是小如麼?我是來探望你和馬大嫂的。”蕭楓聽她的話裏似有不信,無奈下隻得再次應答。
“吱呀”一聲,隨著屋門的開啟,在蕭楓的眼前出現了一個肉勻亭,身材修長的小姑娘。
隻見她身著一件粗布衣裙,袖子很寬,下擺到足,打著補丁肩上卻披著小圍巾。在鬃角有用絲線織成的飾花,垂在兩旁,秀發上挽,以一支木固定。嘴角下的美人痣與那白皙的肌膚紅白輝映,更是襯出她的嬌小可愛。
小姑娘見到蕭楓先是俏臉一紅,低垂臻首;再是極巧妙又含蓄的打量了一下他;最後驚喜的首:“蕭大哥,真的是你,你好麼……這三年你上那去了?我和娘好想你,每天都擔心你”。
小如見到兒時的玩伴早就拋除恐懼,恢複了她這一年齡該有的活潑。那話語就象‘筒子倒豆’一般沙沙而出。蕭楓也是紅暈滿麵,根本就不及回應她,隻得一邊進屋,一邊“晤……恩……晤……恩”。
好不容易待她問完,即忙問道:“咦,小如,你娘呢,怎麼不在此時該在家啊?”馬大嫂平時就替富人作些縫補,白日接活,傍晚回家。此時天已很晚,是以蕭楓感覺甚奇。尤其三數年未見,小如已是長成一大姑娘,對於蕭楓來說,委實不慣已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