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他說完,毛澤東接過話茬說:“看什麼,腳脖子都長胖了,還說我缺營養。”
這是在困難時期,毛澤東的樂觀主義幽默,讓人聽了忍不住要笑,又忍不住掉淚。
在政治鬥爭中,毛澤東也常常像與敵人作戰那樣,很少正麵與其衝突,而是側翼攻擊,迂回包抄,這裏打一拳,那裏踢一腳,有時還來句幽默的俏皮話,把對方譏諷一頓。
林彪為了當上國家主席,不遺餘力地吹捧毛澤東,簡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毛澤東沒有正麵批評林彪,而是以發牢騷的形式說:“說我講的話一句頂一萬句,不設國家主席我講了六次,一次就算一萬句,也有六萬句,可他們就是不聽,連一句也不頂……搞那麼多塑像,大理石的、花崗岩的、不鏽鋼的。你們在家睡覺,讓我在外麵站崗、風吹日曬雨淋,好不殘忍呀!”
這種幽默的武器比起嚴厲的批判、大聲辱罵還要厲害,還要辛辣。
毛澤東的幽默也常常流露於同外賓的談話之中。
一次會見日本客人。客人們向他談起占領日本的美軍瞧不起日本人,歧視日本人,毛澤東聽了,神情嚴肅,若有所思地說:“怪了,他們很看得起有色金屬,卻看不起有色人種。”
1972 年 9 月下旬,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外相大平正芳來華訪問,同周恩來總理、姬鵬飛外長談判中日建交問題。到了9月27日下午,雙方在一些主要問題上已經基本達成了一致意見。談到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問題,田中在會談中表示:“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
周恩來總理明確對此提出了批評,認為這樣表達太輕描淡寫,中國人民很反感。田中表示:如果這樣表達不合適,可以按照中方的習慣改。
這天晚上,田中突然接到中方通知,說毛澤東主席要接見他。田中不勝驚喜,能與毛澤東見麵,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晚上8點半,田中角榮、大平正芳等人在周恩來、姬鵬飛、廖承誌帶領下來到毛澤東住處,毛澤東一邊握手一邊幽默地對田中說:“架已經吵完了吧?不打不成交嘛!”
如此重大嚴肅的政治問題到了毛澤東的嘴裏一下子就變成了輕鬆幽默的聊天侃談,田中心中不由得暗暗驚歎。
田中:“吵是吵了一些,但已經基本上解決了問題。”
毛澤東:“吵出結果來就不吵了嘛!”
周恩來插話:“兩位外長很努力。”
田中:“是的,兩國外長很努力。”
毛澤東轉臉對大平正芳說:“你把他(指姬鵬飛)打敗了吧?”
大平:“沒有,我們是平等的。”
周恩來插話:“他們倆正好同歲。”
毛澤東:“噢。”又指著姬鵬飛說:“此人是周朝人,是文王的後代。”
周恩來解釋:“周文王姓姬,姓他(指姬鵬飛)的姓,不姓我的姓。”
毛澤東又指著姬鵬飛:“他是個醫生。是內科還是外科?”
姬鵬飛:“內科。”
毛澤東轉向田中:“你有病,請他去治。”
接著,毛澤東問:“你們那個‘增添麻煩’的問題怎麼解決了?”
田中:“我們準備按照中國的習慣來改。”
毛澤東:“一些女同誌就不滿意啊。年輕人認為‘添了麻煩’這種說法是不充分的,通不過的。因為在中國,這是不小心往婦女裙子上灑了水之後使用的語言。”
田中轉而稱讚廖承誌在日本很有影響。
毛澤東問廖:“你是在日本生的吧?”
廖承誌:“是的。”
毛澤東轉頭對田中、大平說:“如果你們要,把他帶回去嘛!”
毛澤東此時此刻所顯露的幽默簡直是一種無人可比,也無人可以模仿的超級幽默,隻有雄才大略、功勳蓋世的曆史巨人才會具有這種幽默感,才敢於運用這種幽默。重要的是,他的幽默不僅把一些原則性、極其嚴肅的問題,如“添了麻煩”之類的問題提了出來,而且能以一種幾乎讓人不能相信的表麵輕鬆解決了十分沉重的問題。毛澤東以這種方式駕馭著整個談話,不僅使別人感到輕鬆,而且也在笑聲中把自己帶入了一個輕鬆愉悅的境界之中了。
有人評價說:“毛澤東的這種風格是引喻的,省略式的,外表漫不經心,而實際上敏銳、老練。”這種老練的幽默,使嚴肅的問題變得輕鬆愉快,並在這種氣氛中解決問題。這也可以看作是毛澤東的一條修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