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誰的內心沒藏著一個自卑的小女孩?(1 / 2)

有些人生來就喜歡孤獨,他們會把孤獨打扮得很美好,將之當作一種境界。他們喜歡在獨處中體驗這種感覺,並將之稱作在和靈魂對話。這種人看上去很冷,給人一種不易接近的感覺。有的人會對其心生豔羨,甚至是崇拜,覺得他們身上有一股子勁頭,有一種態度,覺得他們的靈魂是孤傲和清高的。

很多人想擁有這種氣質,覺得那是一種冷豔美,但他們不知道,這種人或許會讓很多人羨慕甚至崇拜,但他們的內心未必就是快樂的。大多時候,那股子冷豔的勁頭不過是假裝出來的罷了。

這種人中的很大一部分不過是在自我欺騙。他們的不合群,與其說是不喜歡眾人一起玩笑的那種喧鬧,倒不如說是其性格有缺陷,不具備融入集體的能力。但是,內心又不甘失敗,不願承認自己的問題。於是,退而求其次,做出一副喜歡孤獨的樣子,以掩飾自己內心的悲傷。他們的心裏,大多是淒苦的。在其孤傲的外表下,藏著的往往是一顆悲傷的心。

這種人身處人群中的時候,會格外紮眼,他們跟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給人一種極不協調的感覺。不過,他們常將這種格格不入稱作鶴立雞群,覺得沒人理解自己。但現實中,他們的格格不入,往往並不是因為自己比別人高,不是仙鶴走進了雞群,隻是一隻黑貓走進了白貓群中而已。他們與周圍的人本質上是一樣的,隻不過外表上略有差異罷了。

這絕對是人群中的異類。人們或許會羨慕他們,崇拜他們,但絕對不會願意跟他們交往和溝通。所以他們少有朋友,經常麵對的不過是鏡子中的自己罷了。這樣的人,其實不是喜歡孤獨,隻是習慣了孤獨。或者說,他們也害怕孤獨,但更害怕別人的鄙視,因此,他們在自己的孤獨之外硬加了一層殼。這層殼對他們來說,是為自己提供保護;對別人來說,則是走進他們內心的障礙。

其實,說到底,他們還是由於太自卑,太在意外界的聲音了。

正是因為這點,所以才會為自己營造一個封閉的空間,蜷縮在裏麵,麵帶略顯虛假和淒苦的微笑,給自己找一點安慰。他們的心中,缺乏真正的安全感。

這樣的人是矛盾的,在內心深處,他們也渴望接觸社會,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渴望得到友情的安慰。但是,封閉的內心讓他們給自己設置了太多的障礙,使得他們不敢走出去,甚至不敢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所想所要,因此隻能選擇孤獨。

他們太在意別人的目光了。

這種在意,讓他們營造了一個沒有自信支撐的屬於自己的舞台。他們一直覺得自己置身於一個舞台之上,站在那舞台的中央,聚光燈打在身上。周圍則是一片漆黑,那漆黑中閃爍著無數的光點,那是別人的眼睛。所以,他們認為,自己是在別人的“監視”下生活。

然而,由於沒有足夠的自信,他們雖身處“舞台”,卻沒有展示自己的勇氣。因為他們本能地覺得,如果自己做得不夠好就會招來嘲笑,於是,他們謹小慎微,每走一步都不自然。他們心裏在想,我走這一步的時候,姿勢是否會讓人覺得難看,我是先邁左腿還是先邁右腿?這種患得患失式的思維,讓他們喪失了一個人該有的自然,顯得很做作。而這種做作又會反射回他們的內心,給他們反饋,讓他們覺得,自己果然沒有足夠的魅力,於是,他們變得更加自卑,更加封閉,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