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善於發現細微之處的大樂趣(1 / 2)

孤獨是一種痛,也是一種病,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想要擺脫它,最好的方式就是拋棄這種習慣,用好習慣代替。孤獨往往是由於思維上的一種“懶惰”。

這似乎與我們的日常認識不符。現實中,常常是那些整天都在思索的人,比如作家、學者、藝術家等這些勤於思考也精於思考的人更容易陷入孤獨。這些都對這種說法提出了挑戰,其實,兩者間並不矛盾。

思考分為兩種,一縱一橫。縱向的思考指的是思維的深度,他們專攻一門,且有極其獨到的見解,作家、藝術家等都屬於此類。橫向的思考,則是指思考的寬度。這樣的人不會抓住一個方向不放,然後窮其極致,而是涉獵範圍很寬。他們對身邊的每一件事都特別感興趣,遇到跟自己認知不符或者從未見過的東西,總是喜歡探究一番,並從中發現樂趣。

不管何時,我們都不能否認作家、藝術家等對人類社會做出的貢獻,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還是以橫向思考為主更合適些。畢竟有能力改變人類的是少數,但每個人都需要去發現生活的樂趣。

孤獨者大都產生於縱向思考的人和不思考的人當中。

縱向思考的人在意的是事物背後的邏輯,這種邏輯可以揭示我們這個社會的本質,對人類有益。但也是困難的。一個作家,他需要通過自己的筆,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裏,他是主宰。然而,這並不是一個想當然的世界,即使那世界是虛擬的,也需要邏輯。一個人構建屬於一個世界的邏輯,必然是苦悶的、煎熬的,容易陷入深度的惶恐和無奈。所以,作家以及藝術家等常常孤獨。

現實中,沒有多少人能夠在寫作或藝術上取得太大的成就,但沒有那種成就不等於不會遇到那樣的煩惱。生活中,具有藝術家或者作家氣質的人還是不少的。

這樣的人,大都頭腦靈活,喜歡創造和構建,他們常常在自己的大腦中,虛構出一個跟現實不同的世界,那個世界是屬於他自己的,是按照他的規則和喜好構建出來的。在那個世界裏,他就是主宰,可以實現自己的所想所要。但是,虛幻雖然可以給人快樂,卻不能給人幸福。就像海市蜃樓,能夠讓我們看見雄偉和壯觀,卻不能給我們提供繁華,當我們走近時,它就消失了。

虛構的世界也一樣,注定是不能實現的。所以那個世界帶給我們的快樂不僅無法幫我們排解煩惱,反而會讓我們走進孤獨。當從虛幻中走出,看見的依然是這個惱人的現實的時候,我們的心會更加孤獨。這份孤獨,讓人絕望。它會帶走我們想要的一切,而僅僅把孤獨留給我們。

另一種就是不喜歡思考的人了。這些人大都對身邊的事物沒有太大的興趣,不懂得發現平常中的不平常。因此,他們的生活往往是平淡的,沒有任何的新奇可言。這種平淡我們可以將之定義為穩定,但其中確實蘊含著枯燥和乏味。而枯燥和乏味就意味著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