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人的孤獨從哪裏來:孤獨,人生的墳墓(1 / 2)

古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隻要人群的基數夠大,那麼就會湧現出各種各樣的人。這些性格各異的人組成了我們這個紛繁的世界,人們在各自的生活中,製造著不同的歡樂和悲傷。這些情緒產生於每個個體,卻能作用於整個社會。在社會中,我們從別人的生活中汲取養分,我們的生活也為這社會提供著營養。因為,人類本身就是一個整體。

不過,雖然每個個體的存在會增加這個社會的豐富性,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多彩,但有些顏色是人們不喜歡的。這多是呈黑色或者灰色的孤獨和寂寞。這兩種情緒或者說生活態度雖然也豐富了我們的世界,卻並沒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幫助,甚至連為人們提供快樂的功能都沒有。

我們無法將之從人類社會中完全剔除,但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之慢慢減少。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為孤獨和寂寞就是人生的毒藥,甚至是人生的墳墓。

以前,一個人出生的時候社會是什麼樣的,他離去的時候,社會基本還是什麼樣的。雖然他所處的世界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變化和驚喜,但至少他的生活經驗和社會認知不會跟他所在的世界脫節。那時的人們,更多的是在為生存忙碌,很少有精神上的疲憊。因為他不需要調整自己的大腦適應新的時代。

可現在完全不同了。我們的生活每天都會變化。於是,世界變成了這樣,50後、60後還沒有老去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已經不認識這個世界了,後輩的很多想法他們已經完全不能理解了。70後成長起來後,還沒有拿到這個社會的話語權,就發現,身邊已經滿是威脅,那威脅來自想要取代他們改變世界的80後。可是,80後還沒達成願望,就已經被成長起來的90後稱作“老古董”了……

這個世界的更新是如此之快,以至於人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並為之奮鬥的時候,會發現,目標還沒有實現,世界就已經是另一番模樣了,世界變得陌生、變得複雜了,而目標早已經沒有了現實意義。

這種落差給人帶來的心靈上的衝擊是異常巨大的,大到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去適應。當人不能夠跟外界同步,必然會選擇一種最最消極也最無奈的方式,那就是“混”,任你世界如何改變,我自不變。這份不變不是來自成竹在胸的從容,而是一種無法適應新事物的破罐子破摔。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人焦慮,給人的精神帶來巨大的折磨。

很多心理不夠強大的人,選擇了一條擺脫世俗煩惱最快捷的路:死亡。當然,雖然這類人比以前多了很多,但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堅強地活著,努力適應社會的進步和改變。不過,雖然我們不會做出那種極端的事情來,但是內心的苦悶是常有的。隻不過是心理較為強大,還能夠支撐罷了。

現代人當中,孤獨和寂寞者還是很多的。隻不過我們都在用微笑掩飾罷了。

我們可能不會因為孤獨而去輕生,但因為孤獨和寂寞而走向沉悶,到最後無所適從,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必要,還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