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光棍節那天,你曾做過什麼(1 / 2)

古人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是我們的狂歡日,也是我們的孤獨日。狂歡在於可以放鬆自己,整理心情,而孤獨,則是因為對親朋們的懷念。

中國人是講究情的,我們總是希望身邊能夠有一群懂我們、跟我們有共同愛好和共同話題的人圍繞著,他們可以給我們快樂,可以分享我們的悲傷。如果少了其中一個,我們就會覺得不適應。因為他走了,不僅帶走了他對我們的那一份關懷,也帶走了我們跟他的一段共同回憶。

節日的時候,也許會有新的朋友,他們會帶給我們歡樂,跟我們一起體驗節日的氣氛。但三杯兩盞過後,我們往往開始回憶。我們會想起去年這個時候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人,想起那時的快樂,想起那時的幸福。我們還會跟現在的朋友講述當初的情景,跟他們分享我們那時所做的一切。這些,會讓我們瞬間就陷入曾經的生活當中。我們會問,那些去了遠方的朋友,現在是否快樂,他的身邊是否也有人圍繞。我們也會感歎世事無常,沒有誰能夠跟我們快樂地交往一生。這時候,我們便陷入了孤獨。

這孤獨源於回憶,是節日的歡快將它放大了。

還有就是獨身一人的孤獨。

一個人身處異鄉,過著忙碌而平淡的生活,時間久了,就會適應這份忙碌和平淡。但突然有一天,過節了,忙碌停止了。這時候,我們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放鬆下自己。但現實往往不給我們這樣的機會。節日不同於以往的假日,它是狂歡的瞬間。我們坐在家裏覺得無聊,就會出去走走,可是周圍滿是三朋五友互相祝賀的場景。這時候,孤單的我們就成了異類。在這個瞬間,我們是孤獨的,因為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人不在我們的身邊,而在我們身邊的陌生人又是那麼快樂。

兩者交織,會讓我們顯得異常可憐。這時候,我們才會發現自己是那麼悲傷,那麼無助。所能做的僅僅是躲進自己的小屋,一個人感受這份孤獨和寂寞。實在無聊的時候,拿起電話,想跟遠方的朋友們聊聊天,打發下寂寞。可是往往翻遍了整個電話簿,又不知道該打給誰。此時,我們充分地體驗到了,什麼叫作孤獨和冷清。原來,我們的生活雖然忙碌,卻是無意義的。在最需要安慰、最需要傾訴的時候,竟然不知道找誰去說。

這份孤獨、失落和傷感滲透到內心,讓我們從心底感覺一種徹骨的冰冷。那冰冷,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才能讓它融化,仿佛將全世界的火都搬到麵前來,也化不開這層薄薄的冰。它看起來脆弱,卻異常堅硬。

這就是孤獨的滋味,像一個牢籠一樣,身處其中的人們都想逃出去,但就是找不到出路。那種感覺是那麼難熬,讓人不禁想要放棄自己,逃到一個沒人認識的地方,感受一下徹徹底底的孤獨。

可是,逃是逃不掉的,我們還要在這裏生活,還要出門,還要看那些歡快的人們,還要感受這狂歡日的孤獨。節日,從來都是一些人的天堂,另一些人的地獄。在天堂的那些人,感受瞬間的快樂,之後回到平淡而無聊的生活當中,慢慢體味孤獨。在地獄的那些人,則是將平日的孤獨放大了,徹底走向心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