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笑之餘,大家對他的發言送上了誠摯而熱烈的掌聲,不論是否真心,此時此刻,這裏就是他的主場,他就是萬眾矚目之中心!
朱清石、德利涅、望月新一等老一輩學者們對他的掌聲飽含鼓勵、鞭策之意。他們所想的是,不求凡生再次取得如同今天一樣的成果,隻願東方高斯為世界數學界帶來一股微風,保持初心,始終向數學高峰攀爬。到了他們這個層次,所想的不再是排除異己這些複雜的問題,既然都是走在路上的人,那麼多一些人總是好的,吾道不孤啊!
其實一直以來社會上都存在一種誤解,大家都以為數學是一門深奧枯燥的學科,是貴族學科,距離現實很遠,哪怕從小學加減乘除開始到大學學習微積分,但是卻沒有任何應用的機會,索性丟還給老師。但沒有一個人是不用學數學的,因為數學是工具,探究世界的工具,一張紙,一支筆,上可稱量宇宙之重,下能測地心熔岩之溫,大可計算一國經濟之興衰,小亦能用做討價還價之用。但並沒啥卵用,多數人對此無感!所以,這就是數學尷尬之所在。
數學前景什麼的,距離凡生還很遠,至少目前以他的地位是不可能參與進去。反而,凡生想得更多的是自己該如何從數學界脫身。話說,若是在場學者得知他的心聲,會不會群起而攻之,用唾沫淹死他呢?經過一號的嚴密論證,這種可能性高達99.9999%……
發言已畢,待眾人鼓掌結束,他鞠躬致謝,而後走到朱清石旁邊坐下。
朱清石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溢出笑意,輕聲道:“很不錯”
來自前輩的一句很不錯,就是對凡生的最大讚揚,也讓他對完成任務更有信心。
“下麵進行本次發布會的記者提問環節,請有意發問的記者朋友保持秩序”。朱清石親自主持記者提問環節,無疑是國內迄今為止主持這一環節的級別最高者吧,很大程度上是給了凡生莫大麵子,更是為了防止有些不開眼的存心搗亂的宵小一個警告,畢竟沒誰敢於在一位副部級校長、中科院院士的麵前放肆,便是一般的省部級高官輕易也不會招惹。
底下的眾多媒體原本存著的諸多刁難心思頓時煙消雲散,趕緊搜腸刮肚思考新的問題。
一時間,場內陷入詭異的沉默。
朱清石知道自己的身份給媒體造成了很大壓力,這樣好也不好,好在為凡生無形中抵消了很多攻擊,不好的方麵便是發布會沒法繼續下去啊,在掃視一番全場,還是沒人提問,那麼直接點名,“中科大校報,進行發問!”
校長點名,校報敢不遵從。一位嬌小可愛的女生自沉默的記者群中起身,一看卻是熟人,就是昨晚一起去見麵會的那位女生,似乎是叫舒怡。
舒怡不僅是新聞係的係花,還是校報的金牌記者,基本上校內多數重大新聞都是由她親自采訪、編輯,這次黎曼猜想的發布會自然是由她親自出馬,學弟學妹們還太嫩嘛。
旁邊拿著攝像機拍照錄像的“大叔”同事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別問他為啥,隻因身為學長沒能在采訪上爭得過舒怡唄,落得個肩扛手提的活計。
舒怡作為校報記者,更算是凡生的半個朋友,自然不可能提些刁鑽刻薄的問題,沒看見校長都用眼神警告她了嗎。舒怡以公事公辦的語氣問:“黎曼猜想的破解引起如此轟動,但大多數人依然不了解。那麼能不能請張先生為我們解讀一下黎曼猜想的實際意義呢?”
凡生起身,整理了一下腦海中存在的前世知識以及一號提供的有關資料,自信一笑,說:“數學並不孤獨,它存在著複雜而必須的聯係,任何一個數學問題的解決不僅在其領域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會導致振動波式的後續作用。就好像大家打牌,你出一張3,後麵的人會接4,再後麵出5,一輪輪進行下去。黎曼猜想本身屬於函數領域的問題,其破解對解析數論、複變函數領域都產生極大影響,而與之相關的代數數論、代數幾何、微分幾何、動力係統理論等學科都會取得進步。簡而言之就是,在座的前輩們,你們有事做咯。”
最後一句調皮的話引得在場學者們會心一笑。是啊,黎曼猜想一經破解,很多學科內曾經無解的問題就有了著手點,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一兩年內數學界,尤其是與黎曼猜想有關的領域將會出現一個大豐收的景象。
舒怡不是很滿意,因為她沒聽懂啊,解析數論、複變函數、微分幾何都是什麼鬼啊,單個字認識,組合成詞就一頭霧水。有一個數學學霸男友,但她的數學隻能用很清真來形容。暫且將搞不懂的名詞記在心裏,回頭問男友去,提問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