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幹組成。其中大腦最發達,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的後下方是小腦。小腦前方為一柄狀的腦幹。與腦相連的神經為腦神經,共有12對,多數分布於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和肌肉等處。如嗅神經分布於鼻腔上部的黏膜裏,它把興奮傳到腦產生嗅覺。視神經分布在眼裏,它把興奮傳到腦,產生視覺。聽神經分布在耳裏,它把興奮傳到腦,產生聽覺。麵神經主要支配麵部表情肌的活動,如發生炎症就產生麵癱,出現口角向前側歪斜,不能閉眼等症狀。腦神經中,還有很長的一對迷走神經,沿頸部下行,主要分布到胸腔和大部分腹腔的內髒器官,支配這些器官的活動,因此它與吞咽、發音、呼吸、心跳、消化等活動都有密切關係。

小腦:小腦在大腦後下方,呈卵圓形。它有許多神經纖維同腦幹、脊髓相互聯係。小腦的主要機能是保持身體平衡,協調肌肉的運動。因此,小腦病變時可發生共濟失調(平衡協調功能障礙,走路時搖擺不穩),肢體肌張力減低(肌肉鬆弛)等。

腦幹:腦幹由延腦、橋腦、中腦和間腦組成。延腦下接脊髓,間腦上接大腦,腦幹背部與小腦連接。腦幹也由灰質和白質組成,但排列不如脊髓那樣規則。在腦幹的灰質中有一些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等。如果這些中樞受到損傷會立即引起心跳、血壓、呼吸的嚴重障礙,甚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危及生命。在腦幹的白質內有重要的上下傳導徑路。這些傳導徑路受到損傷,就會出現頭頸、軀幹、四肢的感覺和運動障礙等症狀。

大腦:人的大腦最發達,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中間有胼胝體相連。大腦半球表麵有許多凹凸不平的溝和回,這樣就大大地增加了大腦皮層的總麵積,據估計人的大腦皮層的麵積有2200厘米2,所以大腦功能極其複雜,是中樞神經的最高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