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脊髓和脊神經(1 / 1)

脊髓外表呈扁圓柱形,位於椎管中,上端與腦相連,下端平齊第一腰椎下緣。在脊髓橫切麵上,中央部灰白色、呈蝶形結構的部分叫做灰質,它是神經細胞體彙集處。位於前麵的灰質叫前角,是運動神經,造成小兒麻痹症的原因就是因為此處發生了病變。後麵的灰質叫後角,是接受感覺神經傳入的部位。脊髓灰質是反射活動的中樞部分。灰質周圍顏色較白的部分稱為白質,它是神經纖維集中的部位。在主脊髓炎、脊髓腫瘤等病例中,由於脊髓受損而出現脊髓功能的損害。

脊髓兩旁自上而下連著31對脊神經,其中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和尾神經1對。每對脊神經在脊柱旁邊分為前支和後支,分布於軀幹和四肢,調節軀幹和四肢的活動。脊神經從椎管發出後,除胸神經單獨形成肋間神經支配胸腹部皮膚肌肉外,其他的脊神經相互結合起來形成神經叢。從各種神經叢又分出許多周圍神經,分別分布到頸部、上肢、上胸、下肢和會陰部的皮膚肌肉等。臂叢神經痛和坐骨神經痛是常見的神經叢受損症狀。

脊髓主要具有反射的機能;在神經係統的參與下,人體感受刺激作出反應的活動叫做反射。完成反射活動的結構叫做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5個環節。例如,膝反射,當用小槌扣打膝蓋下麵的韌帶,這個刺激引起肌腱和肌肉內感受器產生興奮,興奮沿傳入神經傳入脊髓(中樞),脊髓將興奮通過傳出神經,傳到效應器——大腿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縮,使小腿前伸。這就是通過反射弧進行的反射活動。脊髓能完成的反射活動還有很多,如排尿、排便反射等。檢查脊髓各種反射活動是否正常,可以了解神經係統生理活動情況和病變部位。人體脊髓的正常反射活動是在神經的最高級部位——大腦皮質的調節下進行的,當脊髓失去高級中樞的控製時,脊髓反射就會發生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