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後金融危機時代寧波外貿麵臨的挑戰(2)(2 / 2)

中國經濟環境脆弱性給寧波外經貿發展帶來的挑戰:第一,增長模式調整時期帶來的困境。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在調整過程中,在政策上是擴大內需、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舊的模式需要改變、新的模式尚未形成,帶來的是外經貿發展的動力不足。第二,經濟結構的調整會帶來資源的重新配置,外向型經濟與內向型經濟相比會處在不利地位,必然會影響其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本巨大,持續時間長,短期的負麵影響大,長期的正麵影響大。第三,資源和環境壓力會繼續加大。資源價格處在上升趨勢,環保成本處在上升趨勢,出口的利潤空間會進一步壓縮。

第四,鼓勵貿易出口的政策已經沒有多大的空間,政策紅利會逐漸減少。人民幣彙率長期處在升值趨勢;短期,在國際層麵取決於中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博弈,在國內也存在各種利弊之間的博弈。

第二節 寧波外貿麵臨的現實問題

一、增大了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

首先,由於此次金融危機的強度特別大,全球範圍內的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寧波市外貿經濟的主要目標市場——美國與歐洲等也表現出一定的萎縮;其次,金融危機下全球各個國家紛紛采取政策保護本國企業的發展,致使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寧波對外貿易所麵臨的市場競爭極為激烈;第三,由於目前人民幣對一些主要貨幣的彙率上升較快,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貶值比較嚴重,這就使寧波外貿的出口價格持續下降。以上多重因素共同導致了寧波外貿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不斷加大。

二、外貿企業的資金壓力與經營風險增大

一方麵,寧波外貿企業的進出口現狀堪憂,致使外貿企業庫存產品不能及時的在國際市場上得到消化,占用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麵,由於一些商業銀行為了降低自身的經營風險就出現了金融機構惜貸的現象,這就給寧波的外貿企業融資帶來極大障礙。此外,一些寧波外貿企業的目標國家與地區由於交易環境惡化以及商業信用的降低,直接導致了寧波出口企業的信用風險以及收結彙風險增大;我國“走出去”戰略實施過程中,由於寧波外貿企業的境內外融資渠道仍舊不能暢通,這也給寧波外貿企業的境外資金的取得設置了障礙。

三、多重因素製約寧波外貿企業對外資的利用

由於此次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致使當前全球性的跨國投資數額減少,投資商的盈利信心指數大幅降低,這無疑會導致寧波市對外貿易項目的延誤,甚至是取消,對外資的有效利用得不到很好的環境支持;此外,由於一些境外的投資者為了使投資項目所在國的企業運營更加穩定,就會采取抽資或者回流利潤的方式來保證企業的經營,這種做法會給相關的外商投資企業生產能力的擴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四、遭遇更加激烈的競爭

後危機時期的挑戰不僅來自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環境,而且還來自寧波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包括與國外競爭對手的競爭和與國內其他城市競爭對手的競爭。

第一,來自他國的競爭。寧波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對手主要來自東盟國家,如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等,也來自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麵,越南和印度的勞動力成本比中國更低。近幾年隨著資源價格的上升、人民幣升值、新的勞動合同法推出、更嚴格的環保要求,東部沿海地區的低成本優勢在逐漸消失,國際競爭力在逐漸下降。印度在IT產業和服務外包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具有北美市場的優勢;巴西是南美最大的國家,在南美市場有優勢,巴西與西歐有傳統的關係,有開拓歐洲市場的優勢。

第二,來自國內的競爭。寧波出口企業的國內競爭對手主要來自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區。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產業規模最大的三角洲,是中國最大的經濟核心區和最大的城市連綿帶,有廣闊內陸腹地。環渤海經濟區具有能源充足、勞動力低廉、國家政策和資金傾斜等優勢。與珠江三角洲相比,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區具有人力資本優勢和技術優勢。珠三角具有簡單勞動優勢產業,長江三角洲具有熟練勞動力優勢產業,環渤海經濟區具有資本技術優勢產業。在外向型經濟方麵,珠江三角洲在規模上占有優勢,在跨國公司直接投資技術效率方麵,寧波處於落後水平,遠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從發展趨勢來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國際競爭力已經超過了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區的國際競爭力則在迅速提高。

五、削弱了外貿企業的創業信心

由於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之大,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給寧波市對外貿易企業的創業信心帶來了極大的打擊,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創業信心更是跌倒穀底,創業信心的缺失必將影響整個寧波市外貿行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