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源能源消耗量大,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為主導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汙染物排放多,汙染處理率低,環境汙染嚴重。據《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顯示,2007年各類源廢水排放總量2092.81億噸,廢氣排放總量637203.69億立方米。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分別是化學需氧量3028.96萬噸,氨氮172.91萬噸,石油類78.21萬噸,重金屬(鎘、鉻、砷、汞、鉛)0.09萬噸,總磷42.32萬噸,總氮472.89萬噸;二氧化硫2320.00萬噸,煙塵1166.64萬噸,氮氧化物1797.70萬噸。
三、中國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推動節能降耗減排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一)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汙染物排放,保護環境和資源儲備
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就是提高單位能源和資源的產出率。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各種物質文化需求,必須有更高的能源資源效率和更大的產出,才可以實現持續發展。麵對能源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資源的有限和短缺壓力,環境汙染物承載能力已接近極限,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推動節能降耗減排,具有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汙染物排放,保護環境和資源儲備的戰略意義。
在傳統粗放經濟發展方式下,能源資源開采、轉化和消費等環節都存在很大程度的浪費。由於技術落後導致能源浪費非常嚴重,礦產開采中采1噸煤、扔6噸煤的浪費現象時有發生。例如新疆的一些煤層平均厚度可達50米,開采企業使用僅高4.8米的綜采支架,直接從中間采掘,對資源的浪費難以估量。目前新疆鄉鎮煤礦平均回采率僅為10%-15%,國有地方煤礦約有30%,直屬國有重點煤礦也不足60%。新疆油田的回采率平均為40%。其他省區礦產回采率還有更低的。礦產資源管理混亂,無序開采,多數礦產企業“挑肥揀瘦”,造成礦產資源采掘嚴重浪費。
在能源消費中同樣存在吃一碗、倒兩碗的浪費問題,能源資源利用率很低。我國是能源生產大國、消耗大國,也是能源浪費大國。在目前傳統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下產出率低、能源資源消耗大、汙染物排放處理率低,環境汙染重。2004-200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增速由16.1%回落到5.2%下降了10.9個百分點,年均下降2.18個百分點。隨著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我國能源消耗的增速逐年放緩,2009年能源消費增速已經低於經濟增長的速度。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節能減排,對於降低能源消耗,保護資源,減輕汙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二)緩解能源資源供求失衡局麵和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
我國長期以來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金、人力資源、土地和能源資源的大規模投入,粗放經濟發展方式已經使資源、能源供應和生態環境破壞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我國技術進步緩慢,創新能力不強。我國產業國際分工低端化、產品附加值低的形勢沒有根本改變。每年取得的高速經濟增長仍然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資源的粗放發展方式實現的,節能降耗形勢嚴峻。隨著經濟快速增長,所消耗的土地資源增加過快,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大量農用耕地被占用。大量的廢氣和固體廢物使城市空氣質量明顯惡化。我國土地、淡水、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製約。中國節能減排麵臨的任務和形勢非常嚴峻,潛力和空間很大。
國際國內形勢變化迫使我國政府自我加壓,把節約能源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堅決開展節能降耗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國務院做出了《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建設,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嚴格控製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項目,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耗,強化重點耗能單位節能監管,加大環保執法監管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