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成為被欣賞的人(2 / 3)

上司說話時,不看著你,這是個壞跡象,他想用不重視來懲罰你,說明他不想評價你;上司從上到下看了你一眼,則表明其優勢和支配,還意味著自負;上司久久不眨眼盯著你看,表明他想知道更多情況;上司友好地、坦率地看著你,甚至偶爾眨眨眼睛,則表明他同情你,對你評價比較高或他想鼓勵你,甚至準備請求你原諒他的過錯;上司用銳利的眼光目不轉睛地盯著你,則表明他在顯示自己的權力和優勢;上司隻偶爾看你,並且當他的目光與你相遇後即馬上躲避,這種情形連續發生幾次,表明麵對你,這位上司缺乏自信心。

體態語言專家們認為,和眼睛一樣,嘴的閉合也會泄露真情。

在“哈哈”大笑時,意味著放鬆和大膽,“嘻嘻”的嗤笑,是幸災樂禍的表現,而“嘿嘿”笑時,則意味著譏諷、陰險或者蔑視,這樣笑的人多數為狂妄自大、自恃清高的人。

精神學家認為,手勢、表情豐富的領導,是容易衝動、特重感情的人;但如果某人手勢做得太誇張,那麼他就是個敏於對外界作出反應,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很苛求的人,是個軟弱的領導人。

心理學家認為,有許多體態語言能讓下屬知曉上司的內心世界,了解他所說的是否就是他的真實想法。

雙手合攏,從上往下壓,表明上司想使其內心平靜下來;雙手叉腰,雙肘向外,這是古典體態語,象征著命令式,同時也意味著在與人接觸中,他是支配者;當上司舒適地向後靠,雙手交叉在腦後,雙肘向外,這是自負的表現;當上司伸出食指,則表明他是支配者,有進攻性;當上司的雙手平靜地放在背後時,則表明他具有優越性;當上司拍拍你的肩後部時,表明他真誠地讚許你;如果上司拍拍你的肩前部時,或從上往下拍,則表明上司倨傲而又顯示寬容,這些動作表明他是支配者;兩個食指並在一起,放在嘴邊,其餘手指交叉在一起,與兩個食指形成了一個錐體,這表明在你講話前,上司已作好了拒絕的準備;握緊拳頭意味著不僅想威脅對方,還要為自己辯護。

5.與上級溝通的藝術

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與人溝通——不僅要與同事、下屬溝通,更要與上級領導進行有效溝通。

領導者都是性情中人,年輕幹部經常與上級領導進行有效溝通,是保持良好上下級關係的基礎,對自己將來的成功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下屬隻有了解上級領導的個性心理,才能方便與他溝通。領導者首先是一個人,作為一個人,他有他的性格、愛好,也有他的作風和習慣。對領導有個清楚的了解,不要認為這是為了庸俗地“迎合”領導,而是為了運用心理學規律與領導進行溝通,以便更好地處理上下級關係,做好工作。人性中有一種最深切的秉性,就是被人恭維的渴望。這種渴望,不僅僅是願望,也不僅僅是欲望和希望,而是被恭維的渴望。在與領導者交往中,要永遠記住,領導者都希望下屬恭維他、讚揚他。你要找出領導的優點和長處,在適當的時候給領導誠實而真摯的恭維。你可以請領導暢談他值得驕傲的東西,請他指出你應該努力的方向,你要恭恭敬敬地掏出筆記本,把他談話的要點記錄下來。這樣做會引起他的好感,他會覺得你是一個對他真心欽佩、虛心學習的人,是一個有培養前途的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有領導者的內心都有被下屬尊重和恭維的願望,雖然他自己不說出口。在一定的場合,給予領導適度的恭維,不僅是必要的,有時候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恭維領導要掌握適度的原則,並且是在確切了解對方內心世界的基礎之上的恭維。有時候,即使是自己不喜歡的領導,你也要給予適度的恭維。

現實中有太多的時候,我們並不了解對方。領導者所做每一件事情,都一定有他的理由。對你看不慣的方麵,你不要過多地批評、指責和抱怨,更不要當麵頂撞或爭論,而要給予充分的諒解,必要時給予領導適度的恭維。與領導坦誠相待,學會主動溝通。

與領導溝通,坦誠的主動的態度十分重要。下屬有時攝於周圍人際環境的壓力,主觀上不敢與領導進行主動溝通。在工作中存在失誤的時候,消極地躲避是不行的,而主動的溝通,主動地承認錯誤、改正錯誤,才是上策。下屬工作閱曆淺,但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較高,工作上富有開創性,工作中有點失誤是難免的。任何人都難免會犯錯誤,但有的下屬一旦在工作中出現紕漏或錯誤,就會感到內疚、自卑,甚至後悔不已。犯錯誤後,不去主動與領導溝通、交流,而是唯恐領導責備自己,害怕見到領導。事實上,犯錯誤本身並不要緊,要緊的是你要盡早與領導溝通,以期得到領導的批評、指正和幫助,同時取得領導的諒解。消極地回避,不但不能取得領導的諒解,反而有可能讓領導產生誤解。

領導者的心情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你溝通的成敗。當領導者的工作比較順利、心情比較輕鬆的時候,如某些方麵取得成功、節日前夕、生日等時候,心情會比較好,這是與領導進行溝通的好時機。當領導在某一方麵取得成功,你準備向他表達祝賀時,你要選擇一個比較適當的場合,營造一下氛圍,向領導表達祝賀的同時,提出你的問題。我們要向領導提議一件事情,注意場合、選擇時機是很重要的。

6.盡職盡責地做好每一件事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盡心盡責,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取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如果沒有了職責和理想,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無論你在什麼工作崗位上,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忘我工作,就一定會取得成就。

在現實工作中,有許多人貪多求全,什麼都懂一點,但什麼都不全懂,對工作隻求一知半解,結果是害人不淺。那些技術半生不熟的泥瓦工和木匠建造的房屋,就會經受不住暴風雨的襲擊;醫術不精的外科大夫做起手術來,是在拿病人的生命開玩笑;辦案能力不強的律師,隻能是讓當事人浪費金錢……這些都是缺乏敬業精神的具體表現。

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精通它。下工夫把知識學好,把問題弄懂,把技術學精,成為本行業中的行家裏手,精通自己的全部業務,就能贏得良好的聲譽,這樣,你就擁有了打開成功之門的秘密武器。有位成功人士說:“我在一段時間內隻會集中一切精力做一件事,但我會徹底做好它。”這就要求我們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需要做到“精通”。

懂得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對什麼事都懂一點皮毛,但什麼事都做不好要強得多。一位總統在學校做演講時說:“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需要知道怎樣將一件事情做好;與其他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麼,你就永遠不會失業。”一位哲學家說過:“不論你手邊有何工作,都要盡心盡力地去做!”

做事情不能善始善終的人,意誌不堅定,不盡心盡責,這種人永遠不可能達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標。

一麵貪圖玩樂,一麵又想成功,自以為可以左右逢源,不但享樂與成功兩頭落空,還會一敗塗地。從某種意義而言,全心追名逐利比敷衍了事好。做事一絲不苟能夠迅速培養職業人嚴謹的品格、獲得做事的能力;它既能帶領普通人往好的方向前進,更能鼓舞優秀的人追求更高的境界。無論做任何事,一定要盡全力,因為它決定一個人日後事業上的成敗。一個人一旦領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能消除工作辛勞這一秘訣,他就掌握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了。能處處以盡職盡責的態度工作,即使從事最平庸的職業也會獲得個人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