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對於現在的年輕女性來說,有著更深一層的意味。特別是作為白領麗人,如果沒有過硬的職場拚殺本領,在人們眼裏就難免留下靠臉蛋混飯吃的印象。如果臉蛋再靠不住,職場的位置可就“風雨飄搖”了。無論是拿出業餘時間去深造,還是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作為職場女性,我們都應該展開思索與行動,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個充電計劃,並最終擁有縱橫職場的能力。要做好職業定位再去充電。
找好充電的切入點 一是職業所需極其實用的東西,二是本職工作能力的培養。
充電是為了更好地敬業 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能“站住腳”
更難,如果因為繼續深造耽誤了目前的工作,與敬業精神就不符,那麼就不會有相應的業績;沒有業績,怎麼保證以後能找到更好的職位呢?所以說,充電和敬業不該有任何衝突,充電是為了更好地敬業。
發現身邊的值得學習的東西是你最好的充電內容 深造不一定要脫離現在的工作,更沒必要脫產走回學校。隨用隨學,做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學會隨時發現生活中的亮點,並注意總結別人的成功經驗,拿來為自己所用,這可能是生活和工作中能讓自己進步得最快的一招。
一個想要愈變愈好的女人,莫不希望能夠擴大知識領域,並從中獲得啟示。知識不僅是力量,而且像一麵鏡子一樣可以照見自己的優缺點,讓我們不僅擁有自知之明,還能具有先見之明。終身學習,是每一個女人應當給予自身的功課,這樣才有助於塑造一個心智豐富且具有良好世界觀的聰明女人。
在當今這個生活節奏緊湊的年代裏,人們似乎每天都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做完想做的事情,所以許多念頭就此打消了。但世界上仍有許多人用堅定的意誌,堅持每天至少擠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發展自己的個人愛好。事實上我們注意到,越是忙碌的人,他越能擠出這一個小時來。
其實隻要你每天少看一小時電視,每年你就會省下365小時,大約45天。所以,如果你現在每天看5個小時電視,那從明天開始隻看4個小時吧。用這些時間做些你想幹的任何事情,比如讀書、娛樂、沉思、做做操或者寫寫日記,一定會使你的生活有所改觀。
每天花一小時來幹我們想幹的任何事情,這有助於挖掘出我們身體的潛能,這種能力若不去挖掘,它很容易消失。抓住這點時間,就能使我們的心靈變得更美,生活更有情趣,生命更有意義。
如果你想使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女性,除了讓自己擁有美好的容貌和氣質,還要積極、努力地學習掌握各行各業的知識,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
大凡喜歡看書的女人都有這樣三個特點:一是特別感性,二是非常細致,三是格外善解人意。
看書的好處在於感同身受的經曆,對於女人而言,美麗不僅需要保養,更需要經曆。然而現代社會生活的節奏,不可能給你太多經曆的機會,除非你自尋煩惱。因此,看書,尤其是看那些傾情演繹人世滄桑的文學名著,無疑就是最好的經曆。名著中那些豐富而奇妙的人情世故能讓你感情豐富,內涵豐厚。
做一個有品位有內涵的女人,每天多讀書,補充精神營養,滋潤幹渴的心靈!聽音樂豐富情趣,讓疲憊的心靈得到放鬆與慰藉!
暢遊網絡,接受一些新信息、新知識,給自己鼓鼓勁,打打氣!稍微保養一下自己,照照鏡子,看看對自己有沒有信心。不能每天無所事事,人沒有遠大的理想就要有近期的目標,沒有近期的目標,就要有近期的打算,沒有近期的打算就要確定今天要做什麼,過好每一天,過好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欣賞音樂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放鬆,欣賞別人的文章,讀別人的故事,汲取自己所需要的養分,自我充實,自我豐富,自我陶冶,擁有自我,擁有豐富的內心,豐厚的心靈,時刻清掃自己的天空,才會擁有屬於自己的豔陽天。
13.傾聽使你收獲
傾聽,是對他人的一種恭敬、一種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誠,是對友人最寶貴的饋贈。
我們總是認為人際場上能說會道的人才是善交際的人,其實,善於傾聽的人才是真正會交際的人。會說的,有鋒芒畢露的時候,也常有言過其實之嫌,話說多了,稱誇誇其談,油嘴滑舌,說過分了還導致言多必有失,禍從口出。
靜心傾聽就遠沒有這些弊病,倒有兼聽則明的好處。注意聽,給人的印象是謙虛好學,是專心穩重,誠實可靠。認真聽,能減少不成熟的評論,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善於傾聽的人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蒲鬆齡因為虛心聽取路人的述說,記下了許多聊齋故事;唐太宗因為兼聽而成明主;齊桓公因為細聽而善任管仲,劉玄德因為恭聽而鼎足天下。
有不少研究表明,也有大量事實證明,人際關係失敗的原因,很多時候不在於你說錯了什麼,或是應該說什麼,而是因為你聽得太少,或者不注意聽所致。
比如,別人的話還沒有說完,你就搶口強說,講出些不得要領不著邊際的話,別人的話還沒有聽清,你就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對方興致勃勃地與你說話,你卻心蕩魂遊目光斜視,手上還在不斷撥弄這個那個,有誰願意與這樣的人在一起交談?有誰喜歡和這樣的人做朋友?一位心理學家曾說:“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傾聽別人的談話,我認為這是維係人際關係、保持友誼的最有效的方法。”
可見,說是一門藝術,而聽更是藝術中的藝術。
傾聽,是心的接受,是熱情的傳遞,誠摯的情感在祥和中奉獻。
傾聽,是智者的寧靜,猶如秋日蔥蘢,深邃的思想於無聲中收成。
我們不必抱怨自己不善言辭,隻要我們認真傾聽,我們就會贏得友誼,贏得尊重。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
一位同學去找班主任彙報自己的“工作計劃”,那位平時極善言辭的老師顯得有點矜持,一直沒說什麼,但是這位同學不得不承認,老師一直是在用“聽”同他“交談”。老師微笑著,不時輕輕點頭,“嗯,講下去”,或讓他重複某些內容。在整個交談中,老師的目光時時與學生接觸,那視線的短暫交織似乎在說:你沒想到的每個細節我都留意到了,我體察到你的深意。在老師無言的尊重、肯定和讚賞的鼓勵下,這位同學很順暢地和盤托出了他的方案,而且臨時又提出了許多新的、有創意的構想。
如果把交談比作是“二重奏”的話,這位善聽的老師是用“心音”在為這位同學伴奏。他沒說什麼話,但他“聽”表達的含義比“說”更豐富、更文明、更高雅、更具魅力!那麼,怎樣“聽”才是“會聽”、“善聽”呢?
成功的傾聽必須做到以下幾條:
要有正確的“聽”的態度 專心地聽對方談話,態度謙虛,始終用目光注視對方。不要做無關動作:看表、修指甲、打哈欠……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講話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否則,他講話還有什麼興趣,還有什麼用呢?
要善於通過體態語言、語言或其他方式給予必要的反饋,做一個積極的“聽話者” 例如:讚成對方說的話時,可以輕輕地點一下頭;對他所說的話感興趣時,展露一下你的笑容;用“嗯”、“噢”等表示自己確實在聽並鼓勵對方說下去,等等。
提出問題 憑著你所提出的問題,讓對方知道,你是仔細地在聽他說話。而且通過提問,可使談話更深入地進行下去。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使什麼呢?”“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不要中途打斷對方,讓他把話說完 講話者最討厭的就是別人打斷他的講話。因為這樣,在打斷他的思路的同時,又讓他體會到你不尊重他。事實上,我們常常聽到講話者這樣的不平:“你讓我把話說完,好不好?”
適時引入新話題 人們喜歡讓別人從頭到尾安靜地聽他說話,而且更喜歡被引出新的話題,以便能借機展示自己的價值。你可以試著在別人說話時,適時地加一句:“你能不能再談談對某個問題的意見呢?”
忠於對方所講的話 無論你多麼想把話題轉到別的事情上去,達到你和他對話的預期目的,但你還是要等待對方講完以後,再岔開他的話題。
要巧妙地表達你的意見 不要表示出或堅持明顯與對方不合的意見,因為對方希望的是聽的人“聽”他說話,或希望聽的人能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而不是給他提意見。你可以配合對方的證據,提出你自己的意見,比如對方說完話時,你可以重複他說話的某個部分,或某個觀點,這不僅證明你在注意他所講的話,而且可以以下列的答語陳述你的意見。如:“正如你指出的意見一樣,我認為”、“我完全讚成你的看法”。
要聽出言外之意 一個聰明的傾聽者,不能僅僅滿足了表層的聽知理解,而要從說話者的言語中聽出話中之話,從其語氣語勢、身體的動作中演繹出隱含的信息,把握說話者的真實意圖。隻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交流、溝通。
認真按照這些要求去做,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傾聽者。
14.打造迷人個性
所謂迷人的個性,說白了,就是能吸引人的個性。
俗話說:“人如其麵,各有不同。”生活中,每一位女性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特點,比如有的人性情溫柔,有的人脾氣火爆,有的人常常談笑風生,有的人往往沉默寡言。這些特征在一個人身上的表現是比較穩定的或經常出現的,這樣我們才能把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區分開來。
那麼你就會問了,既然這樣,那還怎麼能加以塑造呢?
其實,人的個性還是有一定可塑性的,它可以隨著現實環境的多樣和改變而或多或少地發生變化,這其中自我調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就可以打造自己迷人的個性。
任何人都有個性,但你的個性是否令人喜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你總不能強迫別人非要喜歡你吧?
那麼,怎麼才叫有迷人的個性呢?
首先,你要對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出濃厚的關心和興趣。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個特別的個體,每個人都希望受人重視,我們要注意這一點,承認每個人的獨特的價值。如果你對他人表示了足夠的關心,那人們必定會對你有所回報的,他們會說你“這個人真好,特熱情,特能關心體貼人”,並到處向人誇獎你的好處。這麼一來,你豈不是可以成為一個人人喜愛的人了嗎?
其次,健康、充滿活力和具有豐富的想像力也會使你顯得迷人可愛。大家都喜歡富有朝氣、活力四射的人,而沒有人會喜歡無精打采、暮氣沉沉的人。輕鬆活潑的你可以給周圍的人帶來一股清新之氣,周圍的人和氣氛也會因你的感染而發生改變,相信人人都會因此喜歡你的。
再次,要有容人的氣量,這是你塑造自己迷人個性的重要一條。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被人接納,希望能夠輕輕鬆鬆地與人相處,希望和能夠接受自己的人在一起。那些專門吹毛求疵找人家的毛病的人,一定不會受人歡迎的。所以,你千萬不要試圖叫別人的行動合乎自己的準則,而要給對方以充分的自由空間,要讓你身旁的人感到輕鬆自在。尤其是在夫妻之間,做妻子的一定要能容納丈夫的一切,包括優點和缺點,要愛他、信任他,這樣他才會充滿自信地接受外界的任何挑戰。一個能容納自己丈夫的人,必定會得到丈夫的加倍憐愛。相反,如果丈夫回家後,妻子隻會嘮叨,抱怨不停,他的自信心、自尊心會大受打擊而變得低落,甚至對妻子失去耐心,因相互挑毛病而感情低落,這樣的結局就不太美妙了。難怪有位大企業家透露他的用人秘訣:在想提升某人之前,先去調查他的妻子,這裏並不是調查她長得漂亮不漂亮、會不會做飯,而是調查她是否能讓她的先生充滿自信。
最後,要經常看到別人的優點,誇獎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能很自覺地意識到的長處,這樣可以使被誇獎的人感到非常高興,他又怎麼會不覺得你是那麼善解人意和富有吸引力呢?也就是說,我們不能隻停留在接受忍耐他人的缺點上,還要更進一步找出他人的長處。每個人都一定會擁有不大為人所知的優點,隻要你有心,這麼做並不難。
15.打扮為自己添色
職場女人的著裝儀表必須符合本人的個性、體態特征、職位、企業文化、辦公環境、誌趣等。不能模仿辦公室裏的男士的服飾打扮,要散發出女人味道,充分發揮女性特有的柔韌,是最為明智的。
女性的打扮藝術,不是簡單的塗脂抹粉,而是對自身形象的整體構思和調諧,是一種自信和雅致,是一種人格的外化。
學會打扮自然要求女性衣著講究,而所謂的講究並不意味著一定穿名牌、品牌,而是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穿出自己的風格,展示自己的個性。
每個人都是通過外在形象來展示自己的特點的,如果你穿著保守,服飾古板傳統,沒有一點新意,別人怎麼可能很快知道你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呢?如果你言談吞吐、眼神飄忽不定,別人就會更多地把你當作一個缺乏自信的人,你穿著打扮的信息會讓別人更多地了解你,也會令你在任何場合都更加神采奕奕,信心非凡。
女性的穿著打扮應該靈活有彈性,要學會怎樣搭配衣服、鞋子、發型、首飾、化妝,使之完美和諧。下麵提供幾條穿衣原則:
職業套裝 職業套裝更顯權威,要選擇一些質地好的套裝,要以套裝為底色來選擇襯衣、 毛線衣、鞋子、襪子、圍巾、腰帶和首飾。
每個人的膚色、發色、格調不同,所以適合她的顏色也不同,要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套裝,再根據套裝色為底色配選其他小裝飾品。
鞋子 不要把旅遊鞋穿進辦公室,中跟或低跟皮鞋為佳。鞋的顏色必須和服裝的顏色相配,總之有一個原則:鞋子的顏色必須深於衣服色。如果比服裝顏色淺,那麼必須和其他裝飾品的顏色相配。
適當化妝 裝容宜淺淡自然,忌濃妝豔抺,特別是口紅不要太紅。女性適當化妝是對自己的尊重,同時也是對他人的尊重。總之有一個原則:每天的打扮必須迎合你當天要會見的人,符合他們的身份和專業度,盡量做到高雅大方,不讓自己寒酸掉價。
發型簡潔明快 在辦公室不要梳太流行的發式,要符合自己的工作環境。無論頭發長或短、曲或直,一定要梳理整齊。
指甲修剪整齊 最好是短或中長,指甲油應為淡顏色。不要在公共場合修剪指甲。
首飾佩戴不宜多 耳朵宜戴耳釘,戒指不要過多,項鏈不要太粗、太長,要展現一種典雅的形象。
裙子與鞋子、襪子的搭配 要穿與裙子相配的鞋子,與鞋子相配的襪子,全身整體顏色不宜超過三種。鞋子要幹淨,襪子不要有破洞。平日包中要備有絲襪。
在辦公室不宜穿著休閑裝16.把握好自尊
自尊是一種精神需要,也是人格的內核。維護自尊是人的本能和天性,當然這裏也要有一個度,一個彈性的區間。為人處事若毫無自尊,臉皮太厚,不行;反過來,自尊過盛,臉皮太薄,也不好。正確的原則是:從實際需要出發,讓自尊心保持一定的彈性。
談到自尊,從思想上認清自尊的需要和交際的需要,辨清兩者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過於自尊的人,總是把自尊看得很重,這時請你把看問題的立足點變一下,不要光想著自己的麵子,還要看到比這更重要的東西,比如事業、工作、友誼等。還要提醒你一點,要堅持把實現交際目標的宗旨看得高於自尊,讓自尊服從交際的需要。這樣你對自尊才會有自控力,即使受到刺激,也不至於臉紅心跳,甚至可以不急不惱,哈哈一笑,照樣與對手周旋,表現出辦不成事決不罷休的姿態,成為交際的贏家。
在交際過程中,審時度勢,準確地把握自尊的彈性,才會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想一想,我們是否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交際場上受到冷遇時 你的自尊心會麵臨著挑戰,這時的你千萬別發作,不妨多想一想你的使命、職責,為了完成任務,迅速加大自尊的承受力度。
當你的成績被否定時 滿心希望他人肯定你花了很大的心血做的那件自認為很不錯的事情,偏偏得到的是全盤否定。這時的你肯定會受到強烈的刺激,但為了挽回麵子,進行辯解、反駁,甚至是爭吵。這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樣維護自尊、麵子,隻會使事情更糟,倒不如接受這個事實,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當你受到批評時 特別是當眾挨批評更是難為情,自尊心一定受不了。此時的你要對批評能夠正確理解,應采取虛心的態度,這不但不會丟麵子,反而會改變他人的看法,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有時,批評的內容不實,有些偏頗,而批評者又處在特別的地位。這時如果你受自尊心的驅使,當場反擊,效果肯定不好。理智一些,不要當場反駁,事後再進行說明,這種處理較為有利。
維護自尊時 臉皮不妨厚一點,這並不是不要尊嚴,而是要把握適當的度,保持最佳彈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