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的工作習慣是成功的基礎
職業化的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工作習慣,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習慣。
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非常重要。“平時不努力,臨時抱佛腳”、“檢查一到,灑水掃廟”,在公司裏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一位員工工作技能很高,但卻因為一些不良習慣,常常無法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或與他人無法和睦相處,從而導致了考評結果不高,最終影響了在公司中的提升。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通俗地講就是企業的做事習慣,不注意這些習慣,就會與其他人格格不入。比如公司員工經常加班加點工作,而你卻非要按時來、按時走,一分鍾都不願在公司多呆,這種與眾不同的工作習慣勢必會影響你在其他員工心目中的印象。養成職業化的行為習慣,會使你的一舉一動都能體現出個人的職業風采。而從企業角度看,當然希望錄用的人具有良好的工作習慣,否則進門之後光是改掉陋習這一項就會浪費企業太多精力和時間,這就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人事經理在招聘員工時,都會很在意地將“工作習慣”作為一條重要的選才依據。對管理者而言,管理在於細節,管理也在於要有良好的職業習慣。因為企業固化的製度越多,這個企業越容易管理;形成共識的企業文化或者良好習慣越多,這個企業就越好管理。因此隻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成功的關鍵。
習慣是對自己綜合素質的表現,它是個體區別於他人的特點。
一些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工作習慣及行為往往反映一個人深層次的素質。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可能影響你的前途。
職業化的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工作習慣,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習慣。養成職業化的工作習慣,使你的一舉一動都能體現個人的職業風采。
一個想成功的人必須明白個人工作習慣的力量如何強大。審視你自己、培養好的工作習慣,摒棄壞的工作習慣。充分發揮習慣的巨大威力,讓好的工作習慣打開你的成功之門。養成職場好習慣要從點滴做起,養成好習慣任何時間都不會晚,早點修正自己的習慣就能早點享受到好習慣帶來的收益。
2.每天定時完成日常工作
定時完成日常工作,對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你每天都需要做一些日常工作,以和別人保持必要的接觸,或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這些工作包括查看電子郵件,和同事或上級的交流,打掃衛生等等;這些常規的工作雜亂而瑣碎,如果你不小心對待,它們可能隨時都會跳出來騷擾你,使你無法專心致誌地完成別的任務,或者會由於你的疏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處理這些日常工作的最佳方法是定時完成:在每天預定好的時刻集中處理這些事情,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兩次,並且一般都安排在上午或下午工作開始的時候,而在其他時候,根本不要去理會它。這樣可以集中精力做主要的工作,這時工作的效率才可以提高。
除非有什麼特殊原因(例如你在等待某個人發來的緊急郵件),否則,強迫自己在預定時刻之外不要查看郵箱,不要登錄QQ,不要去找領導彙報工作,這樣,處理這些事務的效率才會提高,並且不會給你的其他主要工作帶來困擾。
3.每天都從計劃開始工作
計劃並不是對個人的一種束縛與管製,計劃多是為了能給自己帶來好處這個目的而製定的。在製定計劃的過程中,其實就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所以,對於計劃一要定堅持,並堅信會實現它。
寫下任務清單,知道哪些工作是今天必須完成的,哪些工作是今後幾天內要完成的,哪些是長遠的目標。這樣你就會精確地找到需要優先處理的問題,從而避免被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分散精力。這樣,即使你決定在某個合適的時候停止工作,工作進度也在你的掌握之中,不會受到影響。
我的助手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這也是我一直沒有替換他的主要原因。他有一本形影不離的工作日記,每天早晨,他都會把前一天寫好的工作計劃再翻看一遍,而在一天的工作結束後,他要對這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同時把下一天的計劃再做出來。
這是一個多麼好的習慣。在很多人的心裏都有這樣一個誤區,以為工作計劃隻是管理者們應該做的事,自己所做的一些不起眼而又瑣碎的事根本不值得去做一份計劃。我就曾聽一家食品配送公司的司機說過一句風趣的話:“老板每天上車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秘書告訴他這一天的計劃,而我隻需按照老板說的去做就行了!”
不要以為自己的工作不重要就不去做計劃,計劃能讓我們的工作感覺到明顯的進步,雖然有時進步是微乎其微的,有時可能幾天的計劃都是一模一樣的,但是許多優秀員工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認真地做一份計劃不但不會約束我們,還可以讓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
同許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一樣,執行計劃並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你實現了製定的計劃,就一定會成為所在工作領域中的佼佼者。
許多人可能會有一些計劃,每天什麼時間學習,什麼時間處理昨天遺留的問題,以及明天有哪些工作必須要做,但是許多人卻並沒有按照計劃去做,計劃變成了一紙空文。
執行計劃是對意誌品質與毅力的一次考驗與挑戰,許多人的計劃,並沒有得到堅決的貫徹與執行,多是由於他們缺乏勇氣與毅力,或是對自己過於放任自流,從表麵上看,這並不會對你造成多大的損失,但是在不斷的工作中,那些忠於計劃、不斷改進的人的進步會越來越明顯,他們的行為也必將會吸引企業管理者的關注,甚至會成為集體中的榜樣。而那些無視計劃的人,整日仍然處於無序的工作狀態之中,絲毫不見提高。
在你製定計劃的時候,也許並不受關注,可能還會引來一些人的嘲笑,認為這是幼稚的辦法,也就是說,能夠給你鼓勵與幫助的人並不多。因此,鍥而不舍並始終不渝地執行計劃,是需要培養的品質。如果你對自己製定的計劃有足夠的信心與勇氣,那麼堅持下去,絕不放棄,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隻要能堅持下去,克服所有的不利因素,那麼一定會取得預期的理想效果,甚至會超出你的想像,受益無窮。想想龜兔賽跑中的兔子吧,最後的贏家並不是善跑的兔子,而是絕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烏龜。
4.今日事,今日畢
“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這首詩大概婦孺皆知,但是真正懂得個中深意並能夠身體力行的人並不多。畢竟人性本身是散漫的,其表現就是對目標的堅持、時間的控製等做得不到位,事情不能按時完成,很多人都在有意或無意地將本該當天完成的事拖到第二天。可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會有很多的小事、雜事,但是這不能衝淡我們的主體工作。用巧妙的借口和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原諒自己的拖遝與不求上進,隻能使自己在這種壞習慣中愈陷愈深。因此,對於職場人士來說,養成“當日事、當日畢”的習慣是一種必須,亦是一種必然。
今天的工作今天必須完成,因為明天還會有新的工作。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隻會讓自己更被動,感覺頭緒更亂、任務更重。隻要我們在工作中努力去做到“當日事、當日畢”,每天都堅持完成當日的工作,我們就會發現不僅會按時完成任務,而且心理上會感覺很輕鬆。
我們常讓一天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走,而時間的浪費是很難察覺的,有時候一天下來,你所完成的工作往往還不及預期中的一半。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隨時提醒自己別浪費時間,那就是利用一張“大事表”,在每天早上和晚上及時提醒你有哪些計劃在進行,又有哪些學習任務未完成,讓你一目了然,心中有個底。這個方法可能很多人會嗤之以鼻——都是別人玩剩下的東西還拿出來獻醜。
但不知你發現沒有,這其實是提高效率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很多人可能這麼做過,但堅持了幾天就懶得每天堅持,也就不了了之。
這不是法子不對,是人不對。
大約在20世紀初,有一位很著名的效率專家,名叫艾威·李。
一天,他走近當時任伯斯雷姆鋼廠總裁的查理·斯瓦布說:“我能使每個人的工作效率都得到提高——並增加銷售額,你的每個高層官員隻要給我15分鍾時間就可以了。”
“那麼我要付多少錢呢?”這位機敏的實業家問道。
“不起作用分文不收,”李回答,“如果這種方法對你有價值的話,三個月之後你寄給我一張支票。”
“就這樣定了。”斯瓦布握著李的手說。
第二天,李去見斯瓦布的高層官員,每個人隻用了15分鍾時間,他說:“我讓你答應我,在未來的90天,每天工作結束後,你離開辦公室之前,要列出第二天你必須做的六項最重要的事情,並按其重要程度編上序號。”
“就這些?”
“就這些。每完成一項就用筆鉤掉,然後繼續進行下一項,如果某一項沒完成,將它列在下一天的表中。”
每一位伯斯雷姆的官員都同意按照李的指導去做。三個月過後,斯瓦布經過調查研究,他對此做法十分滿意,於是寄給李一張3.5萬美元的支票。在每個美國工人一天工作10小時平均才能掙2美元的那個時代,這是一筆巨款。斯瓦布那個時代最精明的商人之一,這點我們從他肯為這個建議支付那麼一大筆錢就可以明白。
不管你的學習計劃多麼完美,請務必保證你每天都能完成當天計劃表上列出的該做的事情。今日事今日畢是完成了短期目標,它可以增加對完成長遠目標的信心,也是完成長遠目標的一個必要的步驟或者物質基礎。
生活中我們常常仰慕成功者,也渴望自己能成為成功者,但又覺得似乎遙不可及,其實成功離我們並不遙遠,隻是需要我們從一言一行開始做起。想要早日登上成功殿堂,一定要根除拖延的壞習慣,一定不要將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再做。做好每一天,努力每一天!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認認真真地完成每天的工作,真正地做到“當日事、當日畢”,你會發現成功其實也並不那麼難。
5.每天自我反省一次
反省其實是一種學習能力。創業既然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創業者就難免在此過程中不斷地犯錯誤。反省,正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前提。對創業者來說,反省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人隻有不停地通過自我反省,方能不迷失方向,方能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人貴有自知之明,要經常反省自己在做人、行事、學習、人際上有哪些問題,哪些做錯了,哪些做對了。錯則改之,對則勉之。要經常解剖自己,發現自身的缺點和過失立刻改正。人如同一塊天然礦石,需要不斷地用刀去雕琢,鏟去不必要的部分。雖然這個過程有些痛苦,但隻有經過細心雕琢後的礦石才能更光彩照人、身價百倍。其實,自我反省就是自我提升。
著名的經濟學家凱因斯,同時也是華爾街投資公司的高級顧問。他的一生非常成功,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百萬富翁了。當記者問其成功之道時,凱因斯說:“我有一個習慣,喜歡為自己製訂計劃。計劃包括每一年的計劃,也包括每個月的計劃,甚至還落實到每一天。可以這樣說,我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這些計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記者問:“計劃?怎麼利用這些計劃呢?”凱因斯說:“隻有計劃還是不行的,還要嚴格地執行計劃,這就涉及到自我反省。我每天都要反省,看一看今天有什麼收獲,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凡是沒有做好的地方,必須想辦法彌補回來。同時,再想一想今天的成績,用它們來鼓勵自己繼續努力。同樣的方法,每一個月,每一年都要做這樣的反省。”
反省,是一種最優秀的品質之一,隻有經常反省的人才能進步。每天進行心靈盤點,時刻進行自我檢查與審視,及時知道自己近期的得與失,思考今後改進的策略,才能取得更出色的業績,事業才能得到更長遠的發展。日本“保險行銷之神”原一平每天晚上8點進行反省,並將之列入每天的計劃,把反省當成每天的工作,最終摘取了日本保險史上“銷售之王”的桂冠。
唯有反省才能進步,一個人不管失去多少,隻要還能夠自我反省,就沒有完全失敗。不僅要在逆境中反省,還要在順境時反省,隻有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將危機消除於無形。
時下,許多企業、團隊都很注重養成自我反省的習慣,這樣既提高了企業員工的美德修養,起到了修身養性的目的,也能讓員工認識到工作中的缺點和長處,從而發揚長處,改正缺點,以達到增強行業的凝聚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同樣,作為一名員工,也要嚴於律己,在日常工作中,要時刻進行自我反省,通過反省,才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人生,這樣業績才能提高,事業才能得以長遠的發展。
6.凡事第一反應: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
善於尋找方法去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是一個人決勝職場的根本,更是一個企業保持旺盛競爭力的保障。
企業永遠對那些主動尋找方法挑戰困難的員工格外垂青,這樣的人才是企業的“福音”。
職場之中,很多人雖然頗有才學,具備種種獲得老板賞識的能力,但是卻有個致命的弱點:缺乏挑戰的勇氣,沒有創意,隻做固定的工作,不斷模仿他人,不求自我創新、自我突破,並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隻願做職場中謹小慎微的“安全專家”。對不時出現的那些異常困難的工作,不敢主動發起“進攻”。高難度的工作或許蘊藏著失敗的可能,但是敢於挑戰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公司領導決不會盲目批評和責備,而會清楚地看到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