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暫時逃離職場,外出旅遊,或是在家休養生息,都是緩解亞健康狀態的有效途徑。這樣一來,可以讓自己逐漸恢複到自然狀態,忘記工作中的種種煩惱,就不容易陷入亞健康的泥潭。同時還要恢複規律的生活方式,正常的三餐、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就能遠離亞健康,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預防亞健康要注意以下幾點:
均衡營養 生命首先在於營養,沒有營養就沒有健康。維生素A能促進糖蛋白合成,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維生素A攝入不足,呼吸道上皮細胞缺乏抵抗力,常常容易得病。維生素C缺乏時,白細胞內維生素C含量減少,白細胞的戰鬥力隨之削弱。除此之外,微量元素硒、維生素B1、B2等多種元素都與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關。因而除了努力使一日三餐營養均衡適量外,直接補充金施爾康等各種維生素片已成為白領的流行做法。
經常鍛煉 經常鍛煉可以使血液中的白細胞、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加可提高體內供氧水平與代謝能力;白細胞具有吞噬細菌的作用。所以經常鍛煉可以增加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戒煙限酒 醫學證明,吸煙時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應減少,營養素和氧氣供給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就隨之下降。少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會削減人體免疫功能,必須嚴格限製。
心理健康 持續的心理緊張和心理衝突會造成精神疲勞和免疫功能下降,保持心理健康對人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適度勞逸是健康之母”。人體生物鍾正常運轉是健康的保證,而生物鍾“錯點”便是亞健康的開始。
7.胃腸職業病
上班族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下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胃腸,否則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和消化性潰瘍這三種“白領胃腸職業病”就會悄悄找上你,甚至會伴隨你一生。
有專家介紹說,白領最容易得的胃腸道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和消化性潰瘍,這三種病都和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態有密切聯係。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效率提高,尤其是工作的緊張程度更是大幅度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腸易激綜合征的患者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並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腸易激綜合征,白領患者非常多。有人認為這可能與他們在工作餐時間常討論工作的習慣有關。但事實上很多人都喜歡在吃飯時聊天,卻沒有因此而患上胃病,這說明隻要是在情緒放鬆的情況下,吃飯時談話對胃沒有太大的損害。但是,情緒對胃腸的影響就十分明顯了。像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腸易激綜合征,就和焦慮、抑鬱等異常的心理因素有直接關係,消化性潰瘍也有顯著的情緒障礙表現。現代研究證明,情緒越急躁的人越容易患這種疾病。
臨床實踐證明,社會環境和人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內髒。根據巴甫洛夫教授的條件反射理論,人的大腦皮層是人類思想和行為的最高調節機構,負責調節人的中樞神經,對軀體疾病特別是內髒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人體的內外感受器官在強烈情緒的刺激下會使大腦皮層過度興奮,讓人感到疲勞、衰竭,於是大腦皮層發出了抑製信號,這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的功能性紊亂,胃及十二指腸壁的平滑肌和血管就會痙攣、收縮,使胃腸組織供血不足,營養供應發生障礙,這時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的抵抗力減弱,不適的感覺就會出現。而這種疼痛反過來又會反射回大腦皮層,加重大腦皮層的功能性障礙,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性情急躁、容易焦慮的人在工作緊張的情況下很容易得上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和消化性潰瘍。
工作繁忙的白領們如果自己不注意調養腸胃,天天重複不良的生活習慣來傷害自己,醫生就是有妙手回春的本事也治不好這些“胃腸職業病”。
(1)高脂肪的食物會抑製胃排空,增加胃食管反流,所以每天油脂的攝入量最好控製在適度的範圍內,吃太多會不容易消化,直接給腸胃造成損傷。
(2)胃口不好的人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絕不能饑一頓、飽一頓的。同時少吃產氣的食品,比如:奶製品、大豆、豆角、卷心菜、洋蔥等等。
(3)葡萄汁、蘋果汁和梨汁有可能引起腹瀉。
(4)高纖維質的食物,如魔芋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是良好的腸胃動力提供者。
8.職場抑鬱
經常性的抑鬱會使人工作倦怠,也必然會影響工作效率;抑鬱會造成人際關係緊張,造成企業團隊整合不良;抑鬱會降低患者自身免疫力,現在的“亞健康”人群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與抑鬱有關。
當前社會生活節奏快,很多人不適應;職場競爭激烈,工作任務重,由此帶來工作緊張;老板苛刻,難以溝通;發展空間小,沒有前途等許多因素困擾著上班族。另外,職場上的複雜人際關係讓上班族身心俱疲。諸多原因造成了職場上一些人產生抑鬱。
怎樣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在職場上有一個好的工作姿態遠離抑鬱症呢?
要有正確的認知評價 雖然高薪厚職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得到的,得不到的何不讓自己過得簡單自在些,不要死死抱著“高薪快樂”的想法不放。
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不高興了,就要轉移注意力,散步、運動,或者把心裏的苦悶跟家人朋友說出來。良好的工作情緒是好業績的催化劑,有了好情緒,工作效率也就會高。
要善於解壓 不要讓工作占據自己所有的時間,要學會享受生活。生活環境比較枯燥,可以適當出去旅遊,邀請朋友聚會,或者幫助別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一種成就感、滿足感和心理愉悅感。
了解自己的優缺點 修正不合時宜的自我特質,EQ是可以通過重視和訓練而加強的。
設定合理的工作及人生目標 正確認識自己的現狀,了解追求什麼,向往什麼,不要盲目攀比。
以開闊、彈性的角度來看待人生中的挑戰 危機也許會變成轉機。
盡量多參加一些活動 嚐試著做一些輕微的體育鍛煉,看看電影、電視或聽聽音樂等。
9.忽略細節導致心髒病
很多上班族以為多運動、少吃油膩食品、戒煙戒酒就可躲過心髒病的魔爪。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完全有效,因為還有些日常忽視的生活細節也有可能傷害你的心髒。
運動不得當 霧天在戶外運動是對心髒不利的。在空氣汙染嚴重的霧天裏進行戶外鍛煉,會阻斷血液中氧的供應,從而使血液更容易凝結。另外,做運動並不是一定要時間長,任何經常性的身體活動都可以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便每次隻運動5到10分鍾。
胸前口袋放手機 有些男士習慣把手機裝在上衣左邊的口袋裏,緊貼著心髒。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手機輻射對心髒有多大的影響,但手機最好不要裝在上衣左邊的口袋裏,手機開啟的瞬間,也最好遠離身體。
事業至上,忽視減壓 佛羅裏達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精神壓力最大的冠心病患者比精神壓力最小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每天沉思20分鍾會減少你25%以上的焦慮和抑鬱。
尚未起床就盤算著當日的工作計劃。血壓在早上會激增。不過聽音樂可以幫助控製血壓,從而使早上心髒病發作的可能性降低。
壓抑憤怒 壓抑憤怒會加大對心髒的壓力,如果發泄出來,會使心髒感到更舒適,降低心律不齊、心絞痛的幾率。
終日愁眉苦臉也對心髒不好。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跟蹤觀察150位健康的人士長達十年,最後發現,在這次試驗一開始態度就非常樂觀的人得心髒病的可能性比那些態度比較悲觀的人要小一半。
而在工作中結交朋友最少的人,其心率也最高,血壓指數也最不健康,即使是在非常平靜的時期也是如此。
狂熱一時的節食計劃 執行狂熱一時的節食計劃,使體重波動大的人與體重緩慢下降而很好地保持下去的人相比,心髒要弱得多,血流要差得多。
另外,三餐進食不可過飽。胃壁擴張,會使肺內壓力升高,導致心髒代謝增加,容易誘發致死性的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