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女人情緒心理學(3 / 3)

多回頭想想 不要一味地想對方怎麼讓你惱怒,多“回頭”

想想:他並不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他並沒有怎麼損害我,也許他並不是有意的。

找個“出氣筒” 要是能夠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把怒氣發泄出來,也是很好的辦法。比如,有的女孩子喜歡生氣的時候逛街、吃零食,以此忘記惱怒的事;你可以找個空曠的地方,大聲喊出你要說的話;你可以把一腔怨恨寫在紙上,或者亂寫亂畫……總之,辦法多的是,多掌握一些控製和發泄憤怒的手段有利於你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利於你和周圍的人更加融洽地相處。

9.與上司的意見有分歧,你會情緒化嗎

身處市場第一線的你對市場脈搏把握得十分清楚;而上司身陷文件堆、辦公室,對市場的種種現狀已十分生疏。為了一項業務的決策,你與上司發生分歧,上司以一貫的經驗堅持己見。你該如何在不與上司鬧僵關係的前提下,堅持自己的業務決策?

承認老板的智慧。古語有雲“在其位謀其政”。那麼,不在其位自然也就不一定要“謀其政”了。決策者既然不是你,你就應該尊重別人的決策。推銷自己有個過程,別人為什麼不接受我們的意見,可能是我們自己之前的一些做法沒能取得別人的信心和信任。何況,你自己不在其位,有一些信息未必是你看得到的。我們不能太自以為是,而是要承認老板的智慧,否則你不必在他的下麵工作。

再從現實的角度來談,你的飯碗都在老板的手裏,公司的股份有你多少呢?成敗勝負,做老板的自有擔當。在老板聽不進去的時候,你大可以進退兩便,而不必杞人憂天。一個企業有可能走向成功,也有可能走向失敗。或許有的時候,真的就是讓你“無力回天”。老板的人格境界決定了企業發展的大小和極限,除非你能推銷自己讓他接受你的建議。

如果上司真的是無可救藥,你可以考慮越級建議把你換上去,“舉賢不避親”,當然也不必避自己了。或者你可以另外選擇老板。推銷自己有個過程。你把自己對市場的看法講清楚了嗎?你進行過係統分析嗎?你是否用書麵形式去報告了?你有調查數據作支持嗎?你的表達足夠清楚明白嗎?他能聽懂或看懂你那些深奧的東西嗎?你不能簡單地感到“懷才不遇”。你能否讓人接受你,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尊重老板的想法,認真檢討自己的思路,完善自己的想法。

多一分踏實、多一份調查,讓你每次的建議都是三思而後行的結果,並在平時就保證你的建議有較高的“成功率”。

一定要用書麵形式,在建議裏麵要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且又要非常的簡明扼要;不要花樣文章,要能經得起推敲。

不能用口頭形式,口頭表達一定不充分,而且不能保證當時人家在專心聽你說。選擇恰當的時候當麵彙報,甚至用幻燈片的形式。

10.別把委屈和疑慮帶到明天

別去抱怨別人。包容的心態和鮮明的個性更能贏得尊重。

為什麼所有的人都與你過不去呢?為什麼壞事兒總能讓你碰上呢?我們不能改變別人,也不能一下子就改變自己的處事方式。可以學習一下如何在心理上進行自我保護。俄羅斯心理學家建議,要想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妨試試以下原則:

每天早上都要抱著這個信念起床:一切都會很好!走出家門時不要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或者像要被押赴刑場似的。要充滿自信地準備好應付即將發生的事,相信自己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任何事。

養成習慣先處理最不愉快的工作,擺平它後,稱讚一下自己,這樣一天你都會過得很輕鬆。

讓自己精力集中,聚精會神地應付手頭上的事很有益處。

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表現得很有禮貌,舉止得體。

不要總是一個勁兒地責怪自己。如果你確實做錯了,那就承認錯誤,努力挽回錯誤帶來的損失。不說什麼“我今後再也不了”和其他抱怨的話。一味地自我鞭撻和貶低自己,是憂鬱症和精神病的溫床。

認真地對待自己周圍的人,了解他們在什麼情況下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從而知道自己什麼事不該說、什麼事不該做。

努力用樂觀的態度對待任何事,哪怕是最棘手的事。雖然這不會使事情辦起來變得更容易,但是你一旦對它的態度改變了,就一定會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行動能快速地解決一切猶豫不決,思來想去對你沒有任何幫助。晚上回到家,一定要用樂觀幽默的眼光分析一下過去的這一天,別把委屈和疑慮帶到明天。

11.“忍”常常給人帶來機遇

如果工作、收入還可以,不要因為人際關係忍耐不下去,換了地方還是如此,不如就在現有單位挺住,對周圍的人和事還熟悉,容易對付過去。到了新的單位,重新了解,很不容易。

近年來,因為競爭激烈,所以,職場人變的心態不穩、心情浮躁,職業盲目、徘徊成了普遍現象。其實要想在職業發展上有所成功,等待升職加薪的機會,耐心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也就是在職場上拚搏需要有很強的忍耐力,很高的挫折商(AQ)。否則,很難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登上更高的平台。如果心態浮躁,沒有忍耐力,則使自己離成功更遠。

找工作需要“忍耐力”找工作,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人崗匹配”。如果你適合崗位,企業就會看中和培養你,給你發揮特長和能力的機會;如果崗位適合你,那你就喜歡幹這個工作,並且千方百計地把它幹好,從中得到成長和發展;如果“人崗匹配”,那就是你與企業發生了“諧振”,這樣你就能在企業紮住根,然後根深葉茂、求得發展。

幹工作需要“忍耐力”工作單調、枯燥、辛苦、勞累是普遍現象,因此很多人忍耐不住就跳槽了,甚至轉行去幹自己完全陌生的工作;結果丟了專業、丟了經驗,成了一個“半吊子”。

就是工作上能幹但是幹不好、幹不精,更談不上是業務大拿,工資還趕不上師弟師妹。雖然有些職業瓶頸、工作不符等職業疾病可以通過跳槽來解決,但也不是全用這一付藥來治療各類職業疾病,還要對症下藥、各取所需。如果你能堅持和忍耐下來,經驗積累越來越厚,成了公司業務上挑大梁的人物,工資也就上去了。

跳槽需要“忍耐力”跳槽,往往就是現在的工作不適合自己了。那麼,跳槽前的職業定位非常重要,不能再次出現盲目、彷徨的現象。如果還是盲目走下去,不知道走到哪個原始森林饒不出來,或者掉在又一個沼澤地裏不能自拔,那麼,賠上的時間成本將不可估量,有可能終生賺的錢都不能與之正負抵消、達成平衡。而且,定位後,即使不能一步到位,也要耐心地等待機會,最後回歸到自己的主幹道上來。

人際關係需要“忍耐力”因為人際關係,往往工作不順暢,甚至跳槽的不在少數。有的人以為惹不起、躲的起。其實不然,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好、中、壞。再說工於心計,這是中國人的老祖宗留下的傳統,你往哪躲?

提升需要“忍耐力”職位的提升需要實力+機遇,更需要自身素質的修煉,當機遇不屬於自己的時候,堅持、忍耐也是兩味良藥。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千變萬化的,俗語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浮躁就是給自己的一切清零,忍耐卻常常給人帶來機遇,使人峰回路轉、枯木逢春。職場需要忍耐力,忍耐力常常使人獲得成功!

12.不要苛求百分百的公平

規則告訴我們,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做事;潛規則卻說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權。

孫小明剛進公司做計劃部主管時,除了工資,就沒享受過另類待遇。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行政主管趙平的手機費竟實報實銷,這讓她很不服氣!想那趙平天天坐在公司裏,從沒聽她用手機聯係工作,憑什麼就能報通訊費?不行,她也要向老板爭取!

於是孫小明借彙報工作之機向老板提出申請。老板聽了很驚訝,說後勤人員不是都沒有通訊費嗎?“可是趙平就有呀!她的費用實報實銷,據說還不低呢!”老板聽了沉吟道:“是嗎?我了解一下再說。”

這一了解就是兩個月,按說上司不回複也就算了,而且孫小明每月才一百多塊錢的話費,爭來爭去也沒啥意思。可是偏偏她就和趙平較上勁兒了,見老板沒動靜,她又生氣又憤恨,終於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卻被人家一語道破天機:“你知道趙平的手機費是怎麼回事?那是老板小秘的電話,隻不過借了一下趙平的名字,免得當半個家的老板娘查問。就你傻,竟然想用這事和老板論高低,不是找死嗎?”

孫小明嚇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責不懂高低深淺!怪不得老板見了自己總皺眉頭!從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機費的事,看趙平的時候也不眼紅了。

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會有好結果,“追求真理”的正義使者也容易討人嫌。有時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為申訴的證據或理由。對此你不必憤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了公司的運作習慣、慢慢熟悉了老板的行事風格,也就能夠見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