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聰明是修煉出來的
一個真正聰明的成功者,隻要稍稍聰明一點兒,就能懂得掌握人生有限的時間和方向,並不需要超高智商。在學校裏聰明,和在事業中睿智是兩回事。沒有效率的聰明是人生最大的奢侈。
保加利亞有個號稱世界上最聰明的女人希米契娃,她的智商高達兩百,據說世上隻有一個男人——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化學家庫利和她的智商一樣高。她在學業上成就廣泛,足以證明她的智商:她在保加利亞和英國取得了五個學士學位,擁有經濟、教育和社會學士的畢業證書,同時也有電子工程師及教師等執照。
不過目前住在保加利亞的她,卻有兩年的時間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薪水也不高,折合台幣頂多是6000元左右。
6000元在薪水水平較低的東歐國家,仍然不能列入中等收入,可見她活得並不好。於是她向媒體感歎,保加利亞老板不喜歡聰明的員工,希望能夠到英國工作。世上智商最高的女人,竟然失業兩年,實在令人感慨!她抱怨:該國老板不喜歡用太聰明的員工。
或許有些女性主義者也會因而感歎:男女命運大不同。可是,她的例子不過是說明了:智商高不一定保證成就高。人生是一張尋寶圖,路上有好多好多岔路,如果你一直走錯路,或不斷地重新開始,那不過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已。
有三個孩子的她,已經年近半百,並不是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若現在才在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又要向老板展示自己的聰明,老板一定很難包容她吧。
擁有五個學士學位,表示她沒有把自己教育成專才,不過是擅長拿取文憑而已,不算是真聰明。通才教育固然重要,但真聰明者要在接受通才訓練後找出自己的專才;否則,所有的教科書都會過時的。聽她抱怨,也可推斷她自恃甚高,在人際關係上一定沒有打點好。現在哪個工作不靠互助合作呢?
2.聰明女人不怕鬥爭
女人不要怕鬥爭。因為,不隻是人,隻要是活著的東西,地盤的鬥爭就無可避免。但大環境裏的鬥爭讓人成長,小空間的鬥爭讓人虛弱。寧可選擇前者,讓自己記取傷痛與挫折,好好成長與成熟。聰明女人不必成為鬥魚。但當鬥爭來時,千萬不要逃跑,就把它當成磨煉自己的機會吧。
很多女人都希望找“單純一點兒”的環境。事實上,環境越單純、鬥爭可能越陰森。小空間的鬥爭也比大空間要凶狠。
有位朋友從大學到博士都在同一所學校就讀,畢業後也留校教書,她的人生簡直是一條順暢而平坦的上揚直線。有人和她開玩笑:“你沒出過校園,所以還維持少女時期的青春與單純,一定不知人世險惡吧?”
她意味深長地回答:“其實學術圈和校園內的惡鬥,才是最凶狠可怕的,隻是你們不知道而已。”
她說得對。沒錯,各種汙蔑品格的流言、各種惡意攻擊、各種編織莫須有罪名的黑函,在校園內應有盡有。甚至還有門派的鬥爭,有教授會認為某些學生是“他的人”,在升級或審核任教資格上給予護航;對於“不是我的人”就多方貶抑、找麻煩。
自認為“做學問”的人,看不起在報章雜誌上寫文章的人,更討厭愛上電視的同事們。這些稱得上是“媒體寵兒”的教授,在校園裏反而很吃不開,隻能踽踽獨行,還要躲各種暗箭。
很多人害怕考驗,以為江湖險惡,會將自己弄得體無完膚。
其實,空間越小的地方,鬥爭越狠。對鬥爭過度介意或敏感的人,自己的個性可能有問題。
某家公司,半年前,總機小姐的座位重新整修,改了門麵,也多添了一個小魚缸,裏頭養了四條金黃色的小魚。
它們體型不大,但魚缸實在小,幾條小魚擠在裏頭,實在有點兒局促。魚缸裏並沒裝循環過濾器,隻放著幾根看來不太營養的水草。但飼養的小姐表示,那種魚跟鬥魚一樣,並不需要太多氧氣。
一年來,魚缸總放在總機小姐的櫃台上,隻是,平均每4個月少掉一條魚。最後隻剩下一條魚孤獨地在裏頭遊來遊去,看上去很可憐。
總機小姐抿著嘴,不屑地看著那條魚:“不,它一點兒也不可憐,就是它把其他的魚都鬥死了!”原來,最後的幸存者是個殺人犯。如果它看來有點兒孤苦,也是它自己造成的。它是一條“鬥魚”。這條鬥魚就像一位女白領,她對一位剛進公司的同事感歎:這間公司鬥爭很多,長官排擠她、其他同事嫉妒她、誰麵善心惡、誰口蜜腹劍,吐了一堆苦水之後,她警告同事:“不久,你就可以體會我的說法。”
沒多久,新同事真的“體會”到了,她確實活得挺痛苦,而“凶手”不是別人,就是她,隻是她自己看不清楚,她是公司中最好鬥、最會主動咬別人一口的那一個。很多人感歎自己在辦公室裏沒有朋友、孤軍奮戰,其實是因為自己是一條鬥魚,是自己的偏激性格作祟,不知不覺把別人鬥得遍體鱗傷、鬥到朋友全無,卻不斷地感歎自己孤立無援。
雖然說“不招人忌是庸才”,但如果一個人能夠招來每個人的“忌”,自己的個性必然有問題。然而,鬥魚如果沒有被關在小魚缸裏,其實並沒那麼好鬥,不會非咬得你死我活不可。也許鬥魚本身也有它的不得已之處吧:魚缸太小,發展空間有限,它不得不把每個共同生存者都當成敵人。許多家庭成員的鬥爭、婆媳妯娌之間的齟齬都是如此:當一個野心不小的人被小天地困住,就會自然而然地孳生出好鬥本性來!
如果空間不能外擴,就隻能內耗。人和鬥魚並沒有什麼不同。
密閉式環境裏的鬥爭,對個人情緒的影響,又比開放式環境及自由市場裏的鬥爭更可怕、更劇烈。年輕女子麵對公司鬥爭,常興起“不如嫁人去了”的念頭,並沒有想到,進入家庭之中,說不定得時時麵對“婆媳鬥爭”、“妯娌鬥爭”,或與“左鄰右舍三姑六婆”的鬥爭。這些密閉式鬥爭接觸的人非常少,更會讓人覺得孤立無援和逃無可逃。生命視野越小、閑工夫最多的人,鬥起人來是最厲害的。
其實,隻要有一群人就一定有鬥爭。上班族都會感慨,公司裏會分派別,資深同事們常使小手段來搶功勞、小人到上司麵前進讒言、做事容易做人難……你隻要想想,我們誤以為最單純而神聖的教職也差不多,就知道鬥爭是每個成人都必須經過的關卡,雖然不值得耗費心力投入鬥爭,但也不必想全然遁形。就算她嫁入沒有任何婆媳妯娌鬥爭的家庭,也未必能全然豁免於鬥爭。全職主婦到學校當愛心媽媽,也會大鬥法、爭權責、講閑話,看校長對誰比較欣賞……鬥爭是人類社會的必然,派係衝突無所不有,誰能逃得過?
3.她隻想休息,並不想永遠離開
對現階段的女子來說,有時休息隻是因為累了,而不是因為想結婚或想要歸隱山林。
一般人都以為明星生活總是亮麗非凡,隻見她們每日衣著光鮮地出現,並不知道當明星要費多少體力、要暗暗下多少功夫;而對於當紅明星而言,每天忙碌的行程可能括及兩岸三地或全世界,對肉體和精神上都是巨大的消耗;再加上每天被日漸發達的狗仔隊跟拍所喪失的個人自由,當明星酬勞雖多,付出的成本也十分巨大。
不久前,好萊塢的奧斯卡女星芮妮·齊薇格對媒體說,因為工作,她不得不放棄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像每天和朋友輕輕鬆鬆喝杯咖啡的日子,所以她決定要休息一年,什麼都不做,溫習一下普通人的生活。
這應該是很多明星的初衷吧。許多上班族女性也都有這樣的念頭,隻是迫於經濟或“一辭職再回頭就很難”而拖著疲憊的身體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待命。不過,其實她們心裏都明白,她隻想休息一下,並不想永遠離開。工作有它的魅力,而想象中閑著沒事的日子,也有它無趣、無聊、無法承受之處。
可以休息,但別拒絕繼續享用挖井的快樂。無井可挖的人生,就算衣食豐足,一個人也不會太快樂。你可以放棄一個井,卻不能不尋覓其他值得挖掘的活水源頭。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擁有源源清泉的洗滌與滋潤。
4.女人別怕進取心
以前一對伴侶的進取心可以互補,現在一定得相輔相成,否則很難琴瑟合鳴。現代女人別再怕進取心。如果你是個有進取心的女人,一定要找到有同樣進取心的男人。
到目前為止,東方男人和女人對於某些形容自己的詞彙,在解讀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形容一個男人是“強人”,對他來說,應該是一種恭維,表示他有能力、有氣魄、有責任。
女人的認知大不相同。稱讚一個女人是強人,你以為是恭維,她多半會像被針紮了一般,以不太自然的表情推拒這個標簽。她會以為,你是在暗諷她不夠溫柔體貼、缺乏女性特質。能夠坦坦然然接受——“對,我就是女強人”的女人,目前還真是鳳毛麟角呢。
進取心——男女解讀大不同在主持電視或廣播節目,麵對傑出女性時,主持人絕對不會用“女強人”這個詞隨意“讚美”她們,以免她們有所誤會,熱臉貼上了冷屁股,還得多費唇舌為其善意作解釋。
對“進取心”這個詞,男女解讀也大不相同。
說一個男人有進取心,是讚美他有為有守,將來會大放異彩,嘉許他正往成功之路前進。
說一個女人有進取心,多數的女人會想:是不是自己太凶、太強出頭,或太愛表現了,以至於人家要用這種說辭來暗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