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青春發育期,生理上的成熟會相應的引起心理上的變化。這時的女生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想把什麼都告訴父母。這在青少年時期是很正常的現象,有隱私是女生長大的一個重要標誌。父母應該放棄自己的權威角色,充分理解女兒的行為,否則會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1.引導並幫助女兒解決早戀問題
早戀了怎麼辦?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的父母。發現女兒早戀了,父母需要保持冷靜的頭腦,讓女兒明白早戀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戀愛,隻有能夠“戰勝自己,超越自己”的女生才能最終走向成功的殿堂。
當今社會的女生,一方麵要麵對學習上的激烈競爭和父母過高的期望;另一方麵,她們在家庭中總是處於從屬地位,在成年人眼裏永遠被看作孩子。父母與女兒之間的話題大多是學習,女兒有委屈和煩惱卻無處訴說,業餘文化生活又是那麼貧乏,所以她們隻有在同齡人中尋找知音和安慰,在生理發育的本能意識驅使下,便導致了早戀的產生。
發現女兒與異性朋友的親密交往,甚至有身體的親密接觸,如何幫助女兒控製自己的衝動,引導並幫助女兒解決早戀問題?這是擺在父母們麵前的一道難題。責備、批評和隔離非但不能奏效,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父母應該多騰出時間和女兒進行交流,多給女兒一些愛。
一位母親非常擔心自己的女兒早戀。她說:“女兒已經14歲了,和班裏一個男孩的關係特別親密,男孩經常接送她上下學。有一次,還從樓上看見女兒和那男孩手拉手,摟摟抱抱的,儼然一對‘情侶’,同學們也都說他們兩個在談戀愛。”於是等女兒回家後,這位母親開始盤問她是不是早戀了。女兒倔強地跟她對峙,著急的母親真擔心女兒的下一步發展,不禁潸然淚下。
這位媽媽為女兒前途著急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要輕易給女兒扣上“早戀”的帽子,也不要刻意貶低女兒的感情,更不要有意攻擊對方的人格。父母應當尊重女兒和朋友的友誼,並真心接納他們,明白女兒對於友情的取舍該由她自己決定。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媽媽可以跟她分享想法,盡量爭取女兒能跟母親說心裏話。要跟女兒討論這種親密感情給她帶來的利與弊,如何讓這種感情更有利於她的發展,並與女兒分析越軌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最關鍵的是,母親要相信女兒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鼓勵她,並讓女兒知道無論怎樣父母仍是最愛她的。
愛是凡事包容,凡事信任。如果女兒真的是早戀了,父母不應該一味苛責,生硬壓服。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導致不良後果,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所以,針對女兒的早戀,父母應該控製、調整自己的情緒,通過跟女兒談心了解情況,以真誠的態度讓女兒說出心裏話。然後幫助女兒分析利弊,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女兒。當然,父母也不能全部放手不管。父母要隨時觀察,注意了解女兒狀況,並及時正確地指引。父母要始終保持真誠、坦率、關切、嚴肅、認真的態度。同時,父母要認識到,處於青春期的女兒向往和異性交往,是青春期身心發育的必然結果,跟女兒討論這樣的問題時應盡量避免使用“早戀”這兩個字眼。
作為父母,不能總是向女兒灌輸異性交往的害處,而要客觀公正地承認異性交往的益處以及異性間互補的巨大作用。隻有這樣,才具備跟女兒談論異性交往問題的前提,也才談得上對女兒進行正確引導。父母要教育女兒學會尊重對方的人格和意願,不能向對方提出無理要求,強迫對方服從你的意誌,注意不要隨意幹擾別人的學習和生活。
青春期是學習自律的關鍵期,成功的異性交往取決於自覺遵守規則。青春期正常的異性交往益處多多,父母應支持引導。而對女兒最好的引導,是幫助女兒製定交往規則,教女兒學會自律。遵循異性交往規則,能夠避免很多煩惱、事故、危機、犯罪等,使女兒平安健康地度過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