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尊重女生青春期的小秘密(1)(2 / 2)

父母還可以跟女兒共同討論媒體報道的案例或某些電視電影裏的情節,各抒己見,增強女兒自我控製的能力。自控能力是建立在正確的知識觀念基礎之上的。女兒在異性交往中善於自我控製,可以有效避免許多麻煩和不良後果。父母應該開誠布公,跟女兒討論與異性交往有關的問題。不必有什麼禁忌,隻要女兒感興趣,都可以擺到桌麵上討論,必要時還可以查閱書刊或請教專家。

現如今,社會環境複雜多變,青少年在成長道路上的異性交往中也會麵臨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如果缺乏判斷力,或被表麵現象迷惑,看不到本質,就可能被社會上的負麵東西欺騙或侵蝕。這就需要父母教導女兒學會抗拒誘惑,明辨是非,正確選擇自己的成長道路。一方麵,父母在對待婚姻家庭、異性交往的態度行為上應該給女兒做出榜樣;另一方麵,不要以為女兒看到、聽到的都是正麵的東西,就不會出問題,關鍵還是引導女兒學會自主選擇和自我保護。

有些父母忙於工作,或隻注重女兒的學習成績,忽視女兒的身心健康,不跟女兒溝通,父母不能成為女兒的感情歸宿,不能做到真正地愛女兒,那麼女兒就會在別的異性身上尋找“愛”了,造成不好的後果就為時已晚了。所以父母要經常跟女兒聊天,增進彼此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能及時把握女兒的心理脈搏,發現問題及早疏導,及早解決。

2.女兒收到情書了

麵對女兒收到情書的情況,父母該怎麼辦?對女兒刨根問底,打殺堵截,還是坦然處之,與女兒公開討論呢?當然是選擇後者的父母比較英明。

還未走向社會的女兒,麵臨的最大任務就是學習,可是幹擾學習的外因也有很多,情竇初開是父母無法阻止、更無法回避的現實。但是,怎樣引導和幫助女兒走出誤區,可能是隱藏在每對父母心裏的一塊心病。回避隻是一時逃脫,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所以,父母們應該正確地麵對,冷靜思考,不要輕易懷疑自己的女兒,認為女兒早戀了,必定帶來不好的結果。其實她們可能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戀愛,有時候無非是一些無知地效仿。因此,父母的態度應該明確,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她們其實比父母更聰明。

劉女士說,她的女兒姍姍今年15歲了,剛上初二。有一次,她在給女兒收拾書包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封信,出於好奇,她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男孩寫給女兒的情書,信的內容非常唯美:當我第一次看到你的倩影,就被你深深地吸引,請你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做你的護花使者……她當時還沒看完信,腦袋就“嗡”地一下,既氣憤又無助。“當時我愣了半天,想立刻把女兒拉過來,好好教育她一頓,但又怕適得其反。於是我又悄悄地將那封信放回了女兒的書包內。這件事壓得我好幾天睡不好覺,但還是想不出好的辦法。”

未經過女兒允許,父母最好不要動女兒的東西,否則女兒知道後很可能產生反感情緒,不利於父母和女兒以後的溝通。父母不宜侵犯孩子的隱私。

另外,父母發現別人給自己女兒寫的情書後不要大驚小怪,坐立不安,要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女兒最近有沒有什麼異常的舉動,然後跟女兒坦誠溝通。初中生所謂的談戀愛大都沒有明確意識,更沒經過深思熟慮,許多女生都是模仿電視電影中的情節,或者受其影響,就想一試身手,還有的女生是出於對異性的好感和友誼,這裏邊絕少有性的意味。父母應該充分相信自己的女兒,他們隻是一般的往來,沒有更深的目的,屬於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