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生狂躁的原因是不同的。但不管她為什麼會狂躁、發脾氣,父母都必須對其進行矯正,要讓她明白這種行為毫無意義,既不能幫助他克服困難,逃避責任,也不會使父母改變主意。
麵對女兒的“狂風暴雨”,父母最好的策略就是以靜製動。在女兒情緒狂躁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弄清楚女兒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緒;其次要了解女兒是怎樣通過發脾氣來表達需求的,然後積極與她進行溝通,了解和滿足她合理的需求;最後再明確地告訴她:即使她的要求因此得到了滿足,她的這種行為也是不受歡迎的。
父母在弄清楚原因之後,要幫助女兒澆滅心中的狂躁之火,有以下幾種途徑可以參考。
(1)表達對女兒的愛。
麵對狂躁的女兒,父母一定要保持頭腦冷靜,因為狂躁的父母會讓女兒更加狂躁。要想讓女兒安靜下來,父母要注意簡化自己的語言,溫柔、平靜地跟女兒對話。如果女兒大吵大嚷,那麼你不能和她一樣,否則隻能增加她的狂躁。父母也可以試圖靠近女兒,可以通過抱抱她,或者其他身體上的接觸來表達對她的撫慰,這樣可以使氣氛緩和下來,讓女兒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懷。
如果女兒是因為生病而發脾氣,父母就需要對她表示關心,要理解她的心情。當女兒稍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時,父母要及時有針對性地表揚並鼓勵她。比如上次她發脾氣時摔東西了,而這次雖然她也發了很大的脾氣,但卻沒有摔東西,就應該表揚她,這樣下一次她的自控能力可能會更強一些。
(2)培養女兒的寬容心。
寬容心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寶貴品質,也是走向成熟的標誌,要從小培養。女兒隻有懂得寬容別人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如果女兒能有一顆寬容心,會為他人著想,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衝突。父母要培養女兒的寬容心,凡事抱著一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謙和心態,遇到問題學會寬容忍讓,“退一步海闊天空”。
(3)轉移女兒的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是緩解女兒狂躁情緒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當女兒發脾氣的時候,放點輕音樂,可以起到鎮靜的功效,同時還能夠把女兒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如果父母發現音樂轉移法行不通,感覺女兒的情緒越來越緊張,可以跟女兒一起玩她平時喜歡的遊戲,給她講個故事,或者把她帶到戶外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這些對她情緒的平靜都有幫助。
(4)不予理會。
有時候女兒會想試探父母或者為引起父母的注意而故意發脾氣。此時父母應該弄清女兒的心理,並堅定“立場”,不要因為女兒發脾氣而對她百依百順。如果她發現控製父母沒有指望,就會自己安靜下來。女兒有不合理的要求,因為得不到某件東西而大發脾氣時,千萬不要為了讓她安靜而滿足她的要求。如果她一發脾氣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以後她就會更隨心所欲地亂發脾氣,甚至一次強於一次。發展到一定程度,父母就對她沒有辦法了。所以,不要理會女兒無理取鬧時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要讓她明白,哭鬧沒有用,隻有好好說話,你才會注意聽。
(5)“隔離”政策。
當女兒脾氣正大時,可以先讓她自己待一會兒,並告訴她,等她靜下來時再找你。等女兒平靜下來後,再問她原因,和她談發脾氣的事。如果女兒在商店或者學校門口大哭大鬧,隻要平靜地把她帶出來就行了,不要當時就問她原因。
總之,父母在幫助容易狂躁的女兒時,要時刻牢記,不要在女兒發脾氣時跟她理論,那時她肯定一句話也聽不進去。父母采取隔離政策,也就是等事情過去了,女兒心情變好時,再找她談話,效果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