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母親的珠寶
古羅馬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在回憶自己童年時,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兩個孩子正在清晨的陽光下快樂地玩耍,他們的母親珍妮過來對他們說:“親愛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來我們家做客,她還會向我們展示她的珠寶。”
下午,那個富有的朋友來了。她的手臂上是漂亮的玉鐲,手指上的戒指閃閃發光,脖子上掛著鑽石項鏈,發髻上的珍珠飾品則發出柔和的光。
弟弟感歎地對哥哥說:“她看起來如此高貴,我從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人。”
哥哥說:“是的,我也這樣覺得!”
他們羨慕地看著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親。母親隻穿著非常樸素的衣服,身上沒有任何珍貴的飾品。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卻照亮了她的臉龐,遠勝於任何寶石的光芒。她金棕色的頭發編成了一條長長的辮子,盤繞在頭上像是一頂皇冠。
“你們想看看我其它的珠寶嗎?”富有的女人問。
她的仆人拿來一隻盒子並放到桌上。這位女士打開盒子,裏頭有成堆的像血一樣紅的紅寶石,像天一樣藍的藍寶石,像海一樣碧綠的翡翠,像陽光一樣耀眼的鑽石。
這對兄弟呆呆地看著這些珠寶:“要是我們的母親能夠有這些東西該多好啊!”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寶之後,自滿而又憐憫地說:“告訴我,珍妮,你真的這麼窮嗎?什麼珠寶都沒有嗎?”
珍妮坦然地笑道:“不,我當然有珠寶,我的珠寶比你的更貴重。”
客人睜大了眼睛:“是嗎?快拿出來讓我看看吧!”
母親把兩個男孩拉到自己的身邊,她微笑著說:“他們就是我的珠寶。難道他們不比你的珠寶更貴重嗎?”
溫馨感悟:
什麼才是最貴重的珠寶,相信100個人會有100種不同的答案,而這位樸實的母親的珠寶便是她的兩個兒子。在這位偉大而又平凡的母親的精心培育下,她其中一個兒子後來成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這也就實現了當年在那位貴婦人麵前的承諾。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嚐不是母親心中的珠寶呢,如果要讓母親的夢想實現,就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那時你也會成為母親心中最美的珠寶。
15.下一次就是你
曾經有一個女孩對足球十分癡迷,一個偶然機會,她被父親送到了體校學踢足球。
在體校女孩並不是一個很出色的球員,因為此前她並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踢球的動作、感覺都比不上先入校的隊友。女孩上場訓練踢球時常常受到隊友們的奚落,說她是“野路子”球員,女孩為此情緒一度很低落。每個隊員踢足球的目標就是進職業隊打上主力。這時,職業隊也經常去體校挑選後備力量,每次選人,女孩都賣力地踢球,然而終場哨響,女孩總是沒有被選中,而她的隊友已經有不少陸續進了職業隊,沒選中的也有人悄悄離隊。於是,平時訓練最刻苦認真的女孩便去找一直對她讚賞有加的教練,教練總是很委婉地說:“名額不夠,下一次就是你。”天真的女孩似乎看到了希望,樹立了信心,又努力地接著練了下去。
一年之後,女孩仍沒有被選上,她實在沒有信心再練下去,她認為自己雖然場上意識不錯,但個頭太矮,又是半路出家,再加上每次選人時,她都迫切希望被選中,因此上場後就顯得緊張,導致平時訓練水平發揮不出來。她為自己在足球道路上黯淡的前程感到十分迷茫,就有了離開體校放棄踢球生涯的打算。
這天,她沒有參加訓練,而是告訴教練說:“看來我並不適合踢足球了,我想讀書,想考大學。”教練見女孩去意已決,默默地看著她,什麼也沒說。然而,第二天女孩卻收到了職業隊的錄取通知書。她激動不已地立馬前去報了到。其實,她骨子裏還是喜歡著足球。女孩這次很高興地跑去找教練了,她發現教練的眼中同她一樣閃爍著喜悅的光芒。教練這次開口說話了:“孩子,以前我總說下一次就是你,其實那句話不是真的,我是不想打擊你而告訴你說你的球藝還不夠精,我是希望你一直努力下去啊!”女孩一下子什麼都明白了。
在職業隊受到良好係統實戰訓練後女孩充滿信心,她很快便脫穎而出成了足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後來她就成了世界足壇的一顆巨星,她就是獲得20世紀世界最佳女子足球運動員稱號的我國球星孫雯。
後來,孫雯講述這段往事時,感慨地說:“一個人在人生低穀中徘徊,感覺自己支持不下去的時候,其實就是黎明的前夜,隻要你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前麵肯定是一道亮麗的彩虹。”
溫馨感悟:
機會憑自己爭取,命運靠自己把握。盡管在同等條件下,你或許是個弱者,但隻要你堅持不斷地努力拚搏,去爭取到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那麼就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春天。
“下一次就是你”,不僅給了人希望,還隱含了我們在某些方麵還有缺陷,仍需努力付出。隻有不斷充實、完善自己,時刻準備著,在逆境中絕不放棄,那麼,下一次見到彩虹的一定會是你。
16.永不向命運低頭
當一個人麵對命運之神的不公時,他們會怎麼做呢?也許大多數人會在命運之神麵前屈服,但也有一部分人勇敢地挑戰命運之神,他們會用自己的智慧去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海倫?凱勒便是這樣一位勇於挑戰命運之神的人。
海倫剛出生時,是個正常的嬰孩,能看、能聽,也會咿呀學語。可是,一場疾病使她變成既盲又聾的小啞巴——那時她才19個月大。
生理的劇變,令小海倫性情大變,稍不順心,她便會亂敲亂打,野蠻地用雙手抓食物塞入口裏;若試圖去糾正她,她就會在地上打滾亂嚷亂叫,簡直是個十惡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絕望之餘,隻好將她送至波士頓的一所盲人學校,特別聘請一位老師照顧她。
所幸的是,小海倫在黑暗的悲劇中遇到了一位偉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小姐。在沙莉文小姐孜孜不倦地教誨這下,海倫學會了憑借觸覺與外界溝通。
海倫在10歲多一點時,她的名字就已傳遍全美,成為殘疾人士的模範——一位不甘心命運挑戰命運的人。
小海倫成名後,並未因此而自滿,她繼續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這個20歲的學習了指語法、凸字及發聲,並通過這些手段獲得超過常人的知識的姑娘,進入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學習。她說出的第一句話是:“我已經不是啞巴了!”她發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興奮異常,不斷地重複說:“我已經不是啞巴了!”4年後,她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受到大學教育的盲聾啞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海倫不僅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用打字機著書和寫稿。她雖然是位盲人,但讀過的書卻比一般視力正常的人還多。而且,她著了7本書,比“正常人”更會鑒賞音樂。
海倫的觸覺極為敏銳,她隻需用手指頭輕輕地放在對方的唇上,就能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把手放在鋼琴、小提琴的木質部分,就能“鑒賞”音樂。她能以收音機和音箱的振動來辨明聲音,還能夠利用手指輕輕地碰觸對方的喉嚨來“聽歌”。
如果你和海倫?凱勒握過手,5年後你們再見麵握手時,她也能憑著握手來認出你,知道你是美麗的、強壯的、體弱的、滑稽的、爽朗的,或者是滿腹牢騷的人。
海倫的事跡在全世界引起了震驚和讚賞。她大學畢業那年,人們在聖路易博覽會上設立了“海倫?凱勒日”,她始終對生命充滿信心,充滿熱忱。她喜歡遊泳、劃船,以及在森林中騎馬。她喜歡下棋和用撲克牌算命;在下雨的日子,就以編織來消磨時間。
海倫?凱勒,一個被命運之神所拋棄的人,她憑借著堅強的信念,終於戰勝了命運之神,將自己的命運牢牢地把握在了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