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過去曾經親密無間的3頭水牛,現在卻形同陌路,不再一起吃草了,也不一起喝水,一起睡覺了,相互離得遠遠的。

看到計謀終於得逞,獅子高興極了。一天,獅子突然從密林中奔出來,撲向一頭水牛,咬斷了它的脖子。而另外兩頭在遠處分散吃草的水牛眼睜睜地望著獅子吞食了自己的夥伴,隻想著那是它應得的報應。

不久,獅子又吃掉了另一頭水牛。到後來,最後一頭公牛也成了獅子口中的美食。

溫馨感悟:

三隻公牛在一起的時候,一頭獅子是無法對付的,因此狡猾的獅子采取了離間的方法,將它們各個擊破,愚蠢的公牛終於倒在了獅子的利齒之下。其實我的生活中也有獅子這樣的壞蛋,這就要求我們識穿他們的陰謀,同時要相信自己的同伴,就不會上別人的當了。

20.傑克?倫敦的文學之路

傑克?倫敦在19歲以前,還從來沒有進過中學。但是在他40歲的時候,他卻給後人留下了51部不朽的著作。

傑克?倫敦的童年生活充滿了貧困與艱辛,他整天無所事事地跟著一群惡棍在舊金山海灣附近遊蕩。說起學校,他不屑一顧,並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偷盜等勾當上。不過有一天,當他漫不經心地走進一家公共圖書館內開始讀起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時,他看得如癡如醉,並受到了深深的感動。在看這本書時,饑腸轆轆的他,竟然舍不得中途停下來回家吃飯。第二天,他又跑到圖書館去看別的書。一個新的世界展現在他的麵前——一個如同《天方夜譚》中巴格達一樣奇異美妙的世界。從這以後,一種酷愛讀書的情緒便不可抑製地左右了他。他一天中讀書的時間往往達到了10至15小時,從荷馬到莎士比亞,從赫伯特?斯賓塞到馬克思等人的所有著作,他都如饑似渴地讀著。當他19歲時,他決定停止以前墮落的人生,改成用腦力謀生。他厭倦了流浪的生活,他不願再挨警察無情的拳頭,他也不甘心讓鐵路的工頭用燈揍自己的腦袋。

於是,就在他19歲時,他進入加州的奧克蘭德中學。他不分晝夜地用功,從來就沒有好好地睡過一覺。天道酬勤,他也因此有了顯著地進步,他隻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把4年的課程念完了,通過考試後,他進入了加州大學。

他渴望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在這一雄心的驅使下,他一遍又一遍地讀《金銀島》、《基督山伯爵》、《雙城記》等書,隨後就拚命地寫作。他每天寫5000字,這也就是說,他可以用20天的時間完成一部長篇小說。他有時會一口氣給編輯們寄出30篇小說,但它們統統被退了回來。

後來,他寫了一篇名為《海岸外的颶風》的小說,這篇小說獲得了《舊金山呼聲》雜誌所舉辦的征文比賽頭獎。但是他隻得到了20元的稿費。他貧困至極,有時到了連房租都付不起的地步。

但傑克?倫敦從未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他有6部長篇以及125篇短篇小說問世。他成了當時美國文藝界的最為知名的人物之一。

溫馨感悟:

一個在19歲之前無所事事的落魄青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在短短的時間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傑克?倫敦的成長曆程讓我們感歎,一個人如果有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便會廢寢忘食的向前邁進,這便是傑克?倫敦給我們的啟示。

21.煉金術與白絨毛

從前,泰國有個叫奈哈鬆的人,一心想成為一個富翁。他覺得成為富翁的捷徑便是學會煉金之術。

此後他把全部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都用到煉金術的實驗中去了。為此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家中變得一貧如洗,連飯都沒得吃了。妻子無奈,跑到父親那裏訴苦。她父親決定幫女婿改掉這個惡習。

他讓奈哈鬆前來相見,對他說:“我已經掌握了煉金之術,隻是現在還缺少一樣煉金的東西……”

“快告訴我還缺少什麼?”奈哈鬆急切問道。

“好吧,我可以讓你知道這個秘密。我需要3公斤香蕉葉下的白色絨毛。但這些絨毛必須是你自己種的香蕉樹上的。等到收齊絨毛後,我便告訴你煉金的方法。”

奈哈鬆回家後立刻將已荒廢多年的田地種上了香蕉。為了盡快湊齊絨毛,他除了種以前就有的自家的田地外,還開墾了大量的荒地。當香蕉長熟後,他便小心地從每張香蕉葉下收刮白絨毛,而他的妻子和兒女則抬著一串串的香蕉到市場上去賣。就這樣,十年過去了。奈哈鬆終於收集夠了3公斤絨毛。這天,他一臉興奮地拿著絨毛來到嶽父的家裏,向嶽父討要煉金之術。

嶽父指著院中的一間房子說:“現在,你把那邊的房門打開看看。”

奈哈鬆找開了那扇門,立即看到滿屋金光,竟全是黃金,她的妻子兒女都站在屋中。妻子告訴他,這些金子都是他這十年裏所種的香蕉換來的。麵對著滿屋實實在在的黃金,奈哈鬆這時才恍然大悟。

溫馨感悟:

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勤奮務實的人才能收獲到真金白銀,那種空談理想隻知道走“旁門左道”和捷徑的人收獲的永遠是鏡中花、水中月。奈哈鬆是幸運的,他的嶽父及時的點撥使他恍然大悟,如果他總是沉迷於煉金術中,那麼他一輩子將一事無成了。

22.厄運使你重新開始

明朝末年時,史學家談遷經過二十多年嘔心瀝血的寫作,終於完成明朝編年史——《國榷》。

麵對這部可以流傳千古的巨著,談遷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然而,他沒有高興多久,就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裏,一個小偷進他家偷東西,見到家徒四壁,無物可偷,以為鎖在竹箱裏的《國榷》原稿是值錢的財物,就把整個竹箱偷走了。從此,這些珍貴的稿子就下落不明。

二十多年嘔心瀝血轉眼之間化為烏有,這樣的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對年過六十、兩鬢已開始花白的談遷來說,更是一個無情的重創。可是談遷很快從痛苦中崛起,下定決心再次從頭撰寫這部史書。

談遷又繼續奮鬥了十年後,又一部《國榷》重新誕生了。新寫的《國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實精彩。談遷也因此而青史留名。

英國史學家卡萊爾也遭遇了類似談遷的厄運。

卡萊爾經過多年的艱辛耕耘,終於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將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給自己最信賴的朋友米爾,請米爾提出寶貴的意見,以求文稿的進一步完善。

隔了幾天,米爾臉色蒼白、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萬般無奈地向卡萊爾說出一個悲慘的消息:《法國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數幾張散頁外,已經全被他家裏的女傭當做廢紙,丟進火爐裏燒為灰燼了。

卡萊爾在突如其來的打擊麵前異常沮喪。當初他每寫一章,便隨手把原來的筆記、草稿撕得粉碎。他嘔心瀝血撰寫的這部《法國大革命史》,竟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記錄。

但是,卡萊爾還是重新振作起來。他平靜地說:“這一切就像我把筆記簿拿給小學老師批改時,教師對我說:‘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寫得更好些!’”

他又買了一大批稿紙,從頭開始了又一次嘔心瀝血的寫作。我們現在讀到的《法國大革命史》,便是卡萊爾第二次寫作的成果。

溫馨感悟:

當一個人辛辛苦苦花了巨大的心血和時間做出的書稿瞬間化為烏有時,其沮喪之情是顯而易見的,但談遷和卡萊爾卻能化悲痛為力量,重新完成了以前的著作,甚至比以前寫得更好,這種精神和毅力為我們所佩服,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