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對一個像丹尼爾那樣的孩子說你為他感到自豪,因為他能讓你知道他的行蹤和玩伴。你的談話會體現出尊重、支持和鼓勵:“由於你幫助重建了我們之間的信任,因此你將得到更多的信任。如果你一直表現好,我們會給你更多一點自由。如果你不能讓我們信任,那麼就不會擁有想得到的自由。”
●請專家幫助
如果在看了上述建議並且作了最大努力後,你還看不到明顯的進展,那麼你需要考慮是否尋求專家幫助。家庭療法最有可能改變家庭的交流方式。父母經常會把孩子看作問題之所在,並且樂意把孩子送出去“修理”,而事實上有時嚴重的抵觸、抵抗及冒犯行為來源於家庭環境。家庭療法是處理這些問題的最有效方式。
處於青春期的少年有何特點
進入青春期的旅程既令人興奮又令人望而生畏。
友誼、學校、成長甚至新的任務都令保羅興奮不已。令他驚慌的是對異性交往沒有把握——這自然是青春期初始階段成長的一部分。
當孩子們走到孩提時代與未來生活的交接處時,常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這一旅程充滿了成為成人必須完成的任務。其中最重要的兩項是在人際交往方麵變得成熟並且找到未來事業的方向。
麵對突如其來的變化,這個年齡的年輕人還有一項任務是適應新的機體和改變了的外表。保羅認為自己能吸引女孩。像無數青春期少年一樣,保羅很關心自己的身高並且注意到許多年齡相仿的女孩子都比自己高。
在把自己看做一個學生、朋友以及女孩子的白馬王子的同時,他自然還忙於一種至關重要的思維活動:給自己定位,即搞楚“我是誰”——在青春前期便已開始但是需要在整個青少年時期(至少)才能完成的任務。
他們用了許多時間評價自己,而且常常以為別人也這樣關注他們。麵部的瑕疵(或者粉刺)常被視作洪水猛獸。他們可能認為所有的人都在注視自己、評論自己,而且肯定自己的父母從未經曆過此類事情,因而父母不知道即使微不足道的東西也很重要。有時候即使是最能理解孩子的父母也會被孩子抱怨“你根本不理解!”
走向獨立是青春期階段壓力最大的任務之一。從蹣跚學步的孩提時代便產生的同一過程正處於全速進展之中。
在尋求心理自由的同時,十幾歲的孩子可能還想保存孩提時代從父母那裏得到的安全感和依賴感。
青春期少年希望找到做成人的感覺,但在必要時還是想從父母那裏尋求安全感。因此,孩子一會兒會摟著媽媽向她傾吐心事而一會兒又會指責媽媽老是把自己當成孩子,這不足為怪。
因此,十幾歲的孩子經常一方麵渴望獨立而另一方麵又非常需要依賴感。他們表現獨立願望的方式之一是敵視、不合作、執拗地與成人作對——尤其是對他們的父母而言。
作為父母,困難處在於了解如何去理解孩子的行為、何時及如何施加控製、以及何時需要退一步讓孩子做出自主的決定。
在試圖與父母拉開距離的同時,青春期孩子們正向自己的同齡人靠攏。盡管他們想擺脫成人的控製,他們卻想與同齡人這一群體靠攏。同齡人群體能提供某種程度的妥協,因為它更能接受青少年對角色及價值觀的體驗。
當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們會經看到這一轉變過程絕不會風平浪靜。事實上,他們可能感覺到孩子們的幼稚、異常或者需要多加約束。而孩子們則會認為父母施加約束是因為把他們當做了有依賴性的小孩子。
另外,看到孩子更樂意與朋友交往時,曾與孩子關係親近的父母會留戀過去的美好時光。雷切爾的母親周末感到孤單——因為她們過去常常共度周末——因此給雷切爾施加壓力以便讓她多呆在家裏。結果是當雷切爾呆在家裏而不是跟朋友們在一起時,她們常常爭吵不休。
父母與孩子間的和諧統一似乎已成往事。自由意味著分離。但是父母們可能認為孩子們打亂了曾經令他們感到安全的家庭生活,而這對未來生活不利。他們可能認為孩子的不合作與反抗會持續下去。
盡管父母和孩存在爭吵與衝突,但這反映了孩子們想給自己定位的嚐試。因此大多數的父母意識到孩子的獨立需求,但還是有許多父母發現孩子們缺乏合作、推卸責任以及敵對情緒造成了家庭衝突。
叛逆的行為可以使十幾歲的孩子感到自己很特別。像安塔和雷切爾一樣的少年擯棄了以前的依賴性,並宣稱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庸。
盡管同齡人對十幾歲孩子的影響最大,父母們的角色仍不容忽視。許多青春期孩子仍然表現出對父母的強烈需要。他們不需要一種依賴性關係,但他們需要一種關係。這意味著父母與青春期孩子間的關係需要調整和改進。
總之,年輕人能否順利度過青春期的決定因素是家庭氣氛、父母與孩子的交流質量以及父母對青春期孩子的影響力。
麵對青春期少年的反抗你該怎麼辦
青春初期與蹣跚學步的嬰兒期有諸多相似之處。你可能還記得蹣跚學步的嬰兒期有諸多相似之處。你可能還記蹣跚學步的嬰兒非常執拗並且想得到更多的自由。與此同時,他們嚐試學習多方麵的技能。盡管事情更複雜些,十幾歲的孩子也具有類似特性。許多孩子對父母有抵觸與反抗行為。外表的成熟以及日益增加的社會壓力,使他們對獨立的渴求變得強烈執著。他們喜歡熬夜、來去自由、借家裏的車用、大聲放音樂、穿時髦衣服並且剪流行發型。在他們對自由與獨立的需求持續增長的同時,他們正麵對一係列的需求並且需要學習各種技能。高中要求複雜的思維;暑期打工需更加盡職盡責;必須處理成熟的性行為;而且需要對自己未來的教育問題做出決定。
多諾萬想爭得自由以便自己決定跟什麼樣的人做朋友以及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一旦事情出了任何差錯,他就會把自己關在屋裏冥思苦想。
“我想了又想。”他說,“但是不知該怎麼辦。我感覺很茫然。”
多諾萬未能自己解決問題是青春期的典型行為。他不想要父母的幹涉,但是又很清楚自己做不好。
你知道孩子需要更多的理解嗎
多數情況下,與青春期少年相處並且對付他們有時表現出的抵觸、反抗、不合作及暴躁的行為的最佳答案是理解。一旦父母們理解了十幾歲孩子的發展需求,他們可能會發現這些年來的問題並不那麼棘手。
父母要牢記青春期孩子的許多作為與日益增加的尋求“我是誰”的抗爭有關。巴迪的母親遇到了這種麻煩。許多時候她隻注意到巴迪的怒火,他對自己的咒罵以及他對自己所期望的生活方式的反抗。有時候她搞不清巴迪是不是有嚴重的精神問題,並且想過是否在他傷害別人以前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她經常忽視的是他的一些言語,而這些能表明他需要精神自由、與她分開並且自己做主。
家庭價值觀對孩子有何影響
正如父母們仍然想對幾歲的孩子施加最大影響一樣,十幾歲的孩子想做出反抗,而且抵觸或反抗的方式可能取決於家庭行為與價值觀。在一個開誠布公交流的家庭裏,父母可能發現自己的14歲孩子沉鬱且不坦率;一個注重自律的家庭則會發現15歲的孩子粗暴而且行為失控;一個以學術成就自豪的家庭則會深感不安,因為十幾歲的孩子似乎一點也不關心成績。
如果家庭氣氛允許孩子慢慢走向獨立自主,青春期孩子對自由的抗爭便不會那麼激烈,但是並非所有的家庭都采用這種方式。然而即使孩子們處於反抗期,父母們也可以采取措施來減少或至少減輕他們想要表現這種反抗性的要求。
可采用的最佳措施包括增進交流、通過表揚和鼓勵給予支持,並且確保你的評論和話語並非指責。另一種平息青春期暫時風暴的方式是尋求平衡。父母們應在以下方麵尋求平衡:給孩子提建議與尊重他的隱私,施以更多的約束與允許他體驗生活,監控他的行為與表示信任,以及表示反對與體驗認同。
如果家庭關係建立在相互信任、尊重、交流的基礎之上,就能最有效地處理衝突與爭論。在這種家庭氣氛中,即使是十幾歲的叛逆者也會意識到建議與約束不是為了製止他尋求獨立而教心與愛護的表現。
“當我做錯了事時。”雷切爾說“我母親會告訴我她有麼失望。我們會大哭一場。你知道我不想傷害她。”
你還在指責孩子嗎?
父母們可以幫助青春期孩子尋求獨立。對孩子的行為首先應當持不苛責的態度。這意味著考慮他的行為動機並且不憑借幾件事情便做出“好”或“壞”的評價。重要的是保持年輕人生活與個性的完整性。
當母親批評他的行為時,詹姆斯與她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你懶惰而且遊手好閑”,母親林恩告訴他,“你睡懶覺,大聲放音樂把我吵醒,帶朋友來把家裏搞得一團糟,而且晚上還熬夜。你為什麼不能做點有價值的事情?”
林恩對詹姆斯生活的一方麵進行了指責,但沒有指出一些積極的方麵——如能勝任一份工作。這激怒了詹姆斯而且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一場大爭吵。
如果父母們記住每個十幾歲的孩子度過青春期的方式都會稍有不同,那麼問題會好辦一些。當一些十幾歲的孩子似乎平靜地度過了青春期並承擔起新的更大的責任時,其他的孩子可能會選擇反抗的生活方式並且導致家庭生活的紊亂。然而,不管是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當考慮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
瓊的反抗方式是離家與男朋友住在一起。達諾萬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封閉起來,並且與父母爭論孩子的權利問題。雷切爾晚上很晚才回家,有時甚至不回家而且性行為過多。詹姆斯不僅與母親激烈爭吵,而且打過她並把她叫做壞女人。他晚上很晚才睡,帶不三不四夠朋友回家,並且罵母親沒有權利指責他。
孩子用反抗來表達獨立的形式各不相同。那麼父母的反應也應針對不同的孩子的成長過程及性情而定,而不應把青春期孩子理想化或標準化,或者把對付孩子反抗的辦法模式化。
如何化解與孩子的衝突
達諾萬有一天在科學課上竊竊私語。他的老帥科爾曼太太,最近已經受夠了他的這種行為於是對他說:“達諾萬,把你的椅子搬到這兒來。”
達諾萬站起來問道:“為什麼讓我挪地方?”
科爾曼太太回擊道:“別問為什麼。按我說的做!”
“我有權利問為什麼。”達諾萬頂了一句。“你盡管到走廊上去好了。”科爾曼太太提高了聲音說道。達諾萬甩門出去了。課後,其他的孩子都走了,他進來告訴科爾曼太太他並不想爭吵或惹麻煩。科爾曼太太又對達諾萬說如來她讓他做什麼,希望他能服從。
達諾萬告訴了叔叔科學課上發生的事情並且肯定他做的對。“如果我不問別人讓我做什麼。”他說:“那我跟父母就沒什麼兩樣了。我有權利成為一個個體。”
這涉及到事件對達諾萬意味著什麼?對他來說,這是關係到成為個體的事情。在青春期,這種衝突與對權威的質疑很普遍,而父母們必須意識到並接受這一點。
即使生氣也是正常的感情。如果能坦誠地交流——而不是壓製——而且進行討論的話,能避免怨恨與更大的怒火。
父母們必須牢記一個年輕人的個性不是別人給的或強加的。他必須自己去尋找——從過去、現在以及他的獨特夢想、目標及能力中尋找。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父母最好給予支持。這意味著有一種協調一致、給人信心的家庭氣氛以及容忍孩子體驗直至找到適合他的角色與自我。
即使是不讚同反抗的時候,父母們也可以表示容忍。另外,如果他們有不同意見或需要對孩子進行約束時,可以直說而不是指責或表示反感。
對付吉爾以及她的出格的著裝的方法。他們多數時候避而不談她的黑色T恤、她的發型或她經常戴的太陽鏡。如果她的衣服實在不合時宜,父母會這樣說:“吉爾,你知道大多數時候我們不在意你穿什麼。然而,那不適合這種場合。如果你能因為我穿得更傳統一些,我會很高興。”當然她會抱怨或發牢騷,但也不過如此。
父母們可以用這種合理的、尊重的、不苛責的方式約束孩子而不是詛咒、指責或爭吵。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能尊重青少年成為個體的權利以及體驗,你也會得到他們的尊重。當希瑟的父母急切地想讓她從男朋友那兒搬回家住時,便發生了這種情況。
他們沒有采用不可行的方式,如“你必須立刻回家,否則我們便去找警察強製你回來。”,相反,他們用了一種保持瓊自尊的方式。比如,他們告訴瓊回不回家由她自己決定。“但是。”她的母親有一天告訴她:“你的汽車保險表明你住在我們這兒。我們還沒有通知保險公司,但是我們不久得這麼做。如果你想用自己的名字及新地址保險也可以。我希望你能考慮一下這件事情並且盡快做出決定。”
瓊的父母沒有采用任何一種意味著不尊重或擯棄的方式來強製或威脅她。瓊理解母親是有道理的人。並且在考慮之後告訴父母她無力獨自承提汽車保險。
如何管教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父母要對會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意味著改進或改變以前的做法。當孩子們小的時候,父母相對來說有控製權和權威感。然而,當某一天爸爸醒來,發現兒子比自己高了2英寸還重的40磅時,再用專斷的或權威的辦法來管教孩子未免就太荒唐了。
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不是為了顯示父母的權力與控製能力,目的是在必要時提供指導並且在年輕人不能自律的情況下加以約束。這是體現家庭標準及規定的方式之一。
通常情況下,是父母們試圖對孩子進行約束的時候,才經常發生不愉快的衝突。比如,當達諾萬的老師科爾曼太太試圖證實自己有權力並管教達諾萬時,達諾萬憤怒地離開了教室。當達諾萬問為什麼要挪座位時,她試圖控製局麵但這不是達諾萬需要的。他需要老師理解此時為了證明自我,他必須問為什麼讓他那麼做。這不意味著他正在反抗或拒絕。如果她能正麵回答他的問題,他很可能會表示順從。比如她可以說:“你一直在竊竊私語,因而我想讓你坐到這兒來。”他可能會覺著有道理並且不會太生氣。許多時候,管教大多是為了引導青春期的孩子渡過尋找自我與走向獨立這一令人困惑的體驗期。
父母們必須給予孩子一定的約束。現在必須在約束與關心之間找尋平衡。你很難站在一邊旁觀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做出錯誤的決定,但是有時你的選擇不多。
步說,如果十幾歲的孩子不學會自己做主,他們不會成為獨立與成功的人。
然而,有時候年輕人的決定時能會導致悲劇性的後果。這些決定涉及到毒品、酗酒、吸煙、未加防範的行為、與狂暴的人交往以及犯罪行為。但是,即使麵對惡劣危險的行為時,父母也不能采用強製手段。他們能做的是指出問題、提供間接引導、給予選擇或者加以約束。
下麵的例子講述了一個父親采用上述方法而不是威脅或強製管理孩子的事情。
喬正在耐心地等待晚歸的兒子亞曆克斯。午夜以後,亞曆克斯才跌跌撞撞地進了門。他抬頭看見父親坐在起居室裏,便油嘴滑舌地叫道:“您好,老爸。”
從未被叫過“老爸”的喬覺著有些不對勁。亞曆克斯很快地從父親麵前經過溜回了臥室。父親跟著進去了。
“你在忙什麼?”喬問道。亞曆克斯正費勁地脫襯衫。
“沒什麼。”亞曆克斯說:“我正在脫襯衫。喬點了點頭而觀望不語。幾分鍾後,亞曆克斯仍然在掙紮著脫襯衫,喬問:“想聊聊嗎?”
令喬驚訝的是,亞曆克斯回答說:“是的,我想聊聊。”亞曆克斯終於把T恤脫了下來並扔在了地上。“去廚房吧。”他對父親說:“我一會兒就來。”
喬到了廚房,倒了兩杯牛奶等亞曆克斯。10分鍾後,亞曆克斯披著浴衣來到廚房並坐在了父親的對麵。
“你介意我找你談談嗎?”喬問。
“不太介意。”業曆克斯說,“隻要您不衝我大喊大叫。我有點兒頭痛。”
“你知道,我關心的是你喝酒的事情”。喬說。
“喝什麼酒?”亞曆克斯說。
“別裝了,亞曆克斯。”喬說道,並且有些擔心今晚的“談話”又會無成效。“你今晚喝酒了,這是第一次。我也曾經年輕過。我了解十幾歲的男孩以及他們是否喝了酒。”
“我喝的不多。”亞曆克斯答道“隻是一些啤酒。”
“你和你的朋友出去並且喝酒令我擔心。”喬說,“我擔心你會出事。”
“真的嗎?”亞曆克斯說,“別擔心。我會照顧自己。”
“我說過。”喬重複道,“我擔心你;;你明白我在說什麼嗎?”
“我想是的。”亞曆克斯說。
“什麼?”
“不要問我太難的問題。”亞曆克斯微笑著說。
“我在問我替你擔心是什麼意思。”
“我猜你很關心我。”亞曆克斯說。
“對了,”喬說,“我確實關心。你知道嗎?”
“有時我認為你不關心。”亞曆克斯說。
“我承認我有時過於粗暴並且大喊大叫,但我一直很關心你,”喬說,“我愛你並且替你擔心。”
“我也愛你,爸爸。”亞曆克斯說。這是幾年來他第一次說他愛爸爸。
“能說說你喝酒的事嗎?”喬問。
“很難說清。”亞曆克斯說。
“試試看。”父親回答。
“發生了許多事情。”亞曆克斯開始說道:“我指的是學校、朋友和所有的事情。”
亞曆克斯不再那麼抵觸喝酒的事情,他從未像現在這樣坦誠地談自己的朋友、同輩的壓力、他那一群人喝酒的習慣以及要保持好成績的壓力。喬內心欣喜若狂,因為他們能在許多衝突之後有這樣的談話,並且消除了大約從去年便產生的敵意。但是他想重點談談他最關心的問題。
“我們應該怎麼處理你喝酒這件事?”他問。
“我不知道。”亞曆克斯回答說,“我知道我不應該喝這麼多。但很難做到。”
“我明白。”喬同情地說,“但是你知道媽媽和我都愛你而且會盡一切努幫助你。”
“我知道,爸爸。”亞曆克斯說,“我知道。”
“是嗎?”喬問道,並期待得到承諾。
“我需要你們的支持而且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亞曆克斯說道,“但是我也知道我現在是這麼說,而我不知道我明天會想什麼或說什麼。”
“這已經很不錯了。”父親說,“讓我們休息一下,明天再談。讓你媽媽也加入談話,好嗎?”
“當然可以了。”亞曆克斯說道。
“不。我是認真的。”喬說:“我們必須討論這件事並且決定該怎麼做。在你再出去前決定,好嗎?”
“好的。”
喬施加了約束,但是問了些問題並且將討論引導到了他要的結果,即還會討論關於亞曆克斯喝酒的問題。亞曆克斯想有自己的決定和選擇,但是他的父親不想讓他推卸責任或者避麵不談這個問題。
如何對孩子進行合理的約束
對青春期孩子的管教涉及到規定與約束。盡管規定一般說來少多了,但是總有一些進行約束的規定。約束性的規定包括對晚間外出的限製、駕駛權利的控製、在家中的某些行為以及讓父母得知年輕人去向的安排。
每個家庭必須製定出能保持家庭內部平衡與尊重的規定。與此同時,可以按下列問題來評價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