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薩布素的晚年生活與悲劇結局(3 / 3)

康熙帝下旨免薩布素死刑,革去黑龍江將軍職務及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命令他在佐領上行走。也許康熙帝認為處分過於嚴厲,不久又授予薩布素散秩大臣。另有史料記述,8個月後,麵對家仆新的控告,薩布素不僅佐領職務被免,而且被判刑罰,隻是在康熙帝幹預下,薩布素交了罰金才免於鞭責。這個事件使得薩布素從一品封疆大吏遽降為一名小卒,徹底扭轉了薩布素的命運,晚年的薩布素遭到沉重打擊。

平心而論,黑龍江將軍轄境內相當長的時期內沒有民人,將軍綜理轄境內各項事務,集軍政、旗務和財權於一身。薩布素的親屬中有任副都統、協領、佐領、驍騎校、防禦,客觀上已經成為一股強大的地方勢力,他有袒護姻親蔡毓榮嫌疑,麵臨買賣滿洲披甲、捏報兵丁數目、浮支俸祿餉銀等多項指控,而內親外戚及家奴依仗薩布素的權勢,又多次違反清朝律例,這些對於平定三藩加意鞏固皇權的康熙帝來講,確實難以容忍。

薩布素的個性也讓康熙帝心存芥蒂。早在雅克薩抗俄期間,薩布素在行軍布陣、指揮作戰上曾經違抗康熙帝命令,沒有執行康熙帝讓他派兵搶割雅克薩城羅刹所種糧穀的命令。薩布素執意要待來年四月增兵一舉攻破雅克薩,薩布素因此被罰俸兩年。為了充實黑龍江駐防,清政府分別從寧古塔和吉林調派官兵。這些官兵不願背井離鄉到高寒艱苦的黑龍江生活,他們為此不惜破壞農具,殺死耕牛,以種子做口糧,企圖以這種方式達到撤離黑龍江的目的。康熙帝認為薩布素對官兵的這種舉動視若罔聞,大加責備;薩布素立有戰功,擔任黑龍江將軍長達18年之久,邊疆首輔大臣專擅一方顯然大觸專製皇權忌諱。對於著力強化皇權的康熙帝而言,任何地方大吏的專斷獨行都是不能容忍的事。在麵臨三藩之亂、抗擊沙俄等戰事時,他可以隱忍不發,利用各類人才為其平亂度危機,一旦政權鞏固,統治穩定,他便致力於消除隱患,鞏固皇權。從這個意義上理解,他能夠在賜世職褒獎薩布素不久,又將薩布素貶為平民,我予我取,確實反映他駕馭臣下手段嫻熟。有清一代,自薩布素之後,曆任黑龍江將軍任期都大為縮短,任期最長也不過8年。這折射出當年康熙帝處置薩布素的曆史影響。

按理讓薩布素體麵退休,或者調離另用,未嚐不是達到目的的辦法。

畢竟他曾是康熙帝嘉獎為“為國效力,訓練士卒,平定羅刹,勤勞可嘉”的呀。但是實際上在康熙帝看來,薩布素隻不過是“出身微賤”的“宵小獵戶”,在康熙帝眼裏他“器局卑瑣”“出身微賤”,比不得那些貴胄世家,因此處置他不僅沒什麼顧慮,而且還有立威、警示效應。

從長白山帶路尋祭滿洲先祖嶄露頭角,到抗擊沙俄保衛疆土,建立阻擊噶爾丹的強大防線,作為首任黑龍江將軍,薩布素三建黑龍江城,分建各個駐防城,奠定了清王朝在黑龍江地區的戍守基礎。他領導的黑龍江地區邊防,在其任內有效遏製了沙俄的侵蝕。他還創辦了黑龍江地區第一所官學。正當薩布素走向他事業的頂峰時,康熙帝將他革職,終結了他的仕途生涯,同時也為他的人生增添了幾分悲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