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再會四姑娘山(2)(2 / 3)

六哥見死活勸不住我們,隻好把第一層的大廳整理了一下,讓我們背睡袋防潮墊睡地板上,把卷閘門打開,一旦有情況也方便我們逃命。我們橫七豎八地躺了一地,這是我們一個多星期以來睡得最舒坦的一個晚上,不容易啊!

26日一大早,我們告別了六哥,在人們的注視下魚貫出了小鎮,一路向西。

我們計劃中午之前到達小金縣,下午的目的地則是丹巴縣。這一段路是川藏線上少有的全下坡路段——日隆鎮海拔3300米左右,而丹巴縣海拔2000多米,這一段全程100多千米,騎行相對輕鬆。

天空藍得一塌糊塗,我這輩子就沒見過這麼藍的天空,看什麼都那麼清楚,感覺有點不真實。就像一個從沒帶過眼鏡的近視眼,習慣了周圍朦朧的環境,突然帶上眼鏡,猛然間一切變得太過於清晰明了,反而覺得不真實。

大夥一路大呼小叫、你追我趕,很是興奮。我們開始進入藏漢混居區,這裏屬阿壩羌族區域,較之以前我們所經曆的風光和民俗有了很大不同,對此我們充滿了新鮮感。畢竟一路騎來,我們大多還是在以漢族居民為主的地區活動的,而這時所見到的服飾、民居,都開始和之前所見的有了顯著不同。山水風景也更開闊壯觀,而之前看的風光,大多以秀氣、靈美為主。

出日隆鎮沒多遠,我們就碰到一座孤零零的木橋,旁邊有一座高高的紀念碑。上前仔細一看,竟是大名鼎鼎的達維會師橋,是當年中國工農紅軍一、四方麵軍兩大主力部隊勝利會師的曆史見證地。

我們拍照留念,然後繼續上路。終究還是遇到了道路塌方,隻得繞道而過,再折返回正道上。事實上,今天才算是我們正式騎行川藏的第一天,之前總會被各種突發事件所打斷,而又被迫不停地修正計劃。

一路不斷看到各種民居和碉樓,我的腦袋裏打滿了問號,很奇怪那些如四方形煙囪一樣的碉樓用處何在,更奇怪的是此地本來海拔就高,為何還要把房子建在道路崎嶇的山頂上?難不成這就是傳說中輕功蓋世的“跑跑族”?

哈哈。

初入藏民聚居區

中午時分,我們準時到達小金縣城。一進小金縣,我們立馬就被路邊懸崖上的山關城樓給吸引住了,巍峨壯觀,易守難攻。看來當年這裏也是重城要鎮之地,很有曆史滄桑感,不由得讓人對這個小城肅然起敬。

整座縣城都建在山坡上,惟一的主街道就是緩緩上升的大上坡。路兩邊擺滿了各種叫賣的東西,車輛混雜在人流中穿行。小城雖顯得淩亂擁擠,卻自有一番悠閑氣息,人們顯得怡然自得,絲毫沒有大城市人的那種冷漠、忙碌與緊張。

我們找了家麵館洗塵打尖。這裏距丹巴縣不到60千米,而且都是下坡路,大夥也就不急趕路。這時正是桑葚、櫻桃等水果上市季節,大夥每樣買點兒,拚了一大堆,消食閑嗑。

麵對困難,大夥總能團結一致,服從計劃和安排,休閑的時候,矛盾卻往往不可調和。月光等三人不願過多休息,先出發了,我和小胖半小時後才懶懶地上路,餘下的寶哥等更是在那睡了一覺才出發。反正下午的路程輕鬆,沒人太當回事,晚上能到就行了。

人少了果然無趣,我和小胖兩人一前一後飛騎,午後的太陽尤為毒辣,曬得人腦袋暈暈的。我們沿著小金河河穀騎行,一路上有很多吊橋,我和小胖每遇一座都要跑到橋上去踩踩、搖搖,腳下水流很急,晃悠悠地在橋上行走甚是刺激。待出了河穀,視野開闊起來,路兩邊多出許多蘋果樹和花椒樹,我們倆賊手賊腳地去摘了幾個一啃,又酸又澀。蘋果也就罷了,那青花椒我們從來沒見過,就好奇地往口裏一放,哇,那個味兒,舌頭跟打了麻藥一樣,幾十分鍾都回不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