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算是進入藏族聚居地區了,路上有幾道崗,有武警公安把守,設有路障,過往車輛都會查驗,我們過去時也要查身份證,讓人感覺很緊張。
這裏的路麵大都是平整的柏油馬路,僅有幾段由於地震塌方,略為難行。其中有一段超誇張的大石頭路麵,且還是大下坡,一麵是峭壁,一麵是懸崖,且剛好是大河拐彎的峽口,下麵河水湍急,水聲轟隆,從這騎下去時我骨頭都快顛散了。
這裏的小學生下午放學很早,大概三四點就放學了。看著他們戴著紅領巾背著小書包一隊隊結伴玩鬧著往家裏走,俺不由得想起自己上小學時的很多趣事,於是停車拿出相機,抓拍了孩子們許多純淨的笑容與動人的表情。
丹巴美女蹤跡絕無
總算到了傳說中盛產美女的丹巴了,過了大橋就是縣城,橋下的河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渡河。這時約為下午6點,月光他們已早到一個小時,在縣城物色好了住所。
我們過了橋,前麵是一個短坡。我吆喝一聲,頭一低躬身猛踩往上衝。而走在前麵的小胖,突然騎不動了,把車頭一橫,擋在路中間。我猝不及防,一下撞上了他的單車後輪,當即滾倒在路邊一個沙堆裏,而小胖的雜牌山地車後輪則變成了麻花圈。
推著單車來到旅館,丹巴沒有修這種山地車的店鋪,得自己動手了。我們幾大專家“會診”了半天也沒找到辦法,這手工調單車輪轂,非得有經驗的行家才行,看來小胖明天又有借口可以搭車了。這小子,怎麼就絲毫看不出他懊惱或鬱悶呢?他到底是來騎車的還是來搭車的?
丹巴縣有著峽穀小城的典型特征,整個縣城擠在一條狹長的河穀中,大渡河相伴其間,四麵高山之險,飛鳥難過。河水轟鳴,聲音響徹整個小城,讓人沒法對這條著名的大河稍有忽視。
丹巴界內有個很出名的“美人穀”,離丹巴縣城大概30多千米。傳說那穀裏的妹妹個個美如天仙。不過,俺發誓,我在丹巴城待的兩天內真沒看到一個算得上是美女的,而且我們還是住在丹巴最繁華的步行街旁。後來聽人說,這兒的美女都“外銷”了,早不在這個偏僻的小地方了。難怪!唉,這兒“文明”了,發展了,害得俺連美女也沒得看了,唉!
丹巴是藏族人聚居區,戒備很嚴,大街上到處是公安和警車。一問,全是成都、重慶那邊調過來的,光我們住的旅店樓下,就停了三輛警車。看來我們進藏前對“藏獨”和安全問題的擔心完全是杞人憂天。當然,這對居民生活也造成些不便,不過現在是非常時期,穩定是第一位的,大家都能相互體諒。此外,奇怪的是,這裏開店做生意的人,大都是四川人和重慶人,絕少看到藏族人的店鋪。
晚上去吃這裏有名的“東坡肘子”,席間大夥批評寶哥翻越夾金山的表現,在天寒地凍的高原上,明知道天晚趕不及了,仍不肯搭車,以至於拖累大家一起挨凍。這是我們隊伍打出發以來最激烈的一次爭論,不過最終還是以友好協商結束。我們吵歸吵,隻要認可對方人品,隊友們不會小家子氣地記幾天仇。我們隊最大的優點就是隊友個個民主、大度,這也是我們隊最後能勝利騎到拉薩的前提。這頓飯寶哥請客,算給大夥賠罪,哈哈。
那東坡肘子真好吃,每想到這兒,俺的饞蟲都會跑出來,咽口水中……大夥有機會去那兒時,可千萬別錯過了啊!
5月27日,暴雨滂沱,沒法啟程,我們在丹巴休整一天。
攻略小記:夾金山埡口(海拔4114米)——日隆鎮(全程56千米,急下坡34千米,山腳到日隆22千米緩上坡)——丹巴(全程110千米,無比輕鬆的下坡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