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從失敗到成功
◇創業有多難
◇困惑與思考
◇又一段彎路
◇目標越來越清晰
◇Ford:福特王國的象征
◇大眾車還是豪華車
1873年,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寫了一部小說《鍍金時代》,當時美國正處於經濟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小說的名字很好地概括了那個時代的特征。後來,人們就把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的這一年到20世紀初這幾十年裏,稱為美國的“鍍金時代”。這是美國曆史上少有的經濟大發展時期。我們知道鋼鐵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經濟發展的程度,這裏有一個數字,1860—1913年,鋼產量由1200噸發展到3180萬噸;同期,鐵產量由84萬噸增加到3146萬噸,煤的開采量由1818萬噸增到5億多萬噸。在“鍍金時代”,美國出現了好幾位名垂青史的經濟、金融人物,比如,那位比亨利·福特年長將近30歲的安德魯·卡耐基建立了自己的鋼鐵王國,使得美國的鋼鐵年產量大大增加,占全世界產量的1/3,範德比爾特父子成為有名的“鋼鐵大王”。還有比亨利·福特年長二十幾歲的約翰·洛克菲勒,他也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帝國”。80年代末,美國已經建成了7條鐵路,並開始運營,美國鐵路總長度占當時世界鐵路總長度的一半。鐵路的建成通車,極大地改變了空間距離,從美國南部到北部,東部到西部,坐火車隻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到達。隨著鐵路的運行,新的難題又出現了,在城市內部和鄰近城市之間,馬車還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馬車運輸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現代工業的發展呼喚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來替代馬車。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交通工具呢?當時的美國地廣人稀,同時擁有人數眾多的中等收入階層,在這種情況下,汽車作為新的交通工具無疑是最適合的。
亨利·福特剛好就遇到了這樣的時代,他也緊緊抓住了時代給予他的機會。這正應了那句話,成功要有機會,而且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當時,美國幾乎所有的有識之士都讚成鼓勵發展汽車工業,但是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盡快把汽車從試驗階段推向生產階段。19世紀末以前,美國大多數人的交通工具還是馬車,貴族和有錢人家都擁有私人馬車,豪門的貴婦、先生們出門都要坐馬車,但是到了19世紀末,美國汽車業即將興起之前,那些生產馬車和自行車的製造業已經從興盛走向徹底地衰敗,與此同時,大批生產商和工程技術人員開始轉向汽車行業,試圖尋求新的發展出路。這為汽車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人才和資金的有力支持,而且在發展汽車方麵,全美國恐怕沒有比底特律更適合的城市了。
底特律作為五大湖交通樞紐,交通極其便利,80年代以來,機械製造業就蓬勃興起,製造各種型號的船用發動機,擁有大批熟悉蒸汽機和各種內燃機的技師和工人,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都得天獨厚。萬事俱備,底特律汽車發展很快將迎來高潮時期。
盡管外部條件如此優越,但是,在現代美國,哪怕是小規模的生產,沒有機構的力量和大規模的資金作保證,都是很難進行的。於是,在19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頭腦靈活的亨利開始尋找讚助人。他已經無法安分地待在實驗室替別人設計和製造樣車。他更想當一個汽車製造商,實現自己更大的理想。
梅伯裏市長再一次幫助了他,為他介紹了底特律的大商人威廉·H。墨菲,就在幾個月前,這位大商人對亨利的“不用馬拉的大車”產生了興趣,經過考察,他認為亨利所做的事會給他帶來不小的利益,於是最終決定讚助亨利一筆錢。1899年8月5日,在底特律市卡斯大街1343號,底特律汽車公司正式宣布成立,亨利·福特出任公司的總工程師和合夥人。這是亨利·福特的首次創業。
梅伯裏市長的支持,底特律地位很高的大商人墨菲的出資,無疑是向外界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汽車工業的商業前景將是無限光明的。於是,當時底特律市一大批顯赫的人物都參與了這個公司的投資。他們中既有參議會的議員,也有各行業的大實業家。這些人總共出資1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