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善行中國,善行永遠(1 / 1)

2014年3月6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與參加全國“兩會”的河北代表和河北委員座談時,再一次高度肯定“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搞得很好!在培育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係在燕趙大地落地生根方麵,起到了很好作用!”

還沒有哪一本書的寫作帶給我這麼多的感動。

還沒有哪一本書的寫作讓我一次次淚眼朦朧。

我一次次停住敲打鍵盤的手指,拭去淚水,平複心情。

雖然寫在書中的這二十八個典型事跡我大都比較熟悉,但再一次重溫他們的故事,我仿佛又一次走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在這裏,到處都是溫暖,到處都是深情,到處都是愛心,到處都是善行。以致我有些懷疑:在人們一再指責這個時代“道德滑坡”、“人情冰涼”的時候,這些人,這些事,都是真的嗎?

我不得不說,是的,都是真的。因為,知道 他們的不是我,而是天下人;因為,他們感動的,不是我一個,而是全中國!

那麼,在他們的身上,是什麼讓我們如此感動?

寫過之後,聽過之後,想過之後,我更加堅信這個答案:是善行,是始終沒有泯滅的閃耀在人性深處的那一團熾熱明亮的火光——道德之光。

是的,我不否認在這個紅塵滾滾的時代裏,“道德滑坡”、“人情冰涼”的事實。從對小悅悅這個孩子生命的冷漠,到對摔倒老人的不敢攙扶……但是,我更相信,在“道德滑坡”的同時,正有一雙雙大手,一副副肩膀,阻滯著,托舉著,拯救著;在“人情冰涼”的後麵,正有一顆顆心靈,一聲聲呼喚,溫暖著,撫慰著,燃燒著……

這就是善行,這就是力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類社會的曆史,不就是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中前進的嗎?每一個時代,都有光榮與驕傲,也有不盡如人意的缺憾。我們必須對道德建設的長期性、複雜性、反複性和艱巨性持有足夠的認識和心理準備。麗日藍天下的霧霾,溫暖春天中的寒流,還會不斷地出現。但是,亡羊而補牢,知恥而後勇,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走過泥濘,便是坦途!

麵對不盡如人意的現實,可以慨歎,可以針砭,但更需要激勵,更需要感召,更需要建樹,更需要引領!

正像中央正在大力推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係建設,正像河北正在大力暢行的“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

就在本書即將出版的時候,2014年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以政治局集體學習的形式詮釋、弘揚和倡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示了中共中央異乎尋常的重視和決心!

中央政治局這次集體學習之前的2月12日,《人民日報》等全國各大媒體正式公布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我們或許可以這樣去理解、去解釋:在這二十四個字中,第一個字是“富”。這是中國的現實。的確,目前的中國,是一個富裕的中國。但是,富裕之後,更需要充實更多內涵,那就是後麵的列舉。那是我們的努力,那是我們的任務,那是我們的方向。但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最後的一個字“善”。“善行河北”的“善”!

善行河北,善行中國,善行人間,善行永遠!

在中國的大地上,有多少人的善行讓我們感動?誰也說不清。

因為有了他們,國人的心靈被一次次打動;因為有了他們,公眾的世界被一次次照亮。這億萬人群,相會在一個信念中,相聚在一麵旗幟下,他們默默擔承的肩背,就是泰山、華山、太行山——那是中國的脊梁!他們浩浩奔流的血液,就是長江、黃河、鬆花江——那是中國的動脈!而他們樸實且高尚的靈魂,正是我們所向往的和正在著力構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定會成為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最普適、最恒久的道德體係,她將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正能量,釋放成最高亢、最優美的進行曲和交響樂,助力美麗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隻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是的,春天來了,芬芳滿天,善行遍地。

光明在左,希望在右,夢想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