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杜勃羅留波夫
(1836~1861)俄國文學批評家、政論家。1836年2月5日出生在下諾夫哥羅德(今高爾基市)的一個神父家庭。1848至1853年在尼日哥羅德正教中學肄業。1853年入彼得堡中央師範學院。在學期間,組織秘密小組,閱讀並討論別林斯基的文藝評論、喬治·桑的小說、費爾巴哈的哲學著作等,還秘密傳閱當時列為禁書的赫爾岑的文章。1855年創辦了一份手抄刊物《傳聞》,並寫作了一些抨擊專製製度的政治諷刺詩,如《奧列寧墓前悼辭》、《尼古拉一世之死的頌歌》等。由於思想進步,曾與師範學院院長發生衝突,院方以放逐西伯利亞相威脅,經進步教授的救助才得幸免。1856年寫了長篇論文《俄羅斯語言愛好者談話良伴》,投寄《現代人》雜誌,受到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賞識,並因而結識涅克拉索夫。1857年正式參加這一雜誌的編輯工作。1858年開始主持它的最重要的一欄即評論欄。1859年又開辟諷刺欄《口哨》,嘲笑農奴製和自由主義的反動報刊。
杜勃羅留波夫一開始就作為比較成熟的批評家出現,50、60年代之交,在農民革命運動高漲的形勢下,迅速地形成了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立場。1857年終發表了論薩爾蒂科夫-謝德林的《外省散記》一文,深刻分析並批判逆來順受與對社會無所懷疑、無所追求的社會"壓艙物"以及"多餘的人"的形象。1858年寫成的《俄國文學發展中人民性滲透的程度》,從反映人民大眾(主要是農民)的真正處境和衛護人民利益的觀點,考察了俄國文學的發展過程。1859年先後發表《什麼是奧勃洛莫夫性格?》和《黑暗的王國》。前者根據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和岡察洛夫的作品,深刻分析了產生"多餘人"的社會條件、他們的蛻化過程和奧勃洛莫夫的寄生性質,認為隻有同奧勃洛莫夫性格作鬥爭,才能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新人。後者係統地分析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劇本,指出他的劇本的基調是揭露社會關係的反常:一種人專橫頑固,一種人備受欺壓;而所謂"黑暗的王國"則是指農奴主和憲兵所統治的沙皇俄國。1860年發表《真正的白天何時到來?》一文,著重分析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前夜》,批判自由主義貴族的消極被動和無所作為,同時指出俄國已處在革命前夜,同本國專製農奴製壓迫作鬥爭的新型革命家、"俄國的英沙羅夫"必然出現。此文的發表,促使屠格涅夫同《現代人》雜誌公開決裂。1860年5月因肺病出國治療,到過德國、瑞士、法國和意大利。在國外期間寫成了《俄國平民的特征》(1860)和《黑暗王國的一線光明》(1860)。後一文主要分析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悲劇《大雷雨》,特別重視劇中卡捷琳娜這種富於反抗精神的婦女典型在俄國的出現,認為她的反抗是沙皇黑暗王國中的一線光明,也標誌著俄國文學在反映人民的覺醒、表現追求自由生活的新型俄羅斯性格方麵前進了一大步。1861年 7月杜勃羅留波夫尚未康複,即行返國,投入繁重的編輯工作與寫作活動。當年寫的關於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專論《逆來順受的人》,一方麵回答陀思妥耶夫斯基對"功利主義者"的指責,闡明文學的意義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另一方麵肯定了他前期作品的成就,同時指出,他的世界觀中有消極方麵,有的人物的發展違反忠實反映生活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