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語言的力量30(3 / 3)

當麵試官喊到自己的名字時,就應有力地答一聲“是”,然後再進門。如果門關著的話,就要以裏麵聽得見的力度敲門,聽到回複後再進去。開門關門盡量要輕,在向招聘方各位行過禮之後,清楚地說出自己的名字。

在沒有聽到“請坐”之前,絕對不可以坐下。麵試官還沒有開口,就順勢把自己掛在椅子上的人已經被扣掉一半分數了,從門口走進來的時候,也要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地走。坐下時也不要在椅沿上輕坐,要舒服地坐進去,並攏雙膝,把手自然地放在上麵。

使用過分誇張的敬語是一件令雙方都很尷尬的事。所以,對這一點要在平時待人接物上下工夫,如習慣於對長輩說敬語等。

說話時不要低頭,要看著對方的眼睛或眉間,不要回避視線,也不要一味直勾勾地盯著對方的眼睛。做出具體答複前,可以把視線投在對方身後的背景上約兩三秒鍾作思考,思考時間不宜過長,開口回答問題時,應該把視線收回來。

無論談話投機與否,你都不要因此分散注意力,不要四處看,顯出似聽非聽的樣子。如果你對對方的提問漫不經心,或是隨便解釋某種現象以表現自己的高明,或是連珠炮似地發問,讓對方覺得你過分熱心和要求太高,這些都容易破壞交談,都是不好的交談習慣。

在麵試場上,常會遇到一些不熟悉或曾經熟悉現在竟忘記或根本不懂的問題。麵臨這種情況時默不作聲、回避問題是失策的,牽強附會、“強不知為知之”更是拙劣,坦率承認方上策。

13-10>>>服飾:自我的延伸

以前,人們穿衣服總遵守著一定的原則,因職業不同而穿不同的服裝。古時候工匠穿著印有商號的外衣,18~19世紀,人們也因職業不同而穿著不同的服飾,服裝標誌著人的職業和社會地位。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不願讓人從穿著上看出他們的職業和經濟能力,而是想充分彰顯個性。反過來說,人的內心比以前更直接地表現在穿著上。這對研究內心分析法的人來說,反而更有用武之地。

“衣服是人的第二皮膚”,服裝能非常清晰地表現出人的性格和心理狀態。

最初,人是赤身裸體的,為了將自己的身體隱藏起來才穿起了衣服。實際上,穿上衣服卻反而暴露了自己,這是因為人自己選擇的服裝,表現了從赤身裸體的肉體上無法窺知的內心情緒。

從這個意義上看,衣服是人的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認為衣服就是“他自己”。人的自我暴露在外表上,心理學將這稱作“延長自我”。根據“延長自我”的理論,人穿上衣服,戴上裝飾品,會暴露出更多的自我。

喜歡穿著華美服裝的人,意味著他懷有很強烈的自我顯示欲,同時,他可能具有歇斯底裏的性格,這種人對於金錢的欲望特別強烈。

此外,有些人非常喜歡結著本色的領帶或愛用本色的物品。這類人的自我意識很強。當然,也有些人很不喜歡打領帶,他們屬於同一種類型。

有種人穿著樸素,他通常屬於順應型。不過,其中也有人對某部分裝扮非常講究,例如領帶或襪子。這種人也屬於順應型,他們在某些方麵非常能夠堅持自己的主張,也是頗有個性的類型。

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的觀點,這種人所以要重視某部分的打扮,無非是要掩飾自己容貌上的若幹缺陷。例如,有些女性對於自己的容貌缺乏信心,也就是懷疑自己沒有吸引男性的能力,所以,才喜歡穿上超級迷你裙。甚至有些男性禿發嚴重,於是,他就故意穿上昂貴的鞋襪,借以顯示自己的優點。這種類型的人對於自己的弱點,滿懷著矛盾心理。

此外,有一種人卻保持著中間立場,他們適時地改變流行,選擇適合自己的部分來應用,這一類人能夠很適度地尊重自己的主張。

有時候,某些人會因為情況不同而改變嗜好,甚至穿起完全沒有經過選擇的服裝,這種人顯然是因為情緒不安所致。他們有意脫離單調的工作,希望過上富有變化的生活,所以說,這表示了一種逃避現實的願望。

有些人一直都穿著固定格調的衣服,但是有時候,他突然改穿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服裝。例如,他平時穿著固定樣式與格調的西裝,但有一天,他卻忽然改穿夾克和鮮豔的休閑長褲,甚至改換完全不同顏色的領帶,結果引起同事的好奇:“他今天有什麼事嗎?”

不管從表象或精神方麵說,這種人的內心必然受到了某種刺激,使他在想法上發生若幹變化,所以,在他們的心靈深處,通常都會懷有某種情緒。

[戀愛中的身體信號]

每個人在其一生中,免不了常在感情中打轉,而以愛情最令人神往。多少人在愛情的花園外徘徊,希冀能一睹園內的繽紛世界,可是,因為對異性的不了解,有的人不能得其門而入。

若要了解對方,光靠語言的溝通是不夠的,因為語言在某種場合下,也會成為人類所常戴的麵具。要真正了解對方,進行心靈上的溝通,使愛情之花綻放,還必須懂得使用和了解戀愛中的身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