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是人,他都是有耐性的!英吉利堂堂“日不落帝國”,低三下四的給大清派了倆批使臣想用和平的方式打開大清的國門,結果沒能成功。英王覺得軟的不行得來硬的,便秘令東印度公司,開始往中國買起了鴉片,希望以此來打開大清的國門。
現在我們看來,鴉片這東西可以說是禍害中國一百多年了。魯迅曾說過,外國人是用鴉片看病,中國是拿鴉片當飯吃。但當時人們卻沒這感覺,抽鴉片那是“高大上”的表現啊,沒錢誰抽的起這玩意。一時,大清的煙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英國人也將更多的鴉片銷往中國。農民在田間地頭來上一口就有勁耕地,當兵的抽上一口才能去肯操練,甚至皇上在宮裏都能聞到鴉片煙的香氣,皇帝循著氣味前往,竟發現太監正躺在床上吞雲吐霧呢,你說這叫什麼事兒啊!
那時的皇帝已經成了道光帝,道光帝也不是昏君,他看到了鴉片輸入中國後中國人開始抽煙成癮,頓覺長此以往中國人就毀了。同時他也看到原來通過買絲綢、茶葉、瓷器的白銀都流入了英國,大清直接從貿易順差成了貿易逆差,大清國沒錢也不成啊。於是他派林則徐為親差大臣督撫廣州,著手處理鴉片的問題。
林則徐是個鐵杆的禁煙派,他曾給道光上書說“若鴉片不禁,則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朝廷幾無可以充餉之銀。”他一來廣州,就先給廣州的年輕人來了場“考試”,考試當天院門禁閉,卷子發下來後考生們發現卷子裏都夾著張條子,上麵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知道的煙館位置以及吸煙的人。廣州是當時對外開放的唯一一口,學生的思想也比較活躍,知道鴉片的危害,於是在學生們的大力配合下,林則徐開始查封煙館,號令抽食鴉片者戒煙,一時間廣州城的風氣大為改觀。與此同時,林則徐照會駐廣州的外商,責令他們交出鴉片,同時保證以後不再往中國販賣鴉片,否則給予嚴懲。聽到這話,有的外商認了,交了鴉片離開中國,反正之前往中國賣鴉片賺的也早夠本了。但還有部分人找到了在澳門的英國商務監督查理-義律,而義律非但沒讓他們交出鴉片,還把人都聚集在了洋館內,企圖頑抗到底。而在林則徐禁煙的34天時間裏,林則徐、鄧廷楨等人在兩廣、閩浙等省份共收繳鴉片煙19187箱又2119袋,總重量1188127公斤。
天不遂人願,洋館內不全是外國人,還有中國勞動者,他們知道了這個消息直接上報給林則徐,林則徐還沒動手,一堆中國人就把洋館給圍了,碎磚爛瓦西紅柿雞蛋的一招呼,義律也沒了脾氣,隻得讓那些鴉片販子交了鴉片。林則徐坐享其成,將鴉片煙集中在虎門海邊,來了場“虎門銷煙”。現在有不懂的人說林則徐是在海邊點火燒鴉片煙,這是不對的。像鴉片這種毒品的銷毀是絕對不能用火燒的,這高溫一加熱豈不是直接提純了,所以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鹽鹵等化學材料稀釋分解。當時也不和今天做化學實驗一樣還有什麼廢氣廢水的後續處理,銷煙的廢水被直接排入珠江後流入南海,所以當時沿海的漁民要是從南海裏捕魚吃都能吃上癮,因為入海口那一片的鴉片濃度很高啊。但不管林則徐是怎麼銷毀這些鴉片的,“虎門銷煙”一事也成中國對外抗爭的一件大捷,被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留作後人觀瀾懷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