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舊世界與新世界作比較,那麼舊世界應該是一個更為廣泛而且更加多樣化的大舞台。大約在公元前6000年或公元前7000年,在豐饒的亞洲和尼羅河流域,已經出現了一個文明部落社會,它可以與秘魯的文明並駕齊驅。而那時的很多地區都比今天要富饒得多,如土耳其斯坦西部、阿拉伯南部以及波斯北部等,在這些地區都發現過早期人類群落社會留下的遺跡。在相對低窪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埃及,首先發現了寺院、城市、灌溉係統,並找到了超出單純的原始人部落的社會組織的最早證據。那時,底格裏斯河與幼發拉底河都通過各自獨立的河口流入波斯灣,蘇美爾人正是在這兩條河流的中間區域,建立了第一個城市。幾乎在同一時期,但確切時間不是很清楚,埃及也展現出它偉大的曆史裏程碑。
蘇美爾人的皮膚呈棕色,有著高聳的鼻子。他們使用過的文字,是我們現在能夠破解的,他們所說的語言,也是我們現在能夠聽懂的。他們不僅學會了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而且還懂得磚塊被太陽曬幹以後,能建立高大的塔狀廟宇。這裏有著質地優良的黏土,他們也方便在黏土上寫字,所以他們書寫的文字被我們很好地保存到現在。他們那時還沒有馬,但已經開始飼養綿羊、山羊、牛和爐。他們排成密集的隊形,手持長矛和皮製的盾牌徒步作戰。他們用羊毛做成衣服,還學會了剃頭。
幾乎所有的蘇美爾城市都是獨立的,有自己信奉的神靈和祭司。但是也有些例外,某個城市因為具有某種優勢,掌控著另一個城市,並要求它的居民進貢。在尼泊爾曾經有一個非常古老的碑文記載著這樣一個“帝國”,這是有史以來最早記載過的帝國,即蘇美爾的伊勒克城市“帝國”。它的神靈和祭司國王統治著從波斯灣到紅海的廣大疆域。
最初,文字隻是畫圖記事的簡單形式。人類在新石器時代之前,就開始嚐試寫文字了。前麵提到的阿濟爾人的岩畫,算得上是人類文字的開端。岩畫的絕大部分,所記載的都是遠征和狩獵的情形,而人物的形象也大都用簡單的線條來表明的。在有些圖畫中,作畫的人隻是簡單地用一兩條橫線和一條豎線來勾勒一個人的大體輪廓,並沒有刻畫出頭和四肢的完整形象。通過這種畫演變到簡練的象形文字,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簡單的過程。蘇美爾人用小木棍在黏土上寫下想要表達的文字,但是過不了多久,這些文字就難以辨認了,不能認清文字表達的真正意思;而埃及人,他們把文字寫在牆壁和莎草(最早的紙)上,所以我們臨摹他們的文字時就很容易,這些文字也就得到了保存。我們把蘇美爾人的文字叫做“楔形文字”,因為他們所寫文字都呈楔形。
當圖畫不再表示某個實物的意思,而是演變成表示類似的物體時,人類的文字文明又踏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裏程碑。今天被一定年齡段兒童所喜歡的畫謎使用的就是這樣的表現方法。這就好比我們畫出一個支著帳篷(camp),帶有鈴鐺(bell)的營地,孩子們就歡喜地猜想,這是一個蘇格蘭人的名字“campbell”。蘇美爾人和今天美洲印第安人的語言非常相似,是一種用音節堆砌而成的語言,這種語言的好處在於可以說明圖像不能說明的意思,能夠產生音節文字。與此同時,埃及文字也得到了類似的發展。那些其他民族的語言原本沒有確切的音節,後來也開始學習並使用這些象形文字,還對它進行了一係列的調整修改和簡化,最終發展成字母文字。實際上,各個國家使用的所有字母文字,都是由埃及的象形文字(祭司文字)和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演變而來的。而在中國也層曾經產生過通用的象形文字,隻是沒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沒能演變成字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