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走進埃及、巴比倫和亞述(1 / 2)

閃米特人對埃及實行了“牧人王朝”的統治,但埃及人從來沒有心甘情願地接受過。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埃及爆發了一場轟烈的愛國運動,這些外來的侵略者被驅逐出境。隨後,埃及迎來了複興的新時期,埃及學家把這一時期稱為“新帝國”。埃及,這個在希克索斯王朝入侵以前還沒有統一過的國家,現在才完成了統一大業。埃及陷入長期被征服的歲月中,但他們並沒有因此屈服,反而激發了他們旺盛的鬥誌,埃及的法老也成了一個野心勃勃的征服者。現在,他們用從希克索斯王朝搶奪來的戰車和戰馬來武裝軍隊。在阿米諾菲斯三世和托多美斯三世執政時期,埃及的勢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擴展,延伸到了亞洲的幼發拉底河流域。

下麵我們將要講述的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尼羅河文明,這是兩個曾經相互隔絕的文明,此後兩者經曆了一場曆時千年的戰爭。兩國開戰的初期,埃及占有明顯的優勢。那些輝煌的王朝都曾引領埃及走向繁榮,如托美多三世、阿米諾菲斯三世和四世、以及哈達蘇女王在內的第十七王朝,還有在位67年被稱為摩西法老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第十九王朝。當然,埃及在此期間也有幾次衰落的時期,曾經被敘利亞和南部的埃塞俄比亞人征服過。美索不達米亞先是由巴比倫統治,後來統治一段時間的還有赫梯人和大馬士革的敘利亞人。敘利亞人一度征服了埃及。而這時,生活在尼尼微城的亞述人的局麵也起伏不定,有時尼尼微城被征服,有時敘利亞人在統治著巴比倫的同時,還去攻打埃及。因為受到篇幅的限製,我們不能在這裏給大家詳細地講述埃及軍隊與來自敘利亞、小亞細亞以及美索不達米亞的不同閃米特人的交鋒情形。不過,此時這些軍隊裝備已經有了大批的戰車,盡管在戰爭中和慶功宴會上才使用馬匹,但馬匹從中亞傳入古代文明地區已經是一種進步了。

在那段遠古的時代中,還出現過幾位偉大的轉瞬即逝的的征服者,如米坦尼的國王塔楚拉達曾經征服過尼尼微城,亞述王提革拉特·帕拉沙爾一世曾經征服過巴比倫。最終,成為當時軍事力量強國的、最為強大的民族是亞述。公元前745年,拉革拉特·帕拉沙爾巴比倫被提革拉·帕拉薩三世所征服,並建立了曆史學家所稱“新亞述帝國”。在此期間,鐵已經從北方傳入文明國家,首先學會使用鐵的是亞美尼亞人的先驅赫梯人,並且把這種方法傳給了亞述人。後來,亞述被薩爾貢二世篡奪了王位,他開始用鐵器武裝自己的軍隊,亞述也因此成了第一個信奉鐵血主義的強權國家。薩爾貢的兒子塞納克裏布曾經率軍攻打埃及,但卻以失敗告終,造成失敗的原因並不是軍事上的問題,而是瘟疫的蔓延。後來,在曆史上以希臘名字薩達那帕爾斯而著稱的國王,即塞納克裏布的孫子阿舒巴尼泊,於公元前670年征服埃及,而此時的埃及已經是在埃塞俄比亞王朝統治之下的國家,薩達那帕爾斯隻是代替了前麵的征服者。

在長達千年的久遠的歲月中,如果我們能描繪出各個國家的政治版圖,就會發現埃及像一條在顯微鏡下忽大忽小的變形蟲。此外,我們還能看出亞述人、敘利亞人、赫梯人和巴比倫等閃米特國家的變化不定,一會兒相互吞並,一會兒相互分離。也能在小亞細亞的西麵看到一些愛琴人的小國家,如呂底亞(都城為薩底斯)和迦利亞等。在公元前1200年,或許更早一些,有許多新興民族的名字從東北和西北陸續進入了舊世界的版圖,他們很可能是某些未開化的群落。他們已經使用了鐵製的兵器和馬拉戰車,他們還像北部的愛琴人和閃米特人進攻。在很大程度上,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是從雅利安語中演變而來的。

波斯人和米提亞人在黑海和裏海東北部過上了定居的生活。從曆史記錄上看,人們曾經把薩爾馬提亞人、塞西亞人與他們混為一談。此外,亞美尼亞人從東北或西北麵來來到這裏。穿過水路屏障,通過巴爾幹半島來到這裏的還有弗裏吉亞人、西米裏人和被稱為當今希臘祖先的古希臘部落。這些雅利安人,不論是來自東部還是西部,他們每到一處就搶奪一次,他們是有著親緣關係的、以掠奪為生的同宗同族的強悍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在東部還隻是打劫邊民,而他們在西部卻是攻打城邦、掠奪領地,文明的愛琴人被趕走了。愛琴人備受壓迫,迫不得已在雅利安人的勢力之外尋求新的家園。一些愛琴人來到尼羅河三角洲,試圖能再次過上安穩的生活,卻沒想到受到了埃及人的攻打。一些愛琴族的伊特魯亞人好像是從小亞細亞渡海,在荒無人煙的意大利叢林曠野中建立了新的國家;還有一些來到東南海,並建立了自己的城邦,他們就是曆史上的腓力斯人。

我們將會在後邊的章節中詳細地介紹這些強行闖入的古代文明領地的雅利安人的情況。在這裏,我們隻能簡單地交代這一古代文明地區的遷徙和動蕩的原因,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600年間,這些未開化的雅利安人從北部和荒原中走出來,逐漸向前推進,不斷入侵,導致了該區域的興起和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