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飲食(1 / 3)

白蘭地

“白蘭地”是英文brandy的音譯詞,它源於荷蘭語,意為“燃燒之酒”。法國科涅克盛產白蘭地,其名牌白蘭地的產量和質量均居世界第一,白蘭地商標上常以一些英文縮寫字母來表示酒的增陳年度。如V.O表示10~12年;V.S.O表示12~17年;V.S.O.P表示17~25年;X.O表示40年。最早運銷中國的西方白蘭地酒是“斧頭牌三星白蘭地”。

威士忌

“威士忌”一詞源於歐洲凱爾特民族語言,原指“生命之水”。威士忌是以大麥芽和其他穀物為原料,加酵母菌發酵,經過蒸餾釀製後,再用木桶長期貯存、陳化後得到的烈性酒。威士忌酒呈琥珀色,味醇香而微辣,和白蘭地、朗姆酒、金酒同為享譽國際的名酒。威士忌酒一般作為飯前酒或雞尾酒的基酒。

馬爹利

馬爹利出自葡萄牙,是一種在葡萄酒釀製完成的後期,加入烈性酒和蜜糖等,將酒質改變,而製成的一種強化葡萄酒。馬爹利屬於中性酒,味略幹辣,作為飯前開胃酒飲用最佳。

伏特加

伏特加最早出現於俄國,這名稱來源於俄語的“伏達”一詞,意為“水”。俄國釀製的伏特加酒選用一些特殊的穀物做原料,特別是冬麥,加以清純的冰川水蒸餾,再通過木炭過濾清潔。伏特加是一種酒精度很高的酒。

雪利酒

雪利酒最早出現於西班牙的南部城市安達盧西亞,該地區的土壤硬,呈白色,多白堊,因此適宜釀製雪利酒。當時的雪利酒叫“塞克”酒。雪利酒有兩種,“菲諾”和“歐羅索”。這兩種酒開始時都製成葡萄酒,再加白蘭地,然後封於櫟木大桶內,進行一種名叫“索樂拉”的釀製過程。“菲諾”通過“索樂拉”過程後味淡且細膩,幹型,呈淡淡的金黃色。味道香溢。“歐羅索”雖不如“菲諾”喝後開胃,但芳醇、濃厚,呈深金黃色。

雞尾酒

雞尾酒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酒摻入鮮果汁或果子露、香料以及苦味劑配製而成的酒。關於雞尾酒的來曆,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雞尾酒誕生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是紐約州韋斯切斯特一家小酒館一個名叫貝特西的女服務員發明的。據說,有一天,當這家酒館各種酒都快賣完的時候,一些軍官進來喝酒。貝特西就把所有剩下的酒就都倒在一個大容器裏麵,從一隻大公雞的尾巴上拔下一根毛,用它來攪勻幾種摻在一起的酒,然後把這酒拿給軍官們喝。當時,有一個軍官(法國人)舉杯用法語喊了一聲“雞尾萬歲”。“雞尾酒”便由此而得名。

另一種說法是:1795年,美國的一家藥店老板,製造出一種摻入蛋黃的飲料。新奧爾良說法語的居民把這種飲料稱為Coquetier。後來,人們逐漸把這種藥用飲料忘掉,並用此名改稱一般含酒混合飲料,而Coquetier發音近似“雞尾”的讀法,故將此酒命名為“雞尾酒”。

香檳酒

法國釀酒曆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法國香檳地區就開始種植葡萄和釀製葡萄酒了,但那時釀製的葡萄酒品質差,叫灰葡萄酒。1668年,在該地區奧維利修道院擔任管家的佩裏農決心釀造味美可口的葡萄酒。他把各種灰葡萄酒摻和在一起,然後裝瓶、用軟木塞密封好,放進酒窖裏。第二年春天,當他把那些酒瓶取出時,發現瓶內酒色清澈、明亮誘人,一搖酒瓶“砰”的一聲巨響,他嚇了一大跳,發現瓶塞不翼而飛,酒噴出了瓶口,滿室飄香。大家爭著品嚐新酒,對其甘美可口的滋味讚不絕口。人們奔走相告,把這種酒稱為“爆塞酒”、“魔鬼酒”。但這隻是初步成功。佩裏農繼續研究,反複試驗,終於獲得了成功。後來,人們便以它的產地命名為香檳酒。香檳酒已成為舉行歡慶活動時的最佳飲品,如在比賽勝利時,人們常會打開香檳酒以示祝賀。

酒吧

酒吧是酒館的代名詞,英文名叫Bar,與英語單詞“bar”(一根橫木)相同。

酒吧起源於美國西部大開發時期。最初,美國西部的牛仔十分喜歡聚在小酒館裏喝酒。因為他們都是騎馬來的,所以酒館老板便在館子門前設一根像柵欄一樣的橫木,供他們拴馬。後來,汽車取代了馬車,騎馬的人逐漸減少,這些老舊的橫木也多被拆除。有一位酒館老板不願意扔掉這根已成為酒館象征的橫木,便把它拆下來放在櫃台下麵,沒想到卻成了顧客墊腳的好地方,受到顧客好評。其他酒館聽說此事後,也紛紛效仿。由於橫木在英語裏念做“bar”,所以人們索性就把酒館翻譯成“酒吧”,就跟把糕餅“pie”譯成“派”一樣。

啤酒

啤酒又叫麥酒,用大麥芽及啤酒花為主要原料。1972年7月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營養食品會議上,啤酒被宣布為營養食品。啤酒按顏色可分為黃色、黑色、褐色3種;按發酵情況分生、熟兩種,亦即鮮啤酒和貯藏啤酒。不少人以為德國是啤酒的故鄉,其實啤酒起源於地中海沿岸,早在幾千年前,巴比倫人、亞述人就用大麥釀製啤酒了。後來由希臘人、羅馬人傳入歐洲各地,18世紀傳入東方各國。

啤酒之最

啤酒消費量最大的國家:美國。

最古老的啤酒廠:德國慕尼黑的威亨斯蒂芬啤酒廠。該廠自1040年以來,生產從未中斷。

最大的啤酒廠:美國聖路易斯市的安赫森-布施啤酒廠。該廠建於1852年,年產啤酒84.8億升。

最大的啤酒館:德國慕尼黑的馬爾蒂澤啤酒館。它有5500個座位,1829年開辦。

最大的啤酒杯:馬來西亞一家錫器公司,為慶祝該公司成立100周年,用錫製一個重1.8噸、高約1.98米的啤酒杯,可裝4000升啤酒。

最大的啤酒市場:德國的達姆施塔特-埃伯曼施塔特的布魯諾·馬魯恩啤酒市場。這裏出售48個國家的249家啤酒廠生產的900多種啤酒。

收集酒標最多的人——美國人歐艾斯特。他收藏了世界各國的12.5萬多枚啤酒商標。

幹杯的由來

據說“幹杯”一詞起源於16世紀的愛爾蘭,原意為“烤麵包”。當時的愛爾蘭飲酒者常有這樣的習慣,將一片烤麵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純性。直到18世紀,“幹杯”才有今天的含義,並且發展成祝酒頌詞。

可樂

“可樂”是一種利用可樂果實為原料製成的飲料。“可樂”是一種原產於非洲西部熱帶地區的梧桐科小喬木,每年有兩次花期和果期。可樂有紅可樂和白可樂兩種。可樂種子含咖啡堿和可可堿,既可用作飲料,又可作為神經興奮劑入藥,還可做可樂巧克力糖、可口可樂等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