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服飾(2 / 3)

迷你裙

迷你裙(Mini-skirt),又稱超短裙,是一種長度隻及膝蓋以上的裙子,迷你裙的其中一個定義是若你在直立時,你的食指和無名指可觸及裙的底邊。1965年由英國的服裝設計師瑪莉·奎特(Mary Quant)推出後,使世界時裝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超短型時代,一度風靡世界。

盡管法國設計師Courrèges也常常被指為迷你裙的發明人,一般還是將迷你裙的發明歸功於由迷你汽車產生靈感的服裝設計師瑪莉·奎特。因此關於迷你裙發明人的爭議就此而起。有些人認為電影“被遺忘的行星”的演員Anne Francis製作的迷你裙才是迷你裙的起源。《時尚》雜誌的“年輕主義”編輯Marit Allen則認為,John Bates才是迷你裙的創始人。她所創造的這種曆史上從未有過的超短裙,長度僅至大腿中部,是具有梯形輪廓的斜裙。適應了當時人們喜愛體育運動的需要,充滿了青春活力,因此深受女青年的喜愛而流行。1968年在歐美為其流行鼎盛期。

迷你裙不斷發展,新式短裙臀部合身,下擺寬鬆,更加女性化。用料隨意,簡潔、方便。

手套

最初的手套並不是用來保暖的。在古羅馬,一些貴族和武士常常到野外去打獵,隨身帶著經過訓練的雄鷹,幫助他們捕捉飛禽。這些雄鷹都停在他們的手腕上,雄鷹的爪十分尖利,常常把人們手腕上的皮膚抓破。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在手腕上戴上一副長臂手套,用來保護手腕。後來,手套的用途慢慢地變化了,成為現在人們工作時候的防護手套和冷天的保暖手套了。

高跟鞋小史

高跟鞋源自古希臘戲劇。當時的戲劇演出還沒有舞台,為了使觀眾能清楚地看到演員的表演,有人靈機一動就設計了一種高跟的鞋,使演員穿上它能高出觀眾的水平視線。當然,這種高跟鞋不像如今的高跟鞋那樣,而是前後跟都高。

法國路易十四時代,紅色高跟鞋成了貴族們顯示身份的標誌,鞋跟上寫著金色的字,表示他們職位的等級和身份的高低。普通老百姓可是沒有資格穿的。

16世紀,高跟鞋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英國的倫敦出現,那是因為當時這兩個城市經常下雨,道路泥濘,為了避免弄髒雙腳,人們才穿起高跟的鞋。所以,那時的高跟鞋並非女性專有,而是男女都穿。

膠鞋

膠鞋最初由印第安人發明。據說400多年前,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時,看見印第安人把橡膠汁澆在腳上,等幹後脫下來,便成了不透水的膠鞋。但這種鞋經不起冷熱變化,天冷就裂縫,熱了又粘成一團,所以當時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100多年前,人們發現橡膠摻上硫磺加熱後,就不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了,這才普遍地用橡膠來做膠鞋。

襪子小史

襪子源於古羅馬婦女纏在腿腳上的細帶子。到中世紀中葉,這種習慣在歐洲廣泛傳開,並用布片代替了細帶子。16世紀時,可能是在西班牙,人們才想到把連褲長襪和褲子分開並開始像編織手套那樣編織襪子。16世紀末,英國人發明了織襪機,從而改進了製襪方法。不久,法國人富尼埃在裏昂開始生產絲襪。到17世紀中葉又出現了棉襪。直到1928年,美國杜邦公司卡羅瑟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發明了尼龍後,襪子市場才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在歐洲,第一批尼龍襪是1945年投入市場的。

運動鞋

運動鞋沒有出現前,賽跑運動員隻能在兩種鞋中作出選擇:一種是較重的底部帶有釘子的鞋;另一種就是“平底鞋”,它是由一塊帆布和一層薄橡膠合成。

1971年,美國俄勒岡大學田徑教練比爾·鮑爾曼發明了一種具有蜂窩狀底部的運動鞋,並宣布這是一雙全新的運動鞋。鮑爾曼聲稱這項與眾不同的設計是通過將橡膠倒入烘蛋奶餅的鐵模中獲得的。鮑爾曼的這項革新對於給某個體育項目定做具有科學結構的運動鞋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它使得那些職業選手以及上百萬的想保持體形的人可以表現得更好,並且能夠減少受傷的風險。

拉鏈

拉鏈最初由美國人威特庫姆·賈德森於1893年發明。1907年,在聖德貝克工程師的努力下,對賈德森發明的拉鏈又作了一些改革,終於使拉鏈變得更為方便實用。他們同時還設計製造了一批專用機器,開始大批生產高質量的拉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為了節約扣紐扣的時間,在軍裝上采用拉鏈,從而使拉鏈生產日益興隆,大大推動了拉鏈的生產。不久,美國服裝商開始廣泛使用拉鏈,拉鏈的用途越來越廣。1922年,美國人沃克專門為拉鏈創造了一個名詞:Zipper。

和服

和服是日本傳統的民族服裝,在日本稱“著物”。公元8~9世紀,日本一度盛行“唐風”服裝,後來逐漸演變成具有日本獨特風格的和服。和服用一整塊布做成,沒有線條。衣服腰身寬大,不貼身,袖子短而寬,領口大。

女裝和服的款式和花色差別是區別年齡和結婚與否的標誌。如未婚的姑娘穿寬袖和服,已婚婦女穿緊袖和服;梳“島田”式(呈缽狀)發型、穿紅領襯衣的是姑娘;梳圓發髻、穿素色襯衣的是主婦。腰帶是女裝和服的重要部件。起初腰帶僅起固定的作用,到江戶時代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裝飾品。早期的腰帶隻有2寸寬、6.5尺長,以後不斷變寬變長,到江戶末期,竟發展到9寸寬、1.2丈長。腰帶的打結方法很多,如廣泛使用的“太鼓結”(為紀念1813年江戶太鼓橋建成而命名),在後腰打結處的腰帶內墊有一個紙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個方盒。

■ 廚師為何戴白色高帽

世界各國的廚師都戴白色高帽,這樣顯得清潔衛生。但它最初隻是作為一種標誌。中世紀的希臘戰亂頻繁,城裏人往往逃入修道院避難。據說,有一次幾個著名的廚師逃進修道院,他們換上黑衣黑帽,打扮得跟修道士一樣。日子一長,他們覺得應把自己與修道士區別開來,於是將修道士戴的黑色高帽改為白色。此後,廚師們戴白色高帽便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

醫生為什麼要穿白大褂

醫生穿白大褂與防病菌密切相關。

19世紀中葉以前,歐洲的醫院仍然墨守中世紀沿襲下來的陳規陋習,不講衛生,不采取消毒措施,每年都有大批病人因細菌感染而喪生。後來,法國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發現細菌是各種傳染病的起因和媒介,他用消毒法成功地防止了啤酒變酸和蠶病流行。1868年,英國著名外科醫生列斯特把“巴斯德消毒法”應用於醫學,對他主持下的格拉斯哥醫院進行了改革,醫生、護士由原來的戴灰禮帽穿大禮服,改為戴白布瓜皮帽,穿白大褂。從此,醫務人員便榮膺“白衣天使”的美譽。

胸罩

據說,世界上第一隻胸罩是美國一位名叫菲瑪莉的女士發明的。1914年的一天,菲瑪莉為爭當巴黎盛大舞會的皇後,一時心血來潮,用兩條手帕加絲帶紮成了能支撐乳房的簡單胸罩,此舉在舞會上果然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一家緊身衣公司老板用高價購買了她的專利。從此胸罩問世,並很快在全世界婦女中廣泛流行,成為婦女衛生保健、身體健美的必需品之一。

領帶

領帶的興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後的羅馬帝國。據記載,1660年為法國雇傭的南斯拉夫克羅地亞騎兵部隊身著製服,脖頸上係著一根紅色布條,這就是今天領帶的雛形。繼法國之後,英國軍隊的軍禮服也使用這種“領帶”作為裝飾品。同時,它也進入了上層社會,成為進行社交活動的禮儀象征和區別社會地位高低的標誌。之後,它逐漸發展為今天所戴的領帶模樣。

領結

1650年的一天,法國的一位大臣上朝言事,脖子上係了一條白綢巾,並打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結。法國路易十四見後大加讚賞,並欽定領結為高貴象征,下令凡爾賽的上流人物都得效仿。愛風流的路易十四演習了打結法,一時係領結附庸風雅的人驟增,並延續下來。領結的係法很多,式樣也越來越豐富。

衣架的發明

衣架是由一個名叫艾伯特·帕克豪斯的工人一怒之下發明的,當時他是美國一家金屬絲及小手工製品公司製作燈罩的鐵匠。一天,工廠衣帽間的所有掛衣鉤已經全部被占用,他氣衝衝地拿出一段鉛絲,將它們彎成大衣肩部的形狀並在上麵加裝了一個鉤子。這個發明被其老板據為己有並取得了專利,從此金屬絲製的衣架便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