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這樣做,當然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公正;同時,他也感謝尉遲恭。假使尉遲恭真的按他的話去陷害唐儉而致其死,又安知唐太宗不會公正起來,治罪於尉遲恭呢?與朋友相處也是一樣,如果是真心待人,就應該對他加以愛護,不但幫助他渡過種種的難關,而且也要幫助他克服種種弱點。天長日久,朋友們自然會了解你的為人和品格。
充沛的感情能促進和諧深沉的交往,這種感情不是矯揉造作,而是真誠的自然流露。中國自古為禮儀之邦,用禮儀來維護和表達感情是人之常情。當然,我們說好朋友之間講究禮儀,並不是說在一切情況下都要堅守不必要的繁文縟節,而是強調好友之間要相互尊重,絕不能涉足對方的禁區。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朋友之間過於隨便,就容易侵入這片禁區,從而引起矛盾與衝突。譬如,不問對方是否空閑,願意與否,任意支配或占用對方已有安排的寶貴時間,一說起來就不願停止,全然沒有意識到對方的難處與不便;或死纏爛打地追尋對方的不願啟齒的秘密,一味探聽對方秘而不宣的私事;或忘記了人親財不親的古訓,忽視朋友是感情一體而不是經濟一體的事實,花錢不記你我,用物不分彼此。凡此等等,都是不尊重朋友,侵犯、幹涉他人的不良舉止。偶爾疏忽,可以理解和忍受;長此以往,必生
間隙,導致朋友的疏遠或厭倦,友誼的淡化或惡化。因此,好朋友之間也應講究客套,恪守交友之道。
對朋友的失禮與放肆無忌,是最能破壞友情的,其表現有以下幾種,在這些方麵我們一定要嚴格地約束自己。
(1)放蕩不羈,過於散漫不拘,令朋友對你產生厭惡之心
朋友之間,交往相處理應直率、大方、親切、不矯揉造作,方顯出自然本色;但如果過於散漫,不重自製,不拘小節,則會使朋友感到你粗魯不自重。也許你和一般人相處會以理性自我約束,但與朋友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畫腳,或信口雌黃、天馬行空,或在朋友講話時肆意阻斷,譏諷嘲弄,或左顧右盼,心不在焉。也許這是你的自然流露,但朋友會覺得
你有失禮儀,沒有風度和修養,對你產生一種厭惡輕蔑之感,厭惡你的為人,改變原來對你的印象。所以,在朋友麵前應自然而不失自重,熱烈而不失態,做到有分寸、有節製。
(2)過於張揚自我,言語無忌,傷害朋友自尊心
可能你的才學、相貌、家庭、前途等等令人羨慕,高出朋友一頭。但如果你不分場合,尤其與朋友在一起時,鋒芒畢露,過於表現自己,言談之中流露出一種優越感,就會使朋友感到你在居高臨下對他說話,在有意炫耀抬高自己。他的自尊心就會受到挫傷,很可能覺得和你有太強的距離感。因此,在與朋友交往時,要控製過於張顯自我的情緒,保持理智平衡,態度謙遜,虛懷若穀,把自己放在與朋友平等的地位,千萬不能忘了朋友的存在。
(3)不分彼此,把朋友的都當成自己的,讓朋友對你產生厭惡
朋友之間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對彼此物品的處理不慎,常以為朋友間何分彼此,對朋友之物,不經許可便擅自使用,而且不加愛惜,有時遲還或不還。一次兩次的話,朋友很可能礙於情麵,不好意思指責;久而久之則會認為你過於放肆,產生防範心理。實際上,朋友之間除了友情,還有一種微妙的契約關係。以實物而言,你和朋友之物一般都可隨時借用,這是超出一般人關係之處,但是你與朋友對彼此之物首先應該有一個觀念:這是朋友之物,更當加倍珍惜、親兄弟,明算賬。注重禮尚往來的規矩,要把珍重朋友之物如珍重友情一樣重要。
(4)不分場合不識時務地打擾朋友,使朋友對你感到厭倦
當你上朋友家時,若遇上朋友正在休息午睡,或正和親人相聚,或同別的朋友準備外出時,你也許自恃摯友,不顧時間場合,不看朋友臉色,坐下來就高談闊論,說個不停,不管朋友早已如坐針氈,極不耐煩。這樣,朋友一定會認為你太沒有教養,不識時務,不近人情,以後就會想方設法躲避你,害怕你再打擾他的私生活。所以,每逢此時此景,你一定要反應迅速,稍稍寒暄幾句就知趣告辭。珍惜朋友的時間和尊重朋友的私生活如同珍重友情一樣可貴。
(5)交淺言深,使朋友認為你是個輕浮之人
朋友是拿來交的,而不是拿來說的。與朋友相處不久,就拿朋友說事,搞得像親兄弟似的。此時,朋友已在暗生懷疑,認為你不是交友,而是另有他圖,不敢實心相處。長此以往,朋友一定會認為你過於虛浮,不願再和你交往。所以,朋友之交,理應真誠相待,切不可拿朋友當吹噓的資本。
(6)強製朋友做事,讓朋友覺得你霸道無理
想讓朋友幫忙時,不事前通知,就登門提出要求;不顧朋友是否情願,強行拉他與你同去參加某項活動,這都會使朋友感到你的霸道與無理。或許他表麵樂意做,但心中卻有幾分不快,認為你太霸道,不講道理。所以,請朋友幫忙時一定要謹守應有的禮儀,必須事先告知,采取商量口吻,盡量在朋友空閑時提出所求。同時要記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7)言辭尖酸刻薄,得理不饒人,使朋友覺得你極為可惡可憎
有時你好勝心切,在大庭廣眾前,肆意賣弄自己,貶低朋友或他人,用詞又極其刻薄,以挖苦嘲笑為能事;卻不知這樣做會大傷朋友和氣,使朋友感到人格受辱,認為你缺少家教,後悔誤交了你。也許你還不以為然,會說朋友之間開個玩笑何必當真。殊不知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再也難收回來。何況你究竟是什麼意思朋友怎麼知道?所以,朋友相處,尤其在眾人麵前,應和藹相待,互敬互慕互尊;切勿亂開玩笑,惡語傷人。
朋友之間固然無須講究太多,但也千萬不能失去應有的禮儀。
95.充分尊重朋友隱私
朋友之間,關係即使再親密,也都會有一些不願讓對方知道的東西,即所謂的隱私。與朋友相處時,對他的隱私要給予絕對尊重,不能認為這是朋友對你的隱瞞而千方百計地探問;否則,很可能與朋友產生間隙,甚至導致關係破裂。
沒有尊重就沒有友誼,就好像沒有基石就不可能築起大廈一樣。那麼,尊重從何開始呢?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尊重隻有在自尊自愛的基礎上才能產生。
作他人的朋友也意味著做自己的朋友。自尊自愛是件有益的事,人人都應當自愛。懂得自愛的人往往關心自己,這不僅是交際中重要的事,也是為人處世的重要之事。
隱私權在西方社會是一種很普遍的公民權利,是最基本的人權之一。比如自己的私生活,一般不會讓朋友過問;自己的財產,也不會輕易向朋友公開;除非受到邀請,是不會隨便去朋友家中串門兒的;除非相約,是不會與朋友一起吃一頓的……
事實上,對隱私權的保護,我國早已有之,古代聖賢大儒均視其為人性的基本部分,對其極為推崇。從我國的建築風格來看,無論王侯豪宅,還是百姓草堂,外皆有高牆圍護,內設院落分隔,既有曲徑相通,又有門窗相隔,無非是為保證自己有一個相對幽靜、自由的空間,免受煩擾,放鬆身心。
漢朝的張敞是一個高官,更是一個情種。他與妻子恩愛非常,還常常為妻子畫眉,一時在京師長安傳為佳話。但有偽道學先生以此為有傷風化,竟向皇帝告了禦狀,想讓皇帝摘下道德敗壞的張敞的烏紗帽,以匡正世風。但皇帝並不聽偽道學先生的使喚,他不僅未責怪張敞,反而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說:畫眉是夫妻間的事,我管不著。夫妻間還有比畫眉更親密的事兒,我也去管嗎?顯然,這是在保護張敞夫妻的隱私。
朋友滿腔憂愁時,找你傾訴和宣泄一番,這是他對你的充分信任。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最好做一個良好的聆聽者,冷靜地為他分析,幫他調整情緒,平緩一時的衝動。但是,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在聆聽之後,要尊重朋友,切不可泄露了隱私。
同樣,當你碰巧獲知朋友的隱私後,切莫將它作為談資,廣泛散布。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一旦這層保護膜被你捅破之後,你將落個小人之名。所以,這時宜采取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裝糊塗。
北宋時期,司馬光在當朝時受人擁戴,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誠信待人,別人有困難找他幫助或傾訴時,他總能為人保守秘密。當時,朝中有位大臣叫韓克,與司馬光是好友。有一次,韓克的兒子偷了家裏的銀子去參與賭博,被發現後,韓克又是打又是罵,卻起不了什麼作用。在苦惱之餘,他去找司馬光,希望司馬光能為他想點辦法。
司馬光誠懇地聆聽了韓克的傾訴之後,教了他一個辦法。韓克聽了很高興,可是轉念一想,家醜已被外人所知,心中頓有焦慮之念。
然而過了很久,韓克都未聽到朝中大臣的議論及有關此事的影射之言,才知道原來自己的想法是多麼荒謬。在後悔慚愧之餘,韓克更加信服於司馬光,成了朝中司馬集團的重要人物。
司馬光在處理朋友關係時,就很好地保守了秘密,不但幫了朋友的忙,還保守了朋友的秘密,最後使朋友為之信服,兩人的關係由此又前進了一步。
曾幾何時,人們把個人隱私當做見不得人的事。尤其朋友之間,若有什麼尚未公開,就不夠義氣,就是沒有誠意,好像隻有達到了同吃、同住、同行、同生死,才算夠得上哥們兒,算得上是親密無間的朋友。這樣做的結果,表麵上朋友之間親如兄弟,無話不說,無事不公開,實際上並不盡然。首先,那些親密無間、融為一體的朋友,已經失去了自我,而這當然絕非自己的意願。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寄托在朋友身上,最終還要從朋友身上找回來的,因為自己畢竟是自己,朋友是不可能完全替代的。此外,再親密無間的朋友畢竟是兩個不同的人,畢竟會有矛盾存在,所以朋友間一旦出現不合,那麼越親密就可能彼此傷害得越深。因為親密的朋友之間知根知底,朋友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不清理門戶,就難除心腹大患。因此,朋友之間若出現內訌,那首先清理的,往往是曾經最親密的朋友,而這與互相不尊重隱私權有直接的關係。
如果換一種方式與朋友相處,肯定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比如與朋友實行AA製,表麵上似乎生分了一些,實際上是互相尊重,朋友之間的感情也並不見得就比不分你我淡漠。隻有充分張揚彼此的個性,才能長久保持朋友之間的共性。否則,朋友之間融為一體,當自己的個性被融化的同時,共性也難以再存在了,不是消失,就是發生裂痕。
如今的社會,錢的重要性愈來愈明顯,關於錢的問題也越來越普遍,越來越敏感了。朋友之間,再親密無間也不能讓錢也親密無間。在西方,朋友之間一般不問收入,除非對方主動告訴你。在他們看來,個人收入純屬隱私,不僅要尊重,而且要充分保護。收入多少,是一個人極為重要的秘密,豈可隨意探問猜測?一個人如果不想讓朋友知道他的收入,自有其
理由。
對於財產,如果認為你的就是我的,不這樣,好像就不夠朋友;那麼,雖然也可能親密一時,但最終一定會為錢而散,為錢而傷,為錢而亡。我們周圍這樣的事,發生得還少嗎?
要想同朋友搞好關係,讓朋友幫助你,就應當像尊重朋友的性隱私權一樣尊重他的財產隱私權;絕不能習慣性貿然地問朋友有多少錢?更不能有意無意地算朋友的經濟賬,並要求拿來或他用。
96.無話不談交友大忌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有一個誤區,那就是交淺言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在交往中逐步建立的。就算是朋友,也不可能一見傾心,要知道,逢人隻說三分話,不可全掏一片心。
在與朋友交往中,有時你結識了新朋友,即使你對他有一定的好感,但畢竟交情不深,缺乏更深切的了解,你不宜過早地與他們講深交、討好的話。
懂得與朋友保持一定的距離,凡事采取中庸之道,適可而止,在別人麵前從不顯露衝動的言行,學習做個聆聽者,如此你才能成功地與朋友交往。
(1)對新結識的朋友說話要有所保留
在社交場合中,大家見麵不管生麵孔也好,熟麵孔也好,都會點頭致意,彬彬有禮。說話時像老朋友一樣相互問好,熱情開放,這是禮節禮貌。
在這樣的場合,對剛結識的朋友,說話要有所保留,能說三分的話,千萬不要說到四分。
有這樣一個寓言:
一隻虱子常年住在一個富人的床鋪上,由於它吸血動作緩慢輕柔,富人一直沒有發現它。
一天,跳蚤來拜訪虱子。虱子對跳蚤的性情、來訪目的、是否對已不利,一概不聞不問。還把自己不該說的秘密告訴跳蚤:這個人的血是香甜的,床鋪是柔軟的。
跳蚤不過是路過這裏,它聽了虱子的話,就不想走了。當天晚上在富人進入夢鄉時,早已迫不及待的跳蚤立即跳到他身上,狠狠叮了富人一口。富人在夢中被咬醒,憤怒地令仆人搜查。伶俐的跳蚤蹦走了,慢慢騰騰的虱子成了跳蚤的替罪羊。虱子到死也不知道引起這場災禍的根源。
在人際交往中,你若與朋友初交,就把心掏出來給對方,用心和他交往,那麼有可能受傷。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業務經理,在一次聚會上,偶與另一家公司的業務員相遇,兩人很投緣,話也越說越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小王把對方當成了自己的貼心朋友,結果在耳熱酒酣之後,把自己公司將要開展的業務計劃說了出來。一個月後,當小王的公司把新的業務計劃投入實際運作時,卻被客戶告知別的公司已經在做了,並簽了合同。作為與老板共知計
劃機密的小王,自然被上司批評一番,並罰俸降職,永不重用了。小王沒想到把對方當成朋友,對方反而害了他。
所謂逢人隻說三分話之中的這三分話,還不在重要話之內,重要話是一句都說不得的。你所說的三分話,應該是風花雪月,應該是柴米油鹽,應該是天上地下,應該是山海奇觀,應該是稗官野史……總而言之,應該是無關緊要的內容,雖然說得頭頭是道,說得興味淋漓,說得皆大歡喜,其實是言之無物,這就是有效防止交淺言深的辦法。
(2)無話不談要看對象
生活中有些人交朋友很失敗,做事業也很失敗,關鍵的一點就是與泛泛之交的朋友無話不談。
在朋友交往中,除非是知己好友,否則是不能無話不談的。
有句老話叫做禍從口出,為人處世一定要把好口風,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都要在腦子裏多繞幾個彎子,心裏有個小九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壓在心裏不願為人知的事情。朋友之間,哪怕感情不錯,也不要隨便把你的事情、你的秘密告訴對方。
你的秘密可能是私事,也可能是公事。如果你告訴你的朋友,這些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
如果你是職場中人,你將你的秘密告訴你的同事,如果他是一個別有用心的人,雖然不在外麵傳播你的秘密,但在關鍵時刻,他會拿出你的秘密作為武器回擊你,使你在競爭中失敗。因為一般來說,個人秘密大多是一些不甚體麵、不甚光彩甚至是有很大汙點的事情,這個把柄若讓人抓住,你的競爭力就會大大削弱了。
一對好朋友,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中斷友誼或分道揚鑣,那就很可能造成反目成仇的局麵。由於昔日彼此不相防備,各自的內情外事也都知根知底,所以一旦關係破裂,翻起老賬、揭對方的短處,便會使雙方格外痛心、切齒難忘。
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一般朋友當做知心朋友,動輒一吐心曲,是交友的大忌。特別是與朋友交情微酣或話語投機之時,要注意把握口舌關,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就藏在自己心裏。如果你覺得別人在傾訴知心話時,如果自己不把心掏出來就欠了一份人情似的,這就錯了。人際關係是經常變化的,今天的知心人或許就是明天的對手,你的知心話或許就會成為明天握在他手中的把柄。給自己留一點餘地,留一條後路總會讓人覺得安全、踏實。
朋友之間相處,話不可露盡,於人於己都有好處,這才是交友之道。
97.朋友交談避免冷場
在朋友交談中,不少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曆:引出某個話題後,自己剛講幾句便感到沒什麼可說的了,或者剛三個回合雙方都同時覺得沒詞了。從交談藝術的角度看,這種卡殼的現象就是由於交談話題展不開而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