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成長中的7個故事(1 / 3)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幹任何事情,信心第一,策略第二,技巧第三。先決定幹不幹,再決定怎麼幹。先有方向,再談方法。

想一下你的房子,每當你拿錘釘下釘子,放置木板,或豎一麵牆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營造自己的生活一樣。成就每一天就是在成就你的未來?  是什麼東西限製了小虎鯊,讓那到口的魚食都不敢去吃呢?是限製性信念、限製性指令、生活中的常規、過去負麵經驗總結、習慣的思維定式等限製了他們。

重複昨天的行為,隻能得到昨天的結果。如果你不想接受那些不習慣或者壓力,那麼就去做你原來一直都在做的、一直都習慣做的事情,當然你也將一直是過去的你。

我們每個人都固守著一扇隻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無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我們隻能透過一個人的價值觀去引導他,而真正做出有效的改變還是來自他自己?沒有分秒可以結轉到明天,誰也不能提前預支明天,你必須根據你所擁有的這些時間存款而活在現在。

在你的生命中,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裏去,你也許以後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年輕隻有一次,成長不能重來。成長的信仰才是年輕人生命中的“鵝卵石”啊。

佛像中最大的金塊

有一個和尚塑佛像的故事。

一個和尚沒有錢為寺廟鑄一尊佛像,因為佛像造價甚高,於是他利用朋友送給他的水泥來塑造一尊佛像。

做好了之後,由於佛像太大,沒有辦法從大門搬進去,於是他雇了一輛吊車從屋頂上吊下去。吊車將佛像吊到離地麵約一米高時,不慎佛像掉下去摔壞了。和尚很傷心,但是由於天色已晚,便進屋休息了。

那一晚突然下起雨來,雨水滲進佛像破裂的縫裏去,使得裂縫更加大了。

第二天,雨過天晴,陽光普照,和尚起來做早課,無意中瞥見佛像裂縫裏好像有閃閃發亮的光。他跑進屋裏,拿了根棍子撬開水泥,結果現出了亮閃閃的一尊金佛像?據說那是現今世上發現的最大的金塊。

同樣,你的內心也有座金色的你,等著你去發掘,但是你必須先相信它是真實的。而如何使金色的自我呈現出來呢?看看周圍成就卓越的人,拿他們做榜樣,學習他們的長處及成功之道。

有個雕刻家正用刻刀一刀一刀地琢磨一塊尚未成型的大理石,有一名男孩好奇地在一旁觀看。不一會兒,雕像逐漸成形,現出了一個美麗女人的模樣。小男孩十分驚訝不解地問雕刻家道:

“你怎麼知道她在裏麵?”

每個人內心都有那麼一尊金色的塑像等待被發掘。不要害怕做不可能的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幹任何事情,信心第一,策略第二,技巧第三。先決定幹不幹,再決定怎麼幹。先有方向,再談方法。

老木匠和他的房子

一個年紀大的木匠就要退休了,他告訴他的老板:他要離開建築業,然後和妻子及家人享受一下輕鬆自己的生活。雖然他也會惦記這段時間。

老板實在是有點舍不得這樣好的木匠離去,所以希望他能在離開前再蓋一棟按自己風格設計的的房子來。

木匠答應了,不過不難發現這一次他並沒有很用心地在蓋這棟屋子。

他草草地用了劣質的技術和材料,就把這間屋子蓋好了。其實,用這種方式來結束他的事業生涯,實在是有點不妥。

落成時,老板來了,順便也檢視一下房子,然後把大門的鑰匙交給這個木匠說:“感謝你跟隨我這麼多年,這間按你自己風格設計的房子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實在是太驚訝了?也有點丟臉?因為如果這個木匠知道這間房子是他自己的,他一定會用最好的木材,用最精湛的技術來把它蓋好。不過,現在他卻因為自己的草率,要住在一個一點都不讓自己滿意的房子裏了。

事實上,我們周圍有許多像老木匠這樣的人啊。他們總是漫不經心地在經營自己,他們總是等待而不行動,讓做出來的事情不太完美?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沒有全力以赴地去做自己應該做好的工作。直到他們看著自己的成品,然後發現自己將要住在自己所蓋的房子之後,他們才感到震驚?如果,他們之前就知道自己會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下,他們就不會這樣了。你說是嗎?

假設你就是這個木匠,想一下你的房子,每當你拿錘釘下釘子,放置木板,或豎一麵牆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營造自己的生活一樣。不是嗎?所以你準備怎麼做呢?

成就每一天就是在成就你的未來?因為未來就是由無數個今日組成的。

小虎鯊的故事

小虎鯊長在大海裏,當然很習慣大海中的生存之道。

肚子餓了,小虎鯊就努力找大海中的其他魚類吃。雖然有時候要費些力氣,卻也不覺得困難。有時候,小虎鯊必須追逐很久,才能獵到食物。這種困難度,隨著小虎鯊經驗的長進,越來越不是問題,獵食的挫折並不給小虎鯊帶來困惑。

很不幸,小虎鯊在一次追逐獵物時,被人類捕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