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成長中的7個故事(3 / 3)

就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自我改變的路吧?

樵夫與金鳥

有一個樵夫,每天上山砍柴,日複一日,過著平凡的日子。

有一天,樵夫跟往常一樣上山砍柴,在路上撿到一隻受傷的銀鳥。銀鳥全身包裹著閃閃發光的銀色羽毛,樵夫欣喜地說:

“啊?我一輩子從來沒有看過這麼漂亮的鳥?”

於是,樵夫把銀鳥帶回家,用心地替銀鳥療傷。

銀鳥在療傷的日子裏,每天唱歌給樵夫聽,樵夫過著快樂的日子。

有一天,鄰人看到樵夫的銀鳥,告訴樵夫他看到過金鳥,金鳥比銀鳥漂亮千倍,而且,歌也唱得比銀鳥更好聽。樵夫想著,原來還有金鳥啊?從此樵夫每天隻想著金鳥,也不再仔細聆聽銀鳥清脆的歌聲,日子越來越不快樂。

有一天,樵夫坐在門外,望著金黃的夕陽,想著金鳥到底有多美。此時,銀鳥的傷已康複,準備離去。

銀鳥飛到樵夫的身旁,最後一次唱歌給樵夫聽,樵夫聽完,隻是很感慨地說:

“你的歌聲雖然好聽,但是比不上金鳥;你的羽毛雖然很漂亮,但是比不上金鳥的美麗。”

銀鳥唱完歌,在樵夫身旁繞了三圈後告別,向金黃的夕陽飛去。

樵夫望著銀鳥,突然發現銀鳥在夕陽的照射下,變成了美麗的金鳥。他夢寐以求的金鳥,就在那裏。隻是,金鳥已經飛走了,飛得遠遠的,再也不會回來了。

人常常在不知不覺之中成了樵夫,自己卻不知道,不知道——原來金鳥就在當下。

假如有一家銀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賬戶裏存入86,400元,可是每天的賬戶餘額都不能結轉到第二天,一到結算時間,銀行就會把你當日未用盡的款項全數刪除。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呢?當然,每天分文不留地全數提取是最佳的選擇。

你可能不曉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家這樣的銀行,它的名字是“時間銀行”。

每天早上“時間銀行”總會為你在賬戶裏自動存人86,400秒,一到晚上,它也會自動把你當日虛擲掉的光陰全數注銷,沒有分秒可以結轉到明天,你也不能提前預支片刻。

如果你沒能適當地使用這些時間存款,所損失掉的隻能由你自己去承擔。沒有回頭重來這回事,你也不能預支明天,你必須根據你所擁有的這些時間存款而活在現在。

生命中的鵝卵石

在一次關於時間管理的課程上,有一位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裝水的罐子。然後又從桌子下麵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裏的“鵝卵石”。當教授把石塊放完後問他的學生道:

“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說。

“真的嗎?”教授笑著問。然後再從桌底下拿出一些碎石子,把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再加一些,再問學生:

“你們說,這罐子現在是不是滿的?”這回他的學生不敢回答得太快。

最後班上有位學生怯生生地細聲回答道:“也許沒滿。”

“很好?”教授說完後,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進罐子裏。倒完後,再問班上的學生:

“現在你們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呢?還是沒滿?”

“沒有滿。”全班同學這下學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說。

“好極了?”教授再一次稱讚這些可愛的學生們。稱讚完後,教授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

是的,你會說:對啊,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如果要逼一下的話,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答案不錯,但我把這個故事有意放在最後就是要把本書的內容盤點一下。

我想告訴你的不僅僅這些,恐怕那些流於形式的讀書人看不到了。

在你的生命中,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裏去,你也許以後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因為,生命隻有一次,光陰不能重來。

什麼是你生命中的“鵝卵石”?

我們都很會用小碎石加沙和水去填滿罐子,但是很少人懂得應該先把“鵝卵石”放進罐子裏的重要性。

年輕人每一天都在忙,每一天所做的事情好像都很重要,每一天我們都不斷地往罐子裏灌進小碎石或沙子,然而到底什麼是我們生命中的“鵝卵石”呢?

是和我們心愛的人長相廝守?

是我們的夢想?

值得奮鬥的目標?

教育?還是信仰?

既是,也可能都不是,畢竟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

我說,成長的信仰——那些引領我們穩健快速成長的觀念和信念,才是我們生命中的“鵝卵石”啊。畢竟,我們都是年輕人。年輕隻有一次,成長不能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