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武則天在後宮中由一名小侍女一步步邁上了權力的最高峰,成為了高宗的第二任皇後。自從武則天任皇後之後,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高宗對武則天的管理才能頗為滿意。而高宗自小體弱多病,登基後繁重的政務使他的身體漸漸吃不消,由於信任武則天,高宗逐步將處理軍政的權力交給武則天打理。在皇帝病重的時候,武則天更是代替高宗使王權,行王事,成為執政者。
在行使王權的過程中,至高的權力帶給武則天無上的滿足感。她已經不滿足於隻是做後宮的主宰者,後宮小打小鬧式的勾心鬥角已然讓武則天厭棄,隻有前朝的風雲詭譎才能激起她全部的激情。是的,她要奪權,奪她兒子的權!奪老李家的權!
武則天是一個目標明確的人,一旦鎖定了目標,任何人都阻擋不了她前進的腳步,哪怕擋在她前路的是佛,她也照殺不誤!在她奪權的過程中,長孫無忌、上官儀、褚遂良、程務挺等一班開國功臣被殺害了。她的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也莫名其妙地死去,有人稱這是因為此二人與武則天政見不同,被武則天秘密毒害。三子唐中宗李顯、四子睿宗李旦雖相繼繼承皇位,但都是不折不扣的傀儡皇帝,朝中一切大權都被母親武則天把持。即便如此,武則天仍不滿足,最後幹脆將他們趕下皇位,自立為皇,成為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要不說李顯和李旦窩囊,被老娘欺負到如斯地步:唐中宗隻做了23天皇帝就被貶到鳥不拉屎的均州,粗衣惡食艱難度日;相比之下,唐睿宗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被母親軟禁在眼皮子底下,前有自己最喜歡的妃子,也就是唐明皇李隆基的母親竇德妃慘死在母親的淫威之下,後有武承嗣等武家人不停地尋畔滋擾,但唐睿宗為保活命,也隻能打落牙齒往肚裏咽。而年幼的唐明皇李隆基,這個一出生就沒有過過一天安穩日子的皇子,正是因為有了這多災多難的童年,才造就其勵精圖治的政治抱負和堅韌不拔的剛毅性格,最終成為了改寫李唐曆史的傳奇人物。李隆基七歲的時候,一次朝堂舉行祭祀儀式,諸皇子皇孫奉命入宮,當時負責皇宮安全的是大將軍武懿宗,這個人仗著自己是當朝皇帝武則天的侄子,眼高於頂,目中無人,見了皇嗣李旦尚且傲慢無禮,當然更不可能把一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孩放在眼裏。他當著李隆基的麵公然訓斥李隆基的侍從護衛,小李隆基可沒有被人高馬大的武懿宗唬住,而是擲地有聲地喝道:“這是我們家的朝堂,你個狗奴才,竟然也敢如此訓斥我的人!”武則天一看小孫子這麼厲害,更是嘖嘖稱奇了,從此就很寵李隆基。李隆基見父皇懦弱至此,心裏失望之極,便在心裏暗暗發誓:我一定要變得足夠強大,如此才能保護所有我愛的人!
李顯、李旦能忍,但效忠李唐的皇族親信卻看不下去了,首先起來反抗的便是唐代開國元勳英國公李(徐世績)的長孫徐敬業,隨後又有琅邪王李衝、越王李貞揭竿而起討伐“妖後”。武則天想,這樣不行呀,你們都起來反抗,那我的大周王朝還怎麼發展下去。於是,武則天為維護統治,大力起用來俊臣和周興兩大酷吏來打擊反對派,很多大臣無辜枉死。直至局勢穩定之後,武則天才開始棄用酷吏。
武則天晚年,在她統治下的大周政通人和,政治、經濟等方麵甚至略勝於高宗在位之時,誌得意滿的武則天便開始耽於享樂。武則天晚年有三個比較重要的男寵,其中一人叫薛懷義,因為任性使氣得罪了武則天,在武則天的授意下被秘密處決。另外兩個便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當時武則天已經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暮年,對張氏兄弟二人言聽計從,連她最疼愛的太平公主都難見母親一麵,更何況是朝中大臣。依仗著武則天的寵愛,張氏兄弟開始插手朝政,甚至有攛掇武則天改立他們為帝的打算。
這怎麼可以!李唐皇室不答應,朝中大臣也不會答應!原來武則天晚年,經過狄仁傑等大臣的勸說,加之契丹、突厥先後打出匡複李唐的旗號反周,已經有了將皇位還給李家的打算。如今多年的努力都要毀於一旦,李家人再也不能坐視不理了!
705年的某一天,張柬之、桓彥範、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殺死張氏兄弟,逼武則天退位,迎唐中宗李顯複位,時隔15年,皇位又重新回到了李家人手中。因為這一年又稱神龍元年,所以曆史上稱這一事件為“神龍政變”。同年12月,武則天去世,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