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介紹了肉兔品種、飼養方式、兔場規劃、飼養規模、資金投入和經濟效益分析,以期為養兔場(戶)做好肉兔生產規劃提供參考,為最終獲得良好的生產效益奠定基礎。
(一)選擇飼養類型
飼養肉用兔主要是產肉。目前生產上常用的品種或配套係有:新西蘭白兔、日本大耳白兔、加利福尼亞兔,布利塔尼亞(ELCO)、依普侶(HYPLUS)、伊拉(HYLA)和齊卡(ZIKA)配套係等。
我國兔產品的銷售正逐步轉變為“穩定國際市場,開拓國內市場”的新經營模式。與其他畜種相比,兔產品的社會產量、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極易導致市場生產不穩定。因此無論是擬投資養兔的個人或企業還是現有養兔企業(場、戶),從事肉兔生產經營前,首先必須做好生產規劃。
目前常用的肉兔品種
(二)選擇飼養方式
不同的飼養方式適合不同的飼養規模。
傳統方式適合剛開始養兔的小規模養殖戶。
半集約化方式適合大、中型規模的兔場,是目前具有一定規模兔場采用較多的一種飼養形式。
集約化生產方式統一供料、統一飼養、統一防疫、統一出欄,便於統一管理和控製食品安全。隨著養兔技術的完善和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新型籠器具及相關設備的開發,集約化生產方式必將成為被大家共同接受的生產模式。
集約化室內兔舍
(三)合理規劃兔場
兔場選址要充分考慮地勢、水源和水質、交通及周圍環境。兔場一般分成生產區、管理區、生活區、輔助區4個部分。
1.地勢
兔場應選在地勢高、有適當坡度、背風向陽、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方。
開放式兔舍外景(一)
2.水源及水質
理想的水源是自來水和衛生達標的深井水。江河湖泊中的流動活水,隻要未受生活汙水及工業廢水的汙染,稍作淨化和消毒處理,也可作為生產、生活用水。
3.交通及周圍環境
開放式兔舍外景(二)兔場應建在交通方便、電力供應有保障的地方,若有天然屏障(如河塘、山坡等)作隔離更好。此外,還應遠離屠宰場、牲畜市場、畜產品加工廠及有其他汙染的工廠。
(四)確定生產規模
1.種兔場
飼養規模(單品種)一級基礎母兔在500隻,符合《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要求。
2.專業戶及家庭養兔
以家庭養兔為主,除少數自己留種外,主要是麵向社會提供商品兔。專業戶規模以200隻左右母兔為宜,家庭養兔以50隻左右母兔為宜。
發展養兔生產時,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宜的飼養規模和飼養方式,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規模大小並非固定不變,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務體係的完善等,不斷地加以調整。
(五)優化資金投入
資金投入包括養兔的土地、場房、兔籠和其他設備等固定資產投入,以及員工工資、飼料原料、獸藥等流動資金的支出。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資金有序生產,節約資金,提高其利用率,增加效益。
(六)經濟效益分析
在決定養兔之前,要做好以下的分析工作:
一是,兔產品和飼料原料的市場行情分析。
二是,兔場支出費用分析,主要包括飼料消耗費用、人工費、水電費、引種費、固定資產折舊費、醫藥費、運輸費、維修費、管理費、其他費用等,計算各項目支出及占總支出費用的比例,是否符合生產要求和資金使用計劃。
養兔要精打細算三是,兔場的收入情況分析。根據兔場經營規模和銷售價格,判斷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
養殖場(戶)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還要講究銷售策略,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以調研為前提,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二是創新理念,選擇適合的營銷渠道和銷售形式。三是開拓市場,樹立信譽,誠信經營,創立品牌。最後還要高瞻遠矚,規避風險,樹立以銷定產、以銷促產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