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點介紹了生產中常見的兔舍類型及配套設備,以期為養殖戶提供參考。
(一)兔舍建設要點
1.充分考慮通風條件
通風可以有效地調控溫度、濕度、有害氣體的濃度等。適宜的通風條件可明顯降低肉兔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選擇適宜的兔舍跨度
通風良好的開放式兔舍在合理的跨度範圍內,兔舍跨度越大,溫差越顯著。但大型兔場應盡量避免設計、建造跨度過大的兔舍,因為跨度過大的兔舍通風效果不理想。
3.兔舍建造首選開放式兔舍
開放式兔舍肉兔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明顯低於半封閉或全封閉兔舍內的肉兔。
4.加大兔場的綠化覆蓋麵積
綠化具有明顯的調溫、調濕作用,還可以有效淨化空氣、防風防沙、美化環境,特別是闊葉樹,夏天能遮陰,冬天能擋風,具有改善兔舍小氣候的重要作用。綠化工作做得好的兔場,夏天可降溫3~5℃,相對濕度可提高20%~50%。種植草地也可使空氣中的灰塵量減少5%左右。
優美的兔舍外環境
兔場是工作人員生產管理和家兔生活的共同區域,因此兔場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便於飼養操作和生產管理、利於疾病防疫和兔群生活等因素。
(二)兔舍類型
1.室外兔舍
室外兔舍實際上就是兔籠,一麵或兩麵無牆,兔籠後壁相當於兔舍牆壁。根據兔籠排列方式又可分為單列式與雙列式2種。
(1)室外單列式兔舍兔籠正麵朝南,利用3個疊層兔籠的後壁作為北牆。采用磚混結構,單坡式屋頂,前高後低,屋簷前長後短,屋頂、承糞板采用水泥預製板或石棉瓦,屋頂可配掛鉤,便於冬季懸掛草簾保暖。為適應露天條件,兔舍地基要高,最好前後有樹木遮陰。這種兔舍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通風良好,管理方便,夏季易於散熱,有利於幼兔生長發育和防止疾病發生。缺點是舍飼密度較低,單籠造價較高,不易擋風雨,冬季繁殖仔兔有困難。
室外單列式兔舍
(2)室外雙列式兔舍室外雙列式兔舍的中間為工作通道,通道兩側為相向的2列兔籠。兔舍的南牆和北牆即為兔籠的後壁,屋架直接擱在兔籠後壁上,牆外有清糞溝。屋頂為“人”字形或鍾樓式,配有掛鉤,便於冬季懸掛草簾保暖。這類兔舍的優點是單位麵積內籠位數多,造價低廉,有害氣體少,濕度低,管理方便,夏季能通風,冬季也較容易保溫。缺點是易遭獸害,缺少光照。
室外雙列式兔舍開放式兔舍的基本結構
室外兔舍造價相對低廉,兔呼吸道病的發病率低,是剛從事養兔生產或中小型養兔場或專業戶的選擇。此外,大型兔場亦可將開放式兔舍作為育肥舍,另建室內舍專門用於繁殖。
2.室內兔舍
(1)室內單列式兔舍兔籠列於兔舍內的北麵,籠門朝南,兔籠與南牆之間為工作走道,與北牆之間為清糞道。這類兔舍的優點是通風良好,管理方便,有利於保溫和隔熱,光線充足。缺點是兔舍利用率低。
室內單列式兔舍
(2)室內雙列式兔舍有“麵對麵”和“背靠背”2種形式。“麵對麵”形式2列兔籠之間為工作走道,靠近南北牆各有1條糞溝;“背靠背”形式2列兔籠之間為糞溝,靠近南北牆各有1條工作走道。這類兔舍的優點是通風透光良好,管理方便,溫度易於控製,但朝北的1列兔籠光照、保暖條件較差。同時由於空間利用率高,飼養密度大,在冬季門窗緊閉時有害氣體的濃度也較大。
室內雙列式兔舍
(3)室內多列式兔舍室內多列式兔舍結構與室內雙列式兔舍類似,但跨度加大,一般為8~12米。這類兔舍的特點是空間利用率高,安裝通風、供暖和給排水等設施後,可組織集約化生產,一年四季皆可配種繁殖,有利於提高兔舍的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缺點是兔舍內濕度較大,有害氣體濃度較高,肉兔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在沒有通風設備和供電不穩定的情況下,不宜采用這類兔舍。
室內多列式兔舍
室內兔舍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通風除濕,創造適宜肉兔生活的小環境。通常室內兔舍可作為繁殖舍,若配套溫濕度調控設備,則可實行肉兔的全年繁殖生產,提高養兔經濟效益。
(三)養兔配套設施
1.兔籠
(1)兔籠規格一般以肉兔能在籠內自由活動為原則。種兔籠比商品兔籠大些,室內兔籠比室外兔籠略小些。國外兔籠的尺寸多為50厘米×60厘米×30厘米。一般公兔、母兔和後備種兔,每隻所需麵積為0.25~0.4平方米,育肥肉兔為0.12~0.15平方米。
目前在生產中還出現一種母子共用的兔籠,由一大一小兩籠相連,中間留有一小門。平時門關閉,便於母兔休息,哺乳時小門打開,母兔跳入仔兔一側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