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介紹了目前生產中常用的肉兔品種及引種注意事項,為擬投資的養殖戶提供參考。
(一)肉兔優良品種
1.新西蘭白兔
新西蘭白兔被毛純白,眼呈粉紅色,頭寬圓而粗短,耳寬厚而直立,臀部豐滿,腰肋部肌肉發達,四肢粗壯有力,腳底被毛粗密、耐磨,能防腳皮炎。體形中等,早期生長發育較快。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8周齡體重可達2千克左右,10周齡體
我國肉兔品種很多。江蘇地區是我國的肉兔產區之一,中心產區在徐州地區。養殖肉兔時應充分考慮利用途徑和銷售渠道,選準合適的品種。同時要注意:一是參照品種特征進行選種;二是引進的種兔要能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和飼養管理技術,並表現出良好的經濟價值和種用價值。重可達2.3千克。成年體重:公兔4~5千克,母兔4.5~5.5千克。母兔平均胎產仔7~8隻,可作為“保姆兔”。
新西蘭白兔
2.加利福尼亞兔
加利福尼亞兔被毛厚密,體軀部分為白色,鼻端、兩耳、尾及四肢下部為黑褐色,故稱“八點黑”。體形中等,耳小直立,頸粗短,肩、臀部發育良好,肌肉豐滿,眼呈紅色。早期生長較快,6周齡體重達1~1.2千克,3月齡體重可達2.5千克以上。成年體重:公兔3.6~4.5千克,母兔3.9~4.8千克,屠宰率52%~54%。母兔性情溫順,泌乳力強,平均胎產仔6~8隻,是理想的“保姆兔”。
加利福尼亞兔
3.日本大耳白兔
日本大耳白兔被毛緊密,毛色純白,眼睛紅色,耳大而直立,耳根細,耳端尖,形似柳葉。母兔頷下有肉髯。體形較大,生長發育快,繁殖力強。成年體重4~5千克。該品種兔骨骼較大,屠宰率較低,肉質好,皮張品質優良。
日本大耳白兔
4.青紫藍兔
青紫藍兔被毛濃密,有光澤,外觀呈胡麻色,夾有全黑和蒼白色的粗毛,耳尖及尾部為黑色,眼圈、尾底、腹下和後額三角區呈灰白色。單根纖維自基部至毛梢的顏色依次為深灰色、乳白色、珠灰色、雪白色和黑色。眼睛為茶褐色或藍色。
青紫藍兔現有3個類型。
青紫藍兔標準型:體形較小,結實而緊密。成年母兔體重2.7~3.6千克,公兔2.5~3.4千克。
美國型:體形中等。成年母兔體重4.5~5.4千克,公兔4.1~5.0千克。
巨型:偏於肉用型。成年母兔體重5.9~7.3千克,公兔5.4~6.8千克。繁殖力較強,每胎產仔7~8隻,仔兔初生重50~60克,3月齡體重達2~2.5千克。
5.比利時兔
比利時兔被毛顏色隨年齡的增長由棕黃色或栗色轉為深紅褐色。頭較粗大,體軀較長,四肢粗壯,後軀發育良好。成年兔標準體重3.6千克,大的可達5~6千克。該兔適應性強,耐粗飼,生長快,繁殖性能良好,適合與其他品種雜交生產商品肉兔。
比利時兔
目前國內肉兔品種資源豐富,從事商品肉兔生產時,應廣泛采用兩品種或三品種雜交。規模化兔場可采用肉兔配套係,從而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
6.齊卡肉兔配套係
齊卡(ZIKA)肉兔配套係,是20世紀80年代初由德國ZIKA肉兔育種中心和慕尼黑大學聯合育成的世界著名的肉兔配套係之一。1986年四川省畜牧獸醫研究所首次引進該配套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