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五十年的恩恩怨怨——鄒文懷(1 / 3)

鄒文懷,生於香港,祖籍廣東大埔,結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49年來到香港,曾任英文報紙《虎報》的體育記者,1951年赴美國,主持美國之音節目。1959年進入邵氏,起初擔任邵氏的宣傳主任,60年代中期擢升為製片主任,1970年任邵氏兄弟公司的首席執政官,後和邵逸夫對資金分紅等問題分歧較大,對公司吝嗇的薪水不滿,離開邵氏,自立門戶。建立的嘉禾公司,一改香港電影傳統的做法,學習西方發行體製,一開始就依靠獨立製片人發行影片。1971年10月,鄒文懷雇傭了一名新人,並給予其前所未聞的最高酬金,這一消息在特技界引起廣泛議論,這名新人從未擔任過主角,無論是在本地還是西方的電影中,這名新人出生於美國,曾經在一部深受人們喜愛的美國電視連續劇中擔任過配角,這使他成為美國和香港影迷心中的偶像,他就是李小龍。在他短暫的生命裏,給香港電影界以及世界帶來的震撼都是前所未有的。就在李小龍與嘉禾簽約幾個月後,公司發行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唐山大兄》。《唐山大兄》轟動一時,不單單是在香港,包括整個亞洲乃至世界。李小龍的成功是曆史性的,是不可複製的,李小龍成了當時香港最紅的明星,也使嘉禾從一個起步者一舉邁進了有實力競爭者的行列。之後嘉禾又發掘出了日後的國際巨星成龍,拍出《蛇形刁手》、《殺手壕》、《炮彈飛車》等票房狂飆的作品,受到電影觀眾的極力追捧,1990年製作出《忍者神龜》,在美國2000多家影院上映,收入高達10億港元,又迅速推出《忍者神龜》續集,在美國3000多家影院上映,總收入達7億港元,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第三位賣座電影,這些作品的相繼成功也使鄒文懷成為國際影壇上享有殊榮的第一位香港製片商。鄒文懷任嘉禾集團行政總裁,是該集團的大股東,另持高藝電台16%及新加坡娛樂飲食中心15%的股權,財產估值逾20億港元。1980年獲“最傑出國際影人”榮銜,1988年獲不列顛帝國勳銜。2007年11月,馳騁香港影壇五十餘載的鄒文懷宣布退休,其嘉禾股份被橙天娛樂收購。

邵逸夫與鄒文懷的恩怨在香港電影界廣為流傳。邵氏當年紅極一時,屢創佳績,不能說不是鄒文懷的功勞,後來邵氏由盛而衰,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鄒文懷的出走,成立嘉禾影業公司,與邵氏抗衡。

一手創造了嘉禾影業輝煌曆史的鄒文懷,是香港電影圈無人不知的人物,在香港電影圈內,他的知名度甚至高於邵逸夫。1958年鄒文懷加盟邵氏,由宣傳部主任幹起,直至升任總經理。鄒文懷深諳營銷宣傳之道,邵逸夫對鄒文懷言聽計從,邵氏60年代的一係列大動作,包括攜《楊貴妃》參加戛納電影節,都是鄒文懷一手促成。鄒文懷在邵氏工作了12年,為邵氏影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讓邵氏電影在當時的香港影壇獨樹一幟,他和邵逸夫一起鑄造了香港電影事業起飛的輝煌。

鄒文懷離開邵氏原因有二:一是邵逸夫的紅顏知己方逸華女士加盟邵氏,對鄒文懷的位置構成極大的威脅;二是利益分配的問題,鄒文懷不滿於邵逸夫的財富分配製度,大下決心自立門戶,擺開了陣勢與邵氏影業一較高低。

在美國發展的功夫明星李小龍期待回港發展,邵逸夫當時已坐擁幾十億身價,對於李小龍開出的條件邵逸夫很是不滿,最終錯過了與李小龍這位日後紅遍全球的功夫明星的合作。邵逸夫的怠慢讓李小龍火冒三丈,鄒文懷慧眼識英才,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主動派人到美國邀請李小龍,以7500美元簽下李小龍。結果,由李小龍主演的小成本港產片《唐山大兄》,三周創下350萬元的票房紀錄,不但李小龍聲名鵲起,嘉禾也起死回生,獲得發展空間,其後的《精武門》、《猛龍過江》也不斷創下佳績,引來世人矚目。據說,當年鄒文懷為保住李小龍,不被競爭對手挖牆角,不惜親自上陣貼身保護李小龍,連李小龍上廁所鄒文懷也要跟隨。就這樣,李小龍的傳奇人生在鄒懷文的設計導演下在香港得以書寫。

鄒文懷與邵逸夫不同,鄒文懷為香港引進獨立製片人製度,肯舍去一部分利益,同意明星和導演參與票房分成,對於這些明星和導演來說,這要比邵氏的片酬高出許多。人性化的管理製度,讓嘉禾網羅了大量的優秀演員,嘉禾公司得以在逆境中不斷發展壯大,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創下香港電影史625萬元票房空前紀錄,與鄒文懷的開明的利益分配製度不無關係。80年代,鄒文懷發掘出成龍、洪金寶等當紅影星,令嘉禾名利雙收的,其中一套西片——《忍者神龜》,突破2億美元的票房紀錄,鄒文懷在國際影業市場的地位從此奠定。

鄒文懷作為香港電影界的前輩,才華橫溢,成績斐然,取得了令世界矚目、讓國人驕傲的成績,成功或許不可複製,但前輩走過的成功之路一定是可資借鑒,可供我們後輩學習的。

鄒文懷,1927年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大埔和睦堂,客家人,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新聞係畢業。1948年在上海《申報》當實習記者,1949年來港,曾於英文報紙《南華早報》及《虎報》任記者,1951年任職美國新聞處,主持“美國之音”電台工作。

1957年加盟邵氏,開始了與邵逸夫十餘年的合作關係,起初擔任影片公司宣傳經理,後擔任製片經理,翌年再升為副總經理兼製作部經理。鄒文懷於任職期間在各方麵都取得卓著的成績,對邵氏作出了不少貢獻,助理邵逸夫共同打造六十年代邵氏電影電視的輝煌。後鄒文懷與邵逸夫就資金分配等問題的分歧越來越大,1970年鄒文懷離開邵氏,與何冠昌等創辦嘉禾影片公司,1971年成功邀得李小龍加盟,成功打造功夫巨星李小龍,在亞種乃至世界刮起了一股中國風。他監製了李小龍主演的幾部電影,包括《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及《死亡遊戲》等,成功把李小龍打入世界電影市場,取得了華人電影人前所未有的成績;其後,又邀許冠文兄弟加盟,監製了《鬼馬雙星》、《半斤八兩》、《天才與白癡》等,相繼打破了香港票房紀錄,替嘉禾打下了穩定的市場,創造了客觀地收入。其後,又成功發掘了洪金寶和成龍,監製了《林世榮》、《鬼打鬼》、《師弟出馬》、《龍少爺》等優秀影片,兩人都先後成為國際動作巨星,闖入好萊塢了,聲名享譽世界。

後來鄒文懷也開始參與外國公司合作,嚐試製作西片,先後拍攝了《荷京喋血》、成龍主演的《殺手壕》、《炮彈飛車》、《雪嶺過江龍》,以及在美國大收旺場的《忍者神龜》等,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果。

鄒文懷在開拓香港電影海外市場方麵取得為眾人所矚目的成就,鑒於此,美國全國電影院聯合會於1979年推許鄒文懷為最傑出國際影人。

在《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中,當事人張徹如此的評價邵逸夫與鄒文懷這兩位香港電影史上的重量級製片家,也很到位的指出了二人的在香港電影史上的作用與地位。

“邵、鄒二人都頭腦優秀,有魄力。無邵逸夫的勤奮,香港電影不能如此‘高速起飛’,形成繼好萊塢之後的‘製造夢境的工場’;無鄒文懷的善於放權,不能從工場解脫而迅速建立獨立製片人製度,在工場衰落後,中國香港的電影就不免會有一個時期處於低潮如美國、日本。兩人先後相承,維持了香港電影二十餘年的繁榮局麵,不得不說是‘氣運’”。

鄒文懷,廣東大埔和睦堂人,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新聞專業,畢業後擔任香港的美國新聞處主管。當時邵逸夫剛從東南亞回到香港,注冊成立了邵氏兄弟影片製片公司,新公司成立,急需人手,求賢如渴,邵逸夫本來想找他的老朋友吳嘉棠幫忙,但吳嘉棠不肯(後來雖然媒體一再傳出吳嘉棠加入邵氏的消息,但終也沒有成為現實),而吳嘉棠推薦了鄒文懷,就這樣,鄒文懷進入的邵氏,出任宣傳部主任。

據說當時鄒文懷出任的條件之一是他的下屬必須由他親自任命,邵逸夫答應此條件後,鄒文懷才進入邵氏,鄒文懷擔任宣傳部主任後,拉好友何冠昌進入邵氏,出任宣傳部副主任,還有蔡永昌、梁風等相繼出任要職,這些人都掌管著邵氏公司的大權。後來,鄒文懷離開邵氏,何冠昌、蔡永昌、梁風等也追隨出走邵氏,共同建立嘉禾,可以說這與當初的人事安排是分不開的,長達十年的親密合作奠定了合作基礎,此時期為香港電影起飛的階段,他們都為香港電影的起飛做出了重要貢獻。

鄒文懷在邵氏時期取得了不少令人矚目的成就,很多事跡廣為流傳,每天去上班之前必先將報紙上所有的廣告看完,要屬他在邵氏最成功之筆,一是協助邵逸夫購買下清水灣,在清水灣的大片空地上建立攝影棚(此後何冠昌又拿下啟德機場的廢飛機庫空地,在其上建立了四個攝影棚,從而使邵氏公司擁有香港最大的製片廠,可以同時開拍多部影片,年產量達到30多部;二是挖來導演張徹,當時張徹主要是寫影評和寫劇本,是鄒文懷獨具慧眼,看到張徹的才能,從而邀張徹進入邵氏,從而開啟了“新派武俠”的時代,影片票房也朝著100萬港元看齊……鄒文懷在邵氏公司的職位雖然不是最高的,但權力隻在邵逸夫一人之下,事無巨細,幾乎都要通過鄒文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