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懷創立嘉禾影業
邵逸夫經營公司基本上是實行垂直整合的經營模式,邵逸夫也習慣於自己獨資幹事業,他與下屬之間隻是雇傭關係,而沒有合資關係,所以,六十年代好萊塢獨立製片人製度逐漸流行,這種新的體製也在逐漸影響香港電影的製作模式。鄒文懷與周杜文(邵氏公司的總經理,不過隻是負責發行)聯名提出“分紅”,邵逸夫對此很為不滿,與鄒文懷之間的分歧也越來越大。之後,總經理周杜文辭職離開邵氏,邵逸夫很快聘請了淩思聰繼任總經理職位,隨後方逸華女士更多的負責公司內部事務,主管“采購”,實際上方逸華在逐漸的接替著鄒文懷的工作,架空鄒文懷,這直接導致鄒文懷的“出走”。鄒文懷與邵逸夫聯手的輝煌十年就這樣結束了,盡管在漫長的曆史十年隻不過是滄海一粟,但這關鍵的十年成就了香港電影的起飛,為邵氏電影留下了光輝的一筆,也為香港電影走出亞洲、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
1970年4月,鄒文懷離開邵氏公司,以40萬港元注冊成立了嘉禾製片公司,並帶走了之前他在邵氏公司的下屬何冠昌、蔡永昌、梁風等幹將能才;此時嘉禾爭取到了國泰製片公司在牛池灣斧山道的永華片廠的管理權,這樣大大增強了嘉禾的製作電影的實力,從而使嘉禾有能力能夠與邵氏抗衡。嘉禾最初的經營也延續著邵氏公司的經營管理模式,鄒文懷也參與不少,畢竟這已是成功的典型例子,開創新的模式尚需市場檢驗。當時嘉禾還拉來王羽,與日本公司合作,籌備《獨臂刀大戰盲俠》的拍攝,在當時產生廣泛影響,後被邵逸夫告上法庭,控告嘉禾侵權,實際上這是邵逸夫在商業上的計策,想要拖垮鄒文懷,這場官司打了好幾年。
嘉禾的電影曆程的轉折點,來自於李小龍,鄒文懷獨具慧眼,發現功夫巨星李小龍,相繼拍攝出一係列李小龍功夫片,李小龍功夫電影的成功使嘉禾獲得巨大成功,這也促進了獨立製片人製度在香港影業的開始與發展。
當時,以羅維為主導的四維公司,想到了鄭佩佩,想要鄭佩佩複出影壇,在美國已經結婚息影的鄭佩佩無心複出,於是,四維公司在無意中找到了李小龍,此前李小龍曾想過要與邵氏合作,但提出的條件邵氏沒有同意,李小龍提出片酬1萬元、拍攝時間不得超過60天、劇本必須李小龍經本人同意,邵逸夫認為條件過於苛刻,因此拒絕與李小龍合作,而鄒文懷慧眼獨食李小龍,簽下李小龍,並給予其前所未有的高薪酬,由嘉禾從泰國找來資金,四維公司帶著李小龍在泰國開拍《唐山大兄》,在香港上映後迅即取得320萬港元的本土票房,高高的刷新了香港票房的記錄,給香港電影界帶來巨大震撼,此前票房最好的香港本品的本土電影是《龍虎鬥》,其票房收入也隻有210萬港元,嘉禾不禁讓人刮目相看。第二年,李小龍主演的另外兩部功夫片《猛龍過江》、《精武門》也分別取得531萬、443萬港元的香港票房,再度的刷新了自己的票房紀錄,李小龍帶來的功夫旋風從香港刮起,席卷世界。李小龍功夫片的熱映這也給嘉禾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入,讓嘉禾公司重獲生存空間,由此不斷發展壯大。電影產業研究者鍾寶賢曾說過,“李小龍拍攝的影片雖隻有五六部,但這些影片不僅把‘嘉禾’的名字推向國際市場,而且令‘嘉禾’更依賴外判製作,其製作的功夫片也行銷140多個國家及地區”,著名導演張徹也這樣評價過:“在短暫的電影生涯中,他(注:李小龍)隻拍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等幾部片,最後一部《死亡遊戲》且未完成,但影響極大,正是由於他,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功夫’……‘嘉禾’不但在香港站穩,鄒文懷也挾李小龍的聲勢步上國際影壇,製作了多部西片,間接也引帶成龍進入美國和日本市場”。
1973年,突然死亡的李小龍,這給嘉禾公司帶來不小影響,更給香港電影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尋找李小龍”的風潮也風靡一時,但畢竟李小龍隻有一個,雖然嘉禾相繼開發出成龍等明星,但都不能超過李小龍當年給香港電影帶來的影響;嘉禾仍然采取獨立製片的方針,先後捧出許冠文、成龍、洪金寶等人,再創香港八十年代電影業的輝煌,正如當時評論界說的那樣:“當時,許多獨立製片的小公司出品的第一目標是‘嘉禾’,要排不上‘嘉禾’線才轉其它院線;反過來,這些大牌明星在‘嘉禾’的獨立製片人製度下,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逐漸形成各自的風格。許冠文的諷刺性動作喜劇、成龍的高難驚險諧趣打鬥、洪金寶的功夫、喜劇、鬼怪混合片種都成了他們賣座的正字標記,同時,在‘嘉禾’他們都可以成為集製、編、導、演於一身的多麵手,洪金寶還有自己的‘寶禾’,成龍也有屬於自己的‘威禾’”。
作為一個知名的製片家,鄒文懷眼光獨到,才華橫溢,不僅將“獨立製片人”的製作策略引入香港,更是眼光獨到,將製片的眼光投向於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以投資或者是合作的方式,開發美國、日本等利潤豐富的國際市場。這與邵氏此前在東南亞的經營策略迥然不同通過,國際市場利潤豐厚,對本土市場的反作用力也大,不同地區之間還存在文化差異性,嘉禾公司針對不同地區拍攝了不同的版本,例如成龍主演的《威龍猛將》,就有美國版、中國香港版、日本版等三個針對不同地區的版本,其中美國版聘請美國導演詹姆斯·格力克斯執導,以好萊塢式的製作模式進行攝製並在好萊塢進行後期製作,而中國香港版和日本版則是在香港製作完成,這些影片在國際市場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嘉禾當時製作的好萊塢電影中,影響最大當屬《忍者神龜》,此片後來還重拍了好萊塢版。嘉禾公司在世界影壇中所帶來的華人電影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它掀起了功夫電影的世界狂潮。後來嘉禾公司還成立了子公司——泛亞影業有限公司,並取得美國聯合國際影片公司的影片港澳發行權,發行米高梅、拉蒙、環球等公司所製作的影片,評論界揣測鄒文懷是希望借此能培養一些慣性的西片觀眾。
1997年年底,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嘉禾也適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積極開拓娛樂市場、進軍電視製作等,製片本身已經逐漸地淡出。1980年獲“最傑出國際影人”榮銜,1988年獲不列顛帝國勳章。而2007年年底,鄒文懷也將所持有的嘉禾股權轉手橙天娛樂,他基本上退出了香港影業。
縱橫香港電影界五十年的傳奇人物鄒文懷正式宣布退休,作為前嘉禾主席,鄒文懷表示,退休主要源於年紀太大,現在年紀大了,耳朵眼睛都不好使了,應該把位置讓給年輕人,他表示如果自己再年輕個二十歲了,一定會為香港電影的發展分在盡自己的綿薄之力;退休之後,他不會再插手橙天的管理計劃,他的子女也不會再接手嘉禾電影,不過他自己仍會擔任嘉禾顧問3個月,此後就會徹底退出電影圈。
嘉禾公司1970年由鄒文懷創立,至今已融資並製作了600多部電影,締造出李小龍和成龍這兩位享譽世界的超級巨星,譜寫了香港20世紀70年代後電影王國的神話。鄒文懷獨具慧眼、才華了得,得到了世界電影同行的一致認可。嘉禾不但使華語功夫電影揚名世界,還創造出香港搞笑片和動作喜劇電影。可以說,對香港電影的走向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嘉禾重新調整市場定位,重點開拓電影融資及電影發行,融資的影片達四十部,包括《新警察故事》及《寶貝計劃》等。
對於這次出售股份,鄒文懷坦言是由於自己年紀大了,“我做電影50年了,任何人做這麼久都應該退休了。以前不覺得自己老,但過了80歲生日後,我發現身邊的人都比我年輕。一個人到了這樣的年紀,腦力和眼力都衰退了,不能總占著位置;如果我年輕20年,我會更投入更用力去幫助香港電影發展。”
與邵逸夫的恩恩怨怨
喜歡看成龍、洪金寶等人主演電影的人,一定會常常在片頭看到“鄒文懷”或者“何冠昌”的名字,當時還不大懂得什麼是製片人或者監製,現在想來心裏有種很欽佩的感覺,簡單地回顧一下鄒文懷的電影生涯,不由得更加欽佩這位香港電影最著名的製片家,是他成就了香港電影的起飛,在五十年代的蕭條的電影市場裏,與邵逸夫攜手,共同打造香港電影的輝煌;也是他,堅持獨立製片製度,以深遠的眼光在香港引進獨立製片製度,下放權力,共享利益,促成了香港電影八十年代的輝煌……
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的英文名字意為金燦燦的收獲,是一個預示著電影業光輝前景的好名字,這也是當時亞洲影展最高榮譽的英文;在嘉禾製作的影片也標有“嘉禾出品,最佳影片”的標簽,這與邵氏電影的“邵氏出品,必屬嘉片”相對,可見從成立最初鄒文懷就有與邵逸夫一爭天下的野心,事實上,邵逸夫也視嘉禾為勁敵。